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癌术后放疗25例临床护理被引量:4
- 2008年
- 徐永华杨莲荣刘淑梅毛建军
- 关键词:喉癌术后临床护理术后放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精心护理放疗患者
- 恶性肿瘤150例围化疗期护理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对15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提示精心护理可使化疗患者减少恐惧感和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毛建军徐永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围化疗期护理
- 喉癌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纤维喉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 侯志文于秀荣张华民毛建军王玉玲李文伦
-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癌而居第3位。几乎所用的喉癌肿瘤均起源于其粘膜表面,因而易为临床检查所发现,进行活检得以确诊,虽然临床检查,喉镜及活检给喉癌的诊断,术前评价提供了重要...
- 关键词:
- 关键词:喉癌肿瘤彩色多普勒
- DAP电离室的研制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制适用于医学诊断X线摄影被检者照射量监测的电离室,并对其各种输出特性进行实验测量研究。材料与方法:整个电离室采用平行板电极,收集电极采用静电喷涂石墨电极,即不会在胶片上形成影像又不增加电离室对射线束吸收。结果与结论:所研制的电离室对有用X线束吸收少,其信号输出与输入线量强度及照射野面积呈良好线性,且线质响应均匀。
- 王鹏程毛建军
- 关键词:X线摄影电离室皮肤剂量
- 放射治疗等效剂量转换的微机程序设计
- 2002年
- 目的 编写可实现不同分割照射治疗技术间等效剂量转换微机程序。方法 根据线性二次模型 ,并考虑肿瘤增殖效应修正 ,利用VisualBasic 6 0编写生物等效剂量自动转换计算程序。结果 由于考虑了细胞增殖效应 ,所编写得程序方便、快捷、实用 ,实现了放射治疗等效剂量转换 ,运算结果可靠。结论 应用等效剂量转换程序可准确。
- 王鹏程毛建军冯圣平
- 关键词: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检测成人窦房结动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检测窦房结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23 例窦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窦房结动脉的直径、长度、窦房结动脉起点与其起源的右冠状动脉起点之间的距离(S -O间距)、左侧窦房结动脉起点与旋支起点之间的距离(LO -O间距)、窦房结动脉起始段与其起点近端冠状动脉之间的夹角(S- C夹角)以及窦房结动脉的开口以前的冠状动脉壁上钙化、软斑块或管腔狭窄的数目(S- O病变),并将以上结果与对照组同样的检测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窦房结动脉的位置和形态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对测得的窦房结动脉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和病变组的窦房结动脉的长度和S O病变数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检测窦房结动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于德新毛建军李传福尉从新修建军张晓明
- 关键词:窦房结动脉窦性心律失常
-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口腔护理的作用
- 2002年
- 毛建军
- 关键词:鼻咽癌口腔护理
- 喉癌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纤维喉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探头置于颈部舌骨水平、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处行纵切及横切扫查,探头应避开喉结,声束从侧方向对侧扫描,观察喉部解剖结构是否清晰,观察双侧声带活动度及声带中间气体强回声带有无偏移,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及浸润范围,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向双侧甲状腺转移,肿瘤与颈部血管的关系,血管有无受压及侵犯。进行分型及分期,并与纤维喉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72例喉癌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状细胞癌,超声诊断喉癌向肌肉深层浸润48例(66.7%),浸润至软骨16例(22.2%);其中肿瘤向左侧颈总动脉浸润3例,右侧颈总动脉浸润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2例(7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肿瘤周边及内部短粗的杵状血流信号,肿瘤内见穿通血流信号,CDFI血流显示率为(86.1%),脉冲多普勒(PW)显示动脉频谱,其收缩峰速度为(22.6±0.55)cm/s,阻力指数(RI)为0.58±0.06;超声对喉癌各期分期的;隹确性分别为:T1 77.8%,T2 94.2%,T3~T4 100%;分型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喉癌的结构、周围组织的浸润范围、深度,进行分期,对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能早期准确地发现喉癌淋巴结转移,对喉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及预后有较高的意义。
- 侯智文于秀荣李文伦毛建军王玉玲
-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分期
- 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8例临床护理
- 2008年
- 徐永华刘淑梅毛建军袁巍刘宁宁王秀丽
-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紫杉醇临床护理病理学诊断精心护理
- 晚期肿瘤85例临终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刘淑梅徐永华毛建军殷锡美李秀荣
- 关键词:晚期肿瘤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