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理通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掌握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分析其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规律。结果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90‰~1.93‰,整体呈上升趋势(P〈0.01)。季节分布特征以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男女性别比1.64∶1,年龄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人群分布主要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病原学检出以EV71为主,占比53.49%。监测预警发现2016年自第15周开始超出常规水平。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处于较高流行强度。
- 王明斋沈理通欧阳雪尹平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预警
- 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820例,死亡1例;传染病暴发疫情26起,占81.25%;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占87.50%;监测时效155.29h,报告时效1.57h,控制时效7.71h,各区监测敏感性、报告时效与控制时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及时报告率只有81.25%。结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 张怡盾俞新莲沈理通
- 355例HBsAg携带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3年普查发现的355名HBsAg携带者被确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查阅病历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等,以了解HBsAg携带者...
- 苏成豪马桂林沈理通牛建军
- 文献传递
- 355例HBsAg携带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3年普查发现的355名HBsAg携带者被确定为研究对象,1999年和2008年分别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查阅病历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等,以了解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或发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情况,并分析影响其转归的因素。结果 355名HBsAg阳性者在回顾调查期间发生HBsAg阴转33例,乙型肝炎12例,肝硬化1例,肝癌6例,死亡14人。其中5人死于肝病。有关是否发生肝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民、父母亲患肝病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干预治疗等为保护因素,性别、年龄及其他研究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的机率较小,少数人会发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等,应加强体育锻炼和进行适当干预治疗。
- 苏成豪马桂林沈理通牛建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携带者转归影响因素
- 厦门地区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病毒性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探索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3个监测哨点医院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323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抗原,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分组别检测病毒核酸,部分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扩增RdRp基因片段后测序验证病毒组别。结果323例患者粪便标本中,ELISA检测抗原阳性68例,阳性率21.05%;Real-Time RT-PCR检测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33.13%;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8.08%。诺如病毒GGⅡ组占74.77%,少数为GGⅠ组(1.87%),尚有25份(23.36%)未定型。结论厦门地区存在诺如病毒流行,以GGⅡ组毒株流行为主,而且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 郑惠能李莉陈娟娟黄仕杰马桂林温慧欣沈理通周常义黄建炜
- 关键词: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厦门市实施“14+7隔离”与“核酸+总抗体筛查”策略对发现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评估厦门市实施入境人员“14+7隔离”与“核酸+总抗体筛查”策略(联合筛查策略)对发现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17日至12月31日厦门市入境人员、7月18日至12月31日外地隔离不足21 d的入境人员。收集和分析实施联合筛查策略后的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发现时间、路径和检测情况。结果在174628名入境人员和943名外地入境人员中,共发现304例境外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163例(53.6%)为总抗体阳性后经多次及多部位核酸检测确诊,27例(8.9%)在入境14 d后首次核酸阳性,136例入境“14 d”隔离期间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仅8例在总抗体阳性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128例在平均2.3次(最高6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转为阳性。联合筛查策略比“14 d隔离+核酸筛查”策略估算多检出155例,占入境感染者总数的51.0%,提高检出率约1倍。截至2021年2月26日尚未发现厦门市入境人员引起的续发感染。结论厦门市对入境人员实施联合筛查策略,可有效筛查入境14 d后转为核酸阳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与“14 d隔离+核酸筛查”策略相比,有效提高检出率,降低境外输入引起续发传播的风险。
- 沈理通段振华陈泽辉杨天赐林涛张荣秋蒋丽娜曾小红温慧欣詹钦勇苏迎盈张雅丽彭质斌郑建东郑蓉蓉秦颖袁权陈长荣
- 关键词:抗体
- 厦门市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厦门市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建筑工人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1 605人,以初中文化程度及省外流入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3%,不同人群间知晓率差异有显著性。有临时性行为占8.2%。男性中,有过商业性行为占8.5%,有过同性性行为占3.3%,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完整的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很低。结论厦门市流动人口流动性较高,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大力推广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 沈理通马桂林郑惠能李莉陈娟娟牛建军
- 关键词:流动人口知晓率安全套疾病控制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突变及其影响
- 2009年
-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和核苷类似物的临床应用等,近年来各种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HBsAg突变株不断出现。部分HBsAg突变能显著降低HBsAg试剂的检测能力甚至漏检,而HBsAg的免疫逃避突变还可能突破个体的免疫防护发生HBV感染,导致临床上免疫阻断措施失败。本文综述了HBsAg突变株的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及这些突变株对乙肝诊断试剂和乙肝疫苗有可能带来的影响。
- 牛建军何水珍苏成豪沈理通
- 关键词:表面抗原
- 厦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 牛建军苏成豪何水珍马桂林黄建炜沈理通李莉池益强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是厦门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市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厦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开展厦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和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疾病预防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法定传染病漏报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转变传染病漏报调查方式,提高传染病漏报调查效率,提升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基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了漏报监测系统。系统通过建立标准的传染病数据库,设置传染病报告管制周期等规则,实现漏报病例的自动查找、信息反馈等功能,提升了传染病管理水平。
- 张怡盾沈理通俞新莲林涛李佳文
- 关键词:区域卫生法定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