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明

作品数:104 被引量:548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帕金森
  • 25篇帕金森病
  • 25篇中医
  • 19篇血管
  • 15篇中风
  • 15篇缺血
  • 14篇胶囊
  • 13篇血性
  • 12篇中医药
  • 11篇血管性痴呆
  • 11篇缺血性中风
  • 11篇卒中
  • 11篇痴呆
  • 9篇细胞
  • 9篇辨证
  • 8篇脑卒中
  • 8篇急性
  • 7篇蛋白
  • 7篇复发
  • 6篇抑郁

机构

  • 6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6篇河南中医学院...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郑州大学第三...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太原市中医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鹤壁职业技术...

作者

  • 103篇沈晓明
  • 55篇马云枝
  • 23篇兰瑞
  • 9篇谢雁鸣
  • 8篇史继鑫
  • 8篇孟闯
  • 7篇菅艳萍
  • 6篇张可可
  • 5篇陈贺华
  • 5篇刘政伟
  • 5篇张杰
  • 4篇韩宁
  • 4篇宋建英
  • 4篇宋建英
  • 4篇左俊岭
  • 4篇任应国
  • 4篇刘勇
  • 4篇贾奎
  • 3篇朱世瑞
  • 3篇乔利军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第三届中医药...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中医研究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新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粒体稳态调控帕金森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三大致残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造成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的。大量证据表明,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环节,线粒体稳态失衡可能在PD发生、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相关研究,阐述了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从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Ca2+紊乱、线粒体氧化应激几个方面,分析了线粒体稳态调节在P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概述中药及其提取物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维持线粒体稳态,延缓PD进展的研究,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PD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59篇。
宁允帆沈晓明马云枝兰瑞周怡卢瑾周娇孟明贤郝诗楠郭惠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线粒体氧化应激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7
2017年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欣母沛治疗,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经验方内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应激指标及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肾素为(2.81±0.55)pg/mL、肾上腺素为(101.75±16.84)ng/mL、血管紧张素Ⅱ为(30.39±5.41)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146.27±19.03)ng/mL,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为(634.27±88.13)mL,止血时间为(24.71±5.19)min,晚期再出血率为1.43%,产褥期感染率为4.29%,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子宫收缩,缓解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和再出血率,疗效显著。
韩宁沈晓明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子宫收缩乏力
cGAS-STING通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一种先天免疫传感器,可识别胞质异常dsDNA,通过催化第二信使环鸟甘酸腺苷酸(cyclic GMP-AMP,cGAMP)形成,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释放Ⅰ型干扰素和促炎细胞因子,激活宿主免疫应答,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级联反应。该文对cGAS-STING通路参与CIRI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思路。
黎梦雅兰瑞沈晓明焦水治刘亚寒王保奇
关键词:神经炎症钙超载
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TXB2/6-Keto-PGF1α、TN
马云枝沈晓明吕小红张铭秦善文邵明义庄志江兰瑞孟闯
课题“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TXB2/6-Keto-PGF1α、TNF-α的影响”属社会社会公益类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的研究,是2004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通络愈瘫胶囊早在1995年就被...
关键词: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防治
众生丸治疗风热犯卫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众生丸治疗风热犯卫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众生丸口服,每次6丸,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0 mL(1支),每日3次,比较5 d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5 d治疗后,在体温下降、症状好转及流感病毒核酸阴转方面均有明显疗效,2组间比较,在退热起效时间上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体温下降、解热时间、症状评分下降及病毒核酸阴转方面,治疗组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众生丸治疗风热犯卫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确切,且临床安全性良好,相比抗病毒口服液,众生丸的退热起效作用更快。
左俊岭李泽鹏王林沈晓明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中药疗法中药疗法众生丸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天2次,疗程均为14天。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BDNF和NGF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清BDNF和NG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BDNF和NGF含量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和NGF含量,改善神经功能。
陈贺华刘勇沈晓明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马云枝从三焦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被引量:11
2015年
马云枝教授认为,三焦气机不畅、心肾不交是导致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机,与心火亢盛、寒湿中阻、相火妄动等密切相关。治疗重在调畅三焦气机与清心火、祛寒湿、摄相火等同治,临证发挥,屡获良效。
朱世瑞沈晓明宋清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不寐三焦名医经验
通脉舒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通脉舒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和治疗组(口服通脉舒络胶囊结合针刺),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血液流变学水平、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侯积分,降低血黏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舒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VD能够降低血黏度,改善脑血流量,促进患者学习记忆的恢复,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VD的一种有效方法。
马云枝沈晓明杨泽锋
关键词:针刺血管性痴呆
蛋白激酶C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述评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生长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和凋亡的调节,是炎症信号的主要调控因子.在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王佳彬沈晓明马云枝黄艳丽苏朝阳边颂博贾小倩
关键词:蛋白激酶CPD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美多巴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熄风定颤丸(由制何首乌、龟板、天麻、僵蚕、石菖蒲、川芎、白芍等组成)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值变化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8周、第12周及对照组治疗第12周UPDR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第8周、第12周与对照组同一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除震颤、言语謇涩外,其余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马云枝李社芳沈晓明贾奎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熄风定颤丸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