潘怀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群配种法提高母鹿受胎率
- 1996年
- 配种方法是决定母鹿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经5年的试验,并推广使用本方法,对256头鹿进行配种,试验结果表明,受胎率平均值为93.7%,较大群提高36.17%。本方法适用性强,操作简便,易行,在人工驯养条件下能正常的繁殖,为科学驯养马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 陈学进保善叶荣潘怀玉杨振忠陶贺寿鲁择力
- 关键词:母鹿配种受胎率
- 新疆天山马鹿发情规律探讨被引量:5
- 1996年
- 经4个繁殖周期,先后对249只母鹿发情规律观察表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天山马鹿发情周期平均16.49±1.134天.发情持续时间17.321±0.836小时,其中初期为6:112±0.168小时,盛期为6:558±0.168小时,末期为4:021±0.383小时.母鹿发情集中在9~10月中旬,87.15%的母鹿在此期间接受交配与受孕.
- 陈学进叶荣保善潘怀玉
- 关键词:马鹿发情规律
- 中药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对马鹿茸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6年
- 对308头成年雄性马鹿在生茸期间使用多种中药配制的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中药添加剂的鹿茸产量提高12.07%,辅以复合添加剂的提高16.64%。
- 叶荣陈学进保善王萍潘怀玉马怀文
- 关键词:马鹿中药添加剂复合添加剂
- 水貂肠结石的研究初报
- 1994年
- 水貂肠结石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日粮中含超限量的钙、磷,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消化机能的障碍,微生物学的因子,动物神经类型的不同,对肠结石的形成起到了协同促进作用.按其结构特点,成分分析,本文探讨并研究了它的发生与发展等诸多因素.
- 潘怀玉叶荣
- 关键词:水貂肠结石钙磷
- 新疆麝鼠资源及其利用
- 1992年
- <正>麝鼠(Ondatia zibethica)又称水老鼠,属于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的一种小型毛皮动物,其鼠蹊部周围有二对麝香腺,分泌油性粘液,具有浓郁的麝香气味而得名.麝鼠原产于北美,早在20年代末被引入欧亚大陆,40年代中期经伊犁河、额尔齐斯河自然扩散到新疆.从1958年起,新疆先后捕捉到活鼠7000余只,运往贵州、广西、山东、湖北、江苏、青海等10多个省区散放养殖,同时向新疆境内的博斯腾湖流域放养成功.目前新疆各地水域均可觅到麝鼠的踪迹,麝鼠已成为新疆一项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最高年产毛皮达25×10~4多张.
- 潘怀玉叶荣
- 关键词:麝鼠繁殖
- 新疆天山马鹿群发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治被引量:1
- 1993年
-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的代谢产物,已知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以B_1,B_2,G_1和G_2毒力最强,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以毒素B_1为主引起的中毒症。
- 赵有礼潘怀玉鲁泽力陶贺寿
- 关键词:马鹿黄曲霉素中毒中毒
- 新疆的马鹿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2
- 1992年
- 鹿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其产品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中鹿茸是名贵药材,既是医疗剂,又是滋补品,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又名赤鹿,是鹿的一种,在鹿科动物中是一种较大型的鹿。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及西北地区,因受分布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形成了许多亚种,多以产地命名,如东北马鹿、青海马鹿、天山马鹿等。
- 潘怀玉叶荣
- 关键词:马鹿
- 提高天山马鹿繁殖率与鹿茸产量的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应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方法,调整野生动物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出现的生理机能紊乱,使其产生新的综合平衡。方法:采用科学繁殖技术、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及综合配套技术。结果表明:母鹿繁殖率达8842%,仔鹿成活率达9655%,产茸量提高1926%,疾病死亡率下降566%,经济效益显著,推动了我区养鹿业的发展。
- 保善潘怀玉叶荣陈学进彭正菊
- 关键词:马鹿天山马鹿繁殖率产茸量
- 以茸尺估测天山马鹿鲜茸重的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通过对 2~ 16岁茸形正的天山马鹿茸 (左侧茸 10 1支、右侧茸 94支 )茸重与 9个茸尺指标的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了左侧茸鲜重估测模型 ^y =- 6 132 +0 0 39x1+0 2 15x2 +0 16 8x4+0 0 31x5和右侧茸鲜重估测模型 ^y =- 5 549+0 0 39x1+0 2 5x2 +0 0 2 4x3+0 0 31x5,经检验两个模型回归系数、复相关系数极显著 (P <0 0 1)。同时 ,在小样本内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得到了理想的估测效果 。
- 狄江潘怀玉叶荣
- 关键词:天山马鹿
- 新疆天山马鹿变形蹄调查
- 1992年
- 对新疆境内不同饲养方式的天山马鹿调查表明,舍饲栓养的天山马鹿发生变形蹄的比例大,放养的则很少发生。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地面松软,蹄缺少正常的自然磨灭,其次与营养代谢障碍有关。马鹿发生变形蹄后出现一系列继发症,影响产茸量,造成死亡或提前被淘汰。改进地面结构,科学饲养管理,足预防变形蹄发生的必要措施。
- 赵有礼潘怀玉郭琦陶贺寿鲁泽力曹指平秦和平
- 关键词:马鹿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