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静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侧
  • 1篇眼震
  • 1篇声反射
  • 1篇气功
  • 1篇前庭
  • 1篇呼吸量
  • 1篇健康成年人
  • 1篇鼻功能
  • 1篇鼻声反射
  • 1篇鼻通
  • 1篇鼻通气
  • 1篇鼻通气功能
  • 1篇鼻阻
  • 1篇鼻阻力
  • 1篇成年人

机构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林鹏
  • 2篇米悦
  • 2篇毕静
  • 2篇范雪洁
  • 1篇陈太生
  • 1篇孙沛湧
  • 1篇宋伟
  • 1篇张玉庚
  • 1篇董红
  • 1篇张金梅
  • 1篇时文杰
  • 1篇魏先锋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平稳跟踪实验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眼震图平稳跟踪实验(SPT)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法国Synapsys视频眼震图仪对185例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实验组)和51例正常人(对照组)行SPT和自发性眼震(SN)检测,以SPT水平眼跟踪波的增益值及SN为评定参数,对SPT眼动波形及增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分析SPT眼动增益与SN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SPT呈现为Ⅰ、Ⅱ、Ⅲ型波,分别为105例(56.8%)、72例(38.9%)、8例(4.3%),存在SN者58例(31.4%),无Ⅳ型波。对照组仅呈现Ⅰ、Ⅱ型波,分别为38例(74.5%)、13例(25.5%),无Ⅲ、Ⅳ型波及SN。量化分析:对照组、实验组总体及定性划分后各型波的强、弱侧增益之间进行t检验,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Ⅰ、Ⅱ型波的弱侧增益值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侧增益值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体及定性划分后Ⅰ、Ⅱ波的左右侧增益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弱侧增益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体和定性划分后的Ⅰ、Ⅱ、Ⅲ型波的强、弱侧增益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增益值与SN强度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同向时呈负相关(rs=-0.63,P<0.05),两者异向时呈正相关(rs=0.34,P<0.05)。结论: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的SPT可出现Ⅰ、Ⅱ、Ⅲ型波,其对应的增益值逐渐降低。SN是SPT增益值和波形的影响因素。
毕静林鹏陈太生董红宋伟范雪洁米悦
关键词:前庭
天津地区健康成年人鼻通气功能的客观评估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建立天津地区健康成年人鼻声反射、鼻阻力、鼻呼吸量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年龄、性别及侧别对其的影响,探讨各测量值间的相关性,为天津地区健康成年人鼻通气功能检查提供诊断数据。方法:利用A1鼻声反射仪测量天津地区466例健康成年人的鼻腔最小截面积(MCA)、鼻腔最小截面积距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0~5cm容积(V5)、2~5cm容积(V2~5);利用NR6鼻阻力仪测量受试者经鼻压差为150Pa、75Pa下及用broms测量的鼻腔单侧吸气阻力(IR)、呼气阻力(ER);通过计算得出双侧吸气总阻力(TIR)、双侧鼻腔呼气总阻力(TER)及左右鼻腔阻力差异比(Rlr);利用NV1鼻呼吸量仪测量单侧鼻腔吸气量、呼气量,通过计算得出鼻呼吸量差异比(NPR,包括吸气量差异比NRPi和呼气量差异比NRPe)。实际测量下鼻甲前端至前鼻孔的距离(L),并与DCAN比较。对3种检查不同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声反射参数:MCA男为(0.45±0.16)cm2,女为(0.44±0.16)cm2;V2~5男为(3.52±1.38)cm3,女为(3.36±1.22)cm3;V5男为(5.10±1.47)cm3,女为(4.86±1.12)cm3;DCAN存在2个位置,男分别为(2.22±0.39)cm、(0.53±0.62)cm,女分别为(2.10±0.37)cm、(0.67±0.15)cm;L男为(2.48±0.36)cm,女为(2.15±0.26)cm。MCA、V5、V2~5在性别、侧别、年龄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AN在年龄、侧别上无差异,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阻力参数:经鼻压差在150Pa、75Pa、broms测量下IR、ER、TIR、TER在侧别及年龄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呼吸量参数:IC男为(2.06±1.10)L/20s,女为(1.37±0.34)L/20s;EC男为(2.15±1.23)L/20s,女为(1.39±0.58)L/20s;NPRi、NPRe分别为0.11[0.05,0.23]、0.11[0.05,0.19]。IC、EC在侧别上无差异;在性别上有差异。NPR在性别、年龄上无差异。MCA与IR、ER呈负相关(r=-0.21、-0.22,均P<0.05),MCA与IC、EC间均存在正相关(r=0.12、0.17,均P<0.05),IR与IC、ER与EC间呈负相关(r=-0.10、-0.10,均P<0.0
范雪洁林鹏孙沛湧时文杰张金梅魏先锋张玉庚毕静米悦
关键词:鼻功能鼻声反射鼻阻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