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师孔

作品数:175 被引量:1,08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理学
  • 40篇化学工程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9篇催化
  • 103篇催化剂
  • 60篇甲烷
  • 37篇合成气
  • 24篇偶联
  • 23篇氧化偶联
  • 18篇天然气
  • 17篇部分氧化
  • 15篇金属
  • 14篇负载型
  • 14篇CH
  • 13篇晶格
  • 13篇晶格氧
  • 12篇烷氧化偶联
  • 12篇甲烷氧化
  • 12篇负载型催化剂
  • 11篇担载
  • 10篇担载型
  • 10篇费托合成
  • 9篇LA

机构

  • 89篇中国石油大学...
  • 75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石油大学
  • 3篇石油大学(北...
  • 3篇化工研究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石油大学(华...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轻化工学...
  • 1篇宁德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石化上海...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作者

  • 175篇沈师孔
  • 60篇余长春
  • 28篇代小平
  • 22篇王弘立
  • 20篇薛锦珍
  • 19篇丁雪加
  • 13篇潘智勇
  • 13篇李树本
  • 12篇阎子峰
  • 12篇黄星亮
  • 12篇李然家
  • 12篇路勇
  • 11篇李春义
  • 10篇杨廷录
  • 9篇刘育
  • 8篇徐继鹏
  • 7篇侯瑞玲
  • 7篇季伟捷
  • 7篇张兆斌
  • 7篇董朝阳

传媒

  • 31篇分子催化
  • 30篇Chines...
  • 11篇全国催化学术...
  • 10篇石油化工
  • 7篇第十届全国催...
  • 6篇天然气化工—...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石油炼制与化...
  • 4篇Chines...
  • 4篇石油学报(石...
  • 4篇化学进展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第九届全国催...
  • 2篇全国C[*v...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24篇2002
  • 10篇2001
  • 22篇2000
  • 8篇1999
  • 14篇1998
  • 12篇1997
  • 19篇1996
  • 3篇1995
  • 10篇1994
  • 9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化物对Pd/树脂催化剂上异戊二烯选择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2年
在流体并流向上的气液固三相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多种硫化物对负载Pd催化剂上异二戊烯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低温 (6 0℃ )和液相加氢条件下 ,硫化氢、二硫化碳、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硫醇及噻吩都能使强酸性树脂负载的Pd催化剂上异戊二烯加氢反应活性下降 ;随着硫化物含量的增加 ,异戊二烯加氢活性下降的程度增大 .在硫的质量分数相同 (8× 10 -6)的情况下 ,这些硫化物使催化剂失活程度的大小顺序为 :二硫化碳 >硫化氢 >二甲基二硫醚≈乙硫醇 >二甲基硫醚 >噻吩 .
黄星亮张明沈师孔
关键词:选择加氢负载型催化剂异戊二烯加氢硫化物中毒
不同压力下Ni/Al_2O_3催化剂上CH_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比较(英文)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以质谱为检测器的程序升温和瞬变实验技术研究了 0 1MPa和 0 7MPa条件下CH4 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结果表明 ,与 0 1MPa条件下一样 ,在 70 0℃、0 7MPa下CH4 可以在金属镍活性中心上迅速分解生成H2 和表面NixC ,但CH4 不能在NiO上分解 ,也不能被其氧化。CH4 的分解 ,作为在Ni/Al2 O3 催化剂上进行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第一步 ,是一个体积增大的反应 ,因而加压会抑制反应的进行。正是由于在加压条件下CH4 的分解受到抑制 ,才使得在 0 7MPa下CH4 的转化率明显低于 0 1MPa。此外 ,加压有助于维持催化剂表面处于还原状态 ,这有利于反应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地进行。
李春义余长春沈师孔
关键词:部分氧化甲烷转化率选择性
甲烷芳构化反应催化剂MoO3/HZSM-5的研究—MoO3与HZSM—5的相互作用及Mo的价态被引量:2
1996年
甲烷活化与转化是当今催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非氧化气氛下,MoO3/HZSM5在甲烷芳构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主要与金属Mo离子的存在、分子筛的酸性和孔道结构有关[1]。本文主要讨论MoO3在HZSM—5上的分散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的状态。实验中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采用RigaguD/max-Rb粉末X-射线衍射仪,表面组成和Mo的价态分析采用VG.
刘社田李小云李小云刘微刘润静徐奕德沈师孔郭燮贤
关键词:芳构化催化剂相互作用
CeO<,2>对FT合成Co/SiO<,2>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利用H<,2>-TPR、H<,2>-TPSR、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利用H<,2>-D<,2>、闪脱实验等考察了CeO<,2>助剂对Co/SiO<,2>的修饰作用.
代小平余长春王清芬沈师孔
关键词:催化剂添加助剂
文献传递
助剂CeO_2对Co/Al_2O_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01年
在用于F T合成的Co/Al2 O3 催化剂中加入少量助剂 ,能够提高CO转化率和C5+ 烃选择性 .主要考察了助剂CeO2 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F T合成反应的影响 ,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Co/Al2 O3 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 (n(Ce) /n(Co) =0 1~ 0 14) ,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C5+ 烃选择性 ;焙烧温度则以相反的趋势控制F T反应活性和链增长几率 ;助剂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 ,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但是 ,催化剂的积碳量有所增加 ,经 10h反应后 ,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类型的积碳 .
代小平余长春沈师孔
关键词:费-托合成钴催化剂程序升温还原积碳
晶格氧用于甲烷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氧化铁的氧化还原性能被引量:25
2001年
制备了氧化铁催化剂 ,对其进行了程序升温实验 (O2 - TPD、空气 - TPO和 CH4- TPR)和不同温度下的多次CH4-空气脉冲循环反应 ,并对催化剂进行了 XRD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Fe2 O3不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还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 ,可使 CH4氧化为 CO2 和 H2 O.在 75 0~ 85 0℃的范围内 ,Fe2 O3 具有良好的提供晶格氧的能力 ;在 90 0℃以上 ,供氧速度减慢 ,供氧和补氧能力明显降低 .XRD测试结果表明 ,高于 90 0℃时 ,脉冲空气不能将与脉冲 CH4反应后的氧化铁氧化为 Fe2 O3晶相 。
李然家沈师孔
关键词:晶格氧甲烷合成气氧化铁氧化还原性能
钠盐对甲烷氧化偶联LiCl/SiO_2催化剂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自从Keller等报导了有关甲烷氧化偶联的开拓性研究以来,有关该反应的催化剂探索研究的报导与日剧增。在众多的催化剂体系中,尽管LiCl有可能通过不同途径损失,但含LiCl的催化剂材料,仍以它的高活性和选择性优势,引起催化界的极大关注。
邱凤炎沈师孔李树本
关键词:钠盐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LICL
负载型镍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被引量:35
1996年
报道了负载型Ni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特征和对CH4与CO2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和TPR,XRD结果表明:Ni担载量为9.0%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Ni组分以高分散表面化合物形式存在.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随载体和添加方式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中少量MgO,La2O3对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积碳能力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载体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其中浸渍法制备的Ni/MgO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且可在750℃下连续反应100h不失活.根据新鲜的、还原处理的和反应后的催化剂的XRD结果,讨论了MgO,La2O3助剂的作用和MgO的载体作用。
路勇余长春丁雪加沈师孔邓存福建宁德师专化学系
关键词:甲烷二氧化碳合成气氧化镍
同位素示踪法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CO<,2>的主要来源
本文利用同位素瞬变技术,研究了甲烷部分氧化过程中CO<,2>的来源,给出了CO<,2>主要来源与催化剂表面Ni<,x>C与NiO反应的进一步证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Ni<,x>C与NiO进...
李春义沈师孔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合成气二氧化碳
文献传递
MCM-41超大孔分子筛的催化裂化性能考察被引量:16
1997年
采用普通的硅铝源和十六烷基溴化铵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孔径为3.7nm的超大孔MCM-41分子筛M41A和M41B。XRD测定表明M41B的孔壁厚度达到3.5nm。将该MCM-41制成FCC助催化剂后,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一般的稀土Y型FCC催化剂中加入适当的M41B助催化剂后,能有效地提高FCC反应目的产物汽油、柴油、丙烯、丁烯的选择性和降低生焦率。
高雄厚毛学文曹镭刘从华马燕青沈师孔
关键词:原油分子筛裂化催化剂催化裂化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