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楚有良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氧
  • 3篇动脉
  • 3篇肺动脉
  • 2篇低地
  • 2篇动脉压
  • 2篇重返
  • 2篇脉压
  • 2篇高原病
  • 2篇高原人
  • 2篇肺动脉压
  • 2篇X线
  • 1篇低氧反应
  • 1篇电图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易感
  • 1篇易感人群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症

机构

  • 5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青海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四医...

作者

  • 5篇楚有良
  • 5篇李全会
  • 4篇孟宪法
  • 2篇雷云肖
  • 1篇李永寿
  • 1篇李永寿
  • 1篇张雪松
  • 1篇李忠民

传媒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航空医学...

年份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久居高原人(4000m)重返低地后(2260m)8年心血管X线的动态观测
1993年
本文报告曾长期移居高原(4000m)重返低地后(2260m)8年心血管x线形态学变化。61名体力劳动者,按重返低地居住年限停留梯度,分析心血管四项指标改变,以探讨慢性缺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改变在重返低地后再适应过程中的可复性变化及其意义。结果表明:久居高原群体肺动脉段突度、右肺下动脉横径、降支与气管横径比值等三项指标参数重返低地后2年即已呈减小趋势,差异显著(P<0.01)。单纯肺动脉高压下山后恢复快、幅度大、时间短,高原性心脏病者恢复相对缓慢,但随重返低地后居住年限延长,可自行恢复,而高原性心脏病并发肺心病者则不然。
李全会雷云肖楚有良张雪松李邦基孟宪法
关键词:肺动脉压
高原适应不同水平群体的X线、心电图、闭合气量改变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对久居高原不同适应水平群体的X线、心电图、闭合气量改变进行了观测。受试者52人。以慢性适应期高原低氧反应症状学表现划分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两个群体。结果表:根据高原低氧反应临床症状、X线肺动脉段突度参数改变、心电图、异常改变、闭合气量改变分析表明,肺动脉段突反1~2mm区间内,同时在在上述改变的适应不良群体个体发生率为15.8%,而在肺动脉段突度3~8mm区间内则为65.2%(≥9mm区间观察例数有限)。表明进一步探讨上述改变之间的内涵,将有助于对适应能力或适应水平做出客观的制定,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李全会雪支肖楚有良孟宪法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压
新进入高原者循环功能改变的动态特征
1995年
测定了43名受试者移居海拔4850m高原前(2260m)静息时冷激试验及急性低氧循环功能改变,探讨了不同适应水平人体高原低氧循环功能反应的个体差异表现。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群体在低海拔处循环功能有关参数明显低于或高于基本适应群体,机体在低氧应激下适应不良群体各项参数波动幅度较大,相互间差距大,规律性差,缺氧症状重,恢复慢。实验室冷激试验亦获同样改变。
李全会李永寿楚有良孟宪法李忠民
关键词:高原病低氧反应
久居高原人重返低地后八年中心血管X线动态观测被引量:5
1994年
笔者报告61例移居高原(4000m)20年,重返低地后(2260m)8年过程中的心血管X线形态学改变。按重返低地居住年限梯度,分析心血管四项指标改变,探讨慢性缺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在重返低地后再适应过程中的可复性变化及其意义。结果表明:久居高原群体肺动脉段突度、右肺下动脉横径、降支与气管横径比值等三项指标参数重返低地后2年即已呈减少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单纯肺动脉高压下山后恢复快,幅度大,时间短。高原性心脏病者恢复相对缓慢,但随重返低地后居住年限延长,可自行恢复,而高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发肺心病者则相反。
李全会雷云肖张雪松李邦基楚有良孟宪法
关键词:缺氧症肺动脉
高原低氧不同适应水平群体(4850m)MEFV指标测定的分析──对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价值初步探讨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对进入4850m高原后连续半年114名体力劳动者MEFV进行了动态观察。按进住时间梯度,通过对高原低氧不同适应水平群体的肺功能变化的演变进程的观察。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同一条件下,发病组MEFV有关指标参数明显低于未发病组,机体在低氧应激下发病组各指标参数波动较大,且无规律性,低氧反应严重,恢复慢。这种改变也许对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线索。而且揭示有高原适应衰退现象。
李全会李永寿楚有良
关键词:低氧MEF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