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锋

作品数:6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荧光
  • 12篇共轭
  • 10篇荧光化学传感...
  • 10篇化学传感器
  • 10篇共轭聚合物
  • 10篇光化学
  • 10篇光化学传感器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7篇离子
  • 6篇共聚
  • 6篇发光
  • 5篇电池
  • 5篇性能研究
  • 5篇水体
  • 5篇自然水体
  • 5篇咔唑
  • 5篇席夫碱
  • 5篇共聚物

机构

  • 52篇武汉工程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嘉必优生物技...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合众宜兴...

作者

  • 62篇汪锋
  • 16篇李辉
  • 14篇李昱达
  • 5篇陈军武
  • 5篇徐佳伟
  • 4篇陈俊
  • 4篇曹镛
  • 3篇程畅
  • 2篇夏养君
  • 2篇张宏江
  • 1篇万霞
  • 1篇吕仁亮
  • 1篇闫福安
  • 1篇罗洁
  • 1篇王忠
  • 1篇吴元欣
  • 1篇周勇
  • 1篇喻发全
  • 1篇李翔宇
  • 1篇田琦峰

传媒

  • 9篇广州化工
  • 5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山东化工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化学学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第七届全国暨...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分子甜菜碱改善PEDOT/木质素空穴传输性能
2020年
本文分别以大分子木质素磺酸钠(LS)、以及其与小分子十八烷基磺基甜菜碱(ODSB)的二元复配物为掺杂剂,采用氧化聚合法,制得2种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导电聚合物PEDOT:LS和PEDOT:LS:ODSB。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电学阻抗测试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对其进行结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表面形貌表征,发现小分子掺杂剂ODSB可通过提升PEDOT的掺杂度和堆积性来提高其导电性,进而提高其空穴传输性能。将PEDOT:LS:ODSB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组装成有机太阳能电池,获得了优于PEDOT:LS基器件的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
王振博付清瑶汪锋李昱达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钠甜菜碱电导率光伏器件
新型硅杂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和聚集态发光
2012年
实验合成了一种新型硅杂环戊二烯化合物:1,1-二甲基-3,4-二苯基-2,5-双(2'-噻吩基)silole(TST),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化合物的性能进行研究.TST小分子在稀溶液中基本没有荧光,而在聚集态下呈现非常明亮的荧光发射(聚集诱导发光).TST溶液降低至低温同样能使荧光强度增强到与聚集态相当的程度.实验现象表明:抑制silole分子内2,3,4,5官能团的旋动可有效禁止无辐射跃迁而使荧光增强.由于TST具有固态强发光的优点,可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汪锋李昱达汪磊陈军武
关键词:荧光聚集诱导发光
对Al3+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含2,2'∶6',2"-三联吡啶单元席夫碱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2,2'∶6',2"-三联吡啶单元具有大共扼平面结构,是一种良好的三齿配位结构,可以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广泛的应用在有机电子器件和荧光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本研究合成一种新型含2,2'∶6',2"-三联吡啶基团的席夫碱...
李辉汪锋何禄英
关键词:席夫碱荧光化学传感器
三甲基硅双苯乙炔取代噻咯的合成及聚集态诱导发光
2016年
设计并合成了三种双苯乙炔基硅烷取代的新型噻咯功能化合物1,1-双甲基-3,4-二苯基-2,5-双(4-(2-三甲基硅)乙炔基苯基)噻咯(DMTPS-TMES)、1-甲基-1,3,4-三苯基-2,5-双(4-(2-三甲基硅)乙炔基苯基)噻咯(MPTPS-TMES)、1,1,3,4-四苯基-2,5-双(4-(2-三甲基硅)乙炔基苯基)噻咯(DPTPS-TMES),并对这些噻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作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为该类型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导.结果表明,随着噻咯五元环1,1位取代基的电负性增强,化合物的最高未占分子轨道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小同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发生明显的红移.此外,三种化合物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弱,而在聚集态下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具有典型聚集态诱导发光性质.涂覆在薄层层析板上的噻咯分子同样呈现明亮的荧光发射现象,但暴露在有机溶剂气氛下会导致荧光淬灭,离开有机溶剂气氛,荧光再次恢复.因此,这些新型噻咯功能化合物具有应用到化学传感器中的气体探针的潜能.
李媛媛舒格李昱达王迅昶汪锋
关键词:电负性能隙聚集诱导发光
镍铁水滑石/聚S,S-二氧-二苯并噻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2022年
镍铁水滑石(LDH)(Ni_(7)Fe_(1))易于合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目前催化体系中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之一,可望用于替代成本高昂的贵金属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将二维层状结构的Ni_(7)Fe_(1)与聚S,S-二氧-二苯并噻吩(PDBTSO)复合,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Ni_(7)Fe_(1)/PDBTSO,并验证了其光催化性能。实验得到:复合材料15-Ni_(7)Fe_(1)/PDBTSO相较于添加3wt%Pt助催化剂PDBTSO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提高了22.6%,其产氢效率达到36.8 mmol·g^(−1)·h^(−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表明Ni_(7)Fe_(1)为替代光催化制氢反应中贵金属助催化剂理想的候选材料之一。结合XRD、FTIR、TEM和XPS等手段进一步讨论了复合材料光催化产氢的机制。Ni_(7)Fe_(1)/PDBTSO高效的光催化制氢性能及低成本的制备方法为光催化制氢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罗旌崧付清瑶刘玉祥汪锋
关键词:光催化水滑石复合材料
Viscotek凝胶渗透色谱仪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探讨和体会
2018年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是测量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重要手段,在高分子领域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操作经验,主要围绕仪器系统组成、分析测试要求和重要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马尔文公司开发的Viscotek凝胶渗透色谱仪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体会。
周勇李辉闫福安汪锋
关键词:凝胶渗透色谱实验教学
虾青素化学和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虾青素是一种重要的次级类胡萝卜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在食品、化工、医疗、水产养殖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虾青素的合成方法有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是目前商业化虾青素来源,但生物合成的虾青素更安全,在食品、保健品行业更受欢迎。研究发现生物体内虾青素的代谢合成与油脂代谢路径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综述了虾青素的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重点综述了微生物中参与虾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及其代谢调控网络。概述了利用随机诱变、代谢工程、酶工程等手段提高细菌、酵母、海洋真核微生物等虾青素合成积累的研究进展。本文可为虾青素的高效合成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陈丹汪锋蒋珊刘鹏阳朱航志李翔宇万霞
关键词:虾青素化学合成生物合成
一种白光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光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白光共轭聚合物包含有蓝光、绿光、红光三种发光单元,这三种发光单元通过共轭的化学键相互连接到聚合物的主链上,通过调控三种发光单元的含量,实现了蓝光、绿光、红光的在电致发光过...
陈军武曹镛汪锋
文献传递
一种1,4-二碘苯的绿色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1,4‑二碘苯的绿色制备工艺,该方法包括:将单质碘和苯胺在弱碱性介质的溶液中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分离干燥得对碘苯胺粗产品;将对碘苯胺粗产品与亚硝酸钠溶液和浓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制得重氮盐,除去体系中多余的亚硝酸...
汪锋王迅昶李昱达李辉程畅
文献传递
聚丙烯增刚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聚丙烯(PP)的增刚改性途径主要分为生产具备高刚性能的等规聚丙烯(iPP)、添加无机填料进行共混改性、添加纤维增强剂以及加入成核剂来提高聚丙烯的刚性。本文对这些常用的聚丙烯的增刚改性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分析了各种提高聚丙烯刚性方法的原理以及其优点和缺点,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生产以及应用增刚聚丙烯的现状,浅析未来中国市场在聚丙烯增刚改性领域的趋势以及发展前景。
程康汪锋杜龙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