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新德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力学模型
  • 3篇絮凝
  • 3篇絮凝剂
  • 3篇生物絮凝
  • 3篇生物絮凝剂
  • 3篇力学模型
  • 3篇纳米
  • 3篇谷氨酸棒杆菌
  • 3篇发酵
  • 3篇分批发酵
  • 3篇棒杆菌
  • 3篇催化
  • 2篇氧化硅
  • 2篇气相二氧化硅
  • 2篇谷氨酸棒状杆...
  • 2篇硅源
  • 2篇硅源合成
  • 2篇二氧化硅
  • 2篇AU-AG
  • 2篇MFI

机构

  • 8篇南昌工程学院
  • 5篇厦门大学
  • 1篇义安理工学院

作者

  • 13篇江新德
  • 5篇李清彪
  • 5篇彭勇
  • 4篇王振希
  • 4篇何宁
  • 3篇江桂仙
  • 3篇安仲涛
  • 3篇陈仁彬
  • 3篇杨坤
  • 3篇曹锰
  • 3篇徐瑞兰
  • 3篇戴欣
  • 2篇金本清
  • 2篇徐胜
  • 1篇杜明明
  • 1篇詹国武
  • 1篇刘宏宇
  • 1篇孙道华
  • 1篇李军
  • 1篇邱深玉

传媒

  • 4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改性聚合物微球对Pb^2+的等温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表面具有不同官能团的聚合物微球作为吸附剂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回收,研究了两种直径约1μm的功能化聚合物微球对Pb^2+的等温吸附过程,对比研究了两种吸附微球在10~500(mg·L^-1)浓度的Pb^2+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温线描述在两种聚合物微球表面上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浓度小于100(mg·L-1)的Pb^2+溶液中,PMMA/CS和PS-g-D两种表面功能化的聚合物微球对Pb^2+去除率均大于98%;浓度大于100(mg·L^-1)的Pb^2+溶液中,PS-g-D微球较PMMA/CS微球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通过对吸附等温线模型的研究发现,两种功能化微球与Pb 2+之间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和Temkin吸附等温线模型。
李排伟戴欣张尚玺曹锰江新德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等温吸附模型铅离子
菠萝蜜叶中水溶性黄酮的分离与纯化被引量:2
2015年
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在医学上有较高应用价值,近年来对它的分离纯化是研究热点之一。以菠萝蜜叶为原材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黄酮。经过静态与动态吸附解析筛选,AB-8树脂对黄酮的分离效果最为显著。AB-8树脂对黄酮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有利于黄酮的解析。分离纯化的产品经质谱分析与定量测定,黄酮占总干重的百分比由原来的30.9%提升到74.7%。
江新德江桂仙邱深玉徐瑞兰彭勇
关键词:黄酮大孔吸附树脂菠萝蜜纯化
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09年
对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以Logistic方程来描述菌体生长过程,并对Gaden生长相关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时间修正因子,建立了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同时还提出了关于葡萄糖和尿素的两个非线性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利用软件Origin8.0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各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
安仲涛李清彪何宁陈仁彬江新德杨坤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生物絮凝剂分批发酵动力学
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合成MFI型分子筛晶体和取向膜
在中性合成条件下制备MFI型分子筛晶体和膜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中性条件下,考察了不同亲疏水性和比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作为硅源对MFI晶体二次生长的影响,绘制了晶种的晶化曲线。结果表明,以比表面积为100 m/g的亲水...
徐瑞兰彭勇江新德金本清
关键词:气相二氧化硅
一种连续合成铂纳米颗粒的方法
一种连续合成铂纳米颗粒的方法,涉及一种铂纳米颗粒。提供一种连续合成铂纳米颗粒的方法,所制得的铂纳米颗粒主要呈球形,平均粒径位于1~8nm,颗粒分散性好。在侧柏叶干粉中加入去离子水,置于摇床中振荡,过滤后的滤液即为侧柏水提...
李清彪刘宏宇黄加乐詹国武李军孙道华江新德杜明明
文献传递
碘化亚铜催化大茴香脑选择性硼氢化反应
2020年
烷基频哪醇硼酸酯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碳亲核试剂,具有易于衍生化、对空气和水份不敏感的特点。以大茴香脑为原料、碘化亚铜为催化剂、联硼酸频那醇酯为硼源、醇为氢源,对影响反应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获得了大茴香脑高选择性硼氢化产物,产物经核磁和质谱表征。
柳阳王振希曹锰张尚玺江新德徐胜戴欣
关键词:硼氢化铜催化
植物还原法制备Au-Ag合金纳米材料及其拉曼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以菠萝蜜叶提取液作为保护剂和还原剂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在333 K和363 K时制备的合金纳米颗粒的金与银的组成比分别约为3:1和1: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金与银纳米颗粒的成核生长动力学,温度对银的成核生长影响更加明显,在363 K时两者成核生长速度相差不到2倍,容易形成比例相当的合金纳米颗粒。对提取液中植物分子反应前后红外分析,得出333 K时有部分银离子没有完全还原而使得合金中相应含量比例较低。而组成约为1:1的合金纳米颗粒在罗丹明的检测中显示出较强的拉曼增强效应。
江新德王振希江桂仙彭勇
关键词:纳米材料动力学模型合金
谷氨酸棒杆菌分批发酵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模型
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三个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和Richards方程;两个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Gaden相关模型和部分相关模型;为了...
安仲涛陈仁彬江新德李清彪杨坤何宁
关键词:分批发酵生物絮凝剂谷氨酸棒状杆菌动力学模型
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合成MFI型分子筛晶体和取向膜
2018年
在中性合成条件下制备MFI型分子筛晶体和膜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中性条件下,考察了不同亲疏水性和比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作为硅源对MFI晶体二次生长的影响,绘制了晶种的晶化曲线。结果表明,以比表面积为100 m2/g的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时,MFI分子筛晶种的生长速度较快,合成得到的MFI分子筛膜连续、致密,具有高度的b轴取向。
徐瑞兰彭勇江新德金本清
关键词:气相二氧化硅
谷氨酸棒杆菌分批发酵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模型
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以Logistic方程来描述菌体生长过程,并对Gaden相关模型加入时间修正因子进行修正,建立了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葡萄糖和尿素两个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
安仲涛陈仁彬江新德李清彪杨坤何宁
关键词:谷氨酸棒状杆菌生物絮凝剂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