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强
- 作品数:61 被引量:12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污水处理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量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污水的生物抑制性指标值;将待处理污水的生物抑制性指标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其中,预设阈值根据待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确定;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允许进...
- 沈志强周岳溪席宏波于茵
- 文献传递
- 淀粉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保技术领域的一种淀粉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是以淀粉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原料,添加增塑剂等助剂,经搅拌混匀后,用双螺杆挤出机一次性挤出,造粒,即得产品。该淀粉和聚丁二...
- 王建龙沈志强
-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研究进展
- 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在中国广泛存在.城镇污水厂多采用二级常规生物处理,出水即使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A要求,但仍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相差...
- 胡杰军沈志强周岳溪陈学民伏小勇
- 关键词: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人工湿地
- 基于BDPs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针对受污染的流入滇池的河流河水,采用具有曝气段和缺氧段的两段式多级土壤渗滤(multi-soil-layering,MSL)系统,开展了在缺氧段添加非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多聚物(BDPs)材料PBS颗粒的强化脱氮除磷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BS碳源可有效解决传统MSL系统因碳源不足而导致的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河水污染较轻及较重两种情况下,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8%、85%,平均单位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9.09g·m-·2d-1、24.55g·m-·2d-1;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8%,平均单位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0.76g·m-·2d-1、2.02g·m-·2d-1.此外,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
- 陈佳利吴为中杨春平严森沈志强
- 关键词:多级土壤渗滤系统河道污水脱氮除磷
- 一种淀粉和聚乳酸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淀粉和聚乳酸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共混物是将淀粉、聚乳酸、水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50~175℃挤出造粒。该淀粉和聚乳酸共混物在作为水处理中反硝化微生物碳...
- 王建龙沈志强
- 一种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的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的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人工湿地(1)、强化硝化生态沟渠(2)和强化反硝化生态沟渠(3),在所述人工湿地(1)的前端设置有布水区(5),后端设置有湿地排水区(12),所...
- 周岳溪沈志强肖宇
- 一种污染河道旁路修复人工湿地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河道旁路修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氨氮硝化区(1)、固体碳源反硝化区(2)、深度净化区(3)、虹吸排水系统(4)和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述的污染河道旁路修复人工湿地系统可实现污染河水的高效强化脱氮,...
- 沈志强周岳溪
- 文献传递
- 以稻秆为固体碳源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针对分散养猪废水经厌氧和人工湿地处理后存在C/N低的问题,以廉价的稻秆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研究反应器启动阶段运行性能、水力负荷的影响以及污染物沿程去除特性.结果表明NO3--N主要在反应器上部稻秆填充层被去除,去除率超过95%,且无明显NO2--N积累,反硝化速率为0.052mg/(g·h).稻秆本身会浸出释放有机物和氮(主要为NH4+-N),导致运行前期出水COD和NH4+-N高于进水,但仍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排放限值,40d后COD逐步降至40mg/L左右.COD和NO3--N可在反应器下部的砖渣填充层被进一步去除.
- 宋爱红沈志强周岳溪刘珊肖宇苗莹
- 关键词:稻秆固体碳源反硝化
- 同步沉淀除磷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在同步沉淀工艺的基础上,综述了同步沉淀在不同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除磷效果、化学试剂用量的控制、除磷过程模拟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了同步沉淀中的化学试剂对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同步沉淀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 左艳兵杨春平曾光明沈志强陈宏
- 关键词:污水生物处理生物除磷化学除磷
- 小麦秸秆的γ辐照与NaOH溶液的协同预处理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考察辐照剂量、辐照与NaOH溶液浸泡组合顺序、NaOH溶液浓度、NaOH溶液浸泡时间等因素,研究了较低剂量辐照与NaOH溶液温和浸泡协同预处理工艺。对还原糖得率、组分改变、结晶度等进行了分析,对该协同工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的较低剂量辐照对麦秸的组分及结晶度的改变作用不明显,但可大幅降低后续碱浸泡所需的用量和时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麦秸的相关特征参数均发生了明显改变。较适宜的组合预处理工艺为小麦秸秆经100 kGy辐照,然后以2%NaOH溶液浸泡1 h,其酶解还原糖得率达到理论产率的78.2%。
- 沈志强杨春平喻国策王建龙
- 关键词:小麦秸秆Γ辐照NAOH溶液预处理酶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