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永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血肿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损伤
  • 2篇出血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瘤
  • 1篇血压
  • 1篇亚低温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下
  • 1篇硬脑膜下血肿
  • 1篇治疗重型颅脑...
  • 1篇神经内窥镜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夹闭
  • 1篇手术清除

机构

  • 8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8篇梁永杰
  • 3篇李雪松
  • 3篇荆国杰
  • 3篇姚晓腾
  • 2篇徐纲
  • 2篇祝刚
  • 2篇景英朝
  • 2篇晏广
  • 1篇刘建波
  • 1篇杨炳湖
  • 1篇刘剑波
  • 1篇张学军
  • 1篇徐钢
  • 1篇陈建良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73例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所致的脑内血肿共73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致脑内血肿41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内血肿32例;基底节区血肿39例,合并脑室内血肿17例,皮层下血肿34例。结果手术时间40~110min,平均68min。73例中血肿清除〈50%者4例,50%~70%者26例,〉70%者43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有视野小、操作空间有限的局限性,故术前应充分估计,选择合适病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梁永杰徐钢景英朝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脑内血肿
早期手术夹闭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36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早期手术夹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诊断明确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在起病早期显微手术夹闭,临床随访半年以上,总结颅内动脉瘤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38个动脉瘤,均在起病早期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有3例死亡(8%),重残5例(14%),轻残5例(14%),恢复良好23例(64%),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对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早手术干预,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残率。
梁永杰李雪松荆国杰祝刚姚晓腾晏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总结3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以及锥颅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死亡39例(10·1%),按ADI分级:Ⅰ级106例(27·4%),Ⅱ级136例(35·2%),Ⅲ级50例(13%),Ⅳ级43例(11·1%),Ⅴ级12例(3·2%)。结论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显微手术或锥孔引流手术,加强防治术后并发症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梁永杰景英朝刘剑波
关键词:高血压颅内出血手术治疗
桥小脑角肿瘤53例手术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5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3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9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合并听力下降5例,严重面瘫并患侧听力消失3例,轻度面瘫10例,脑干损伤并昏迷1例。结论显微镜的应用、熟练的显微手术技术及合适的手术入路是保证桥小脑角区肿瘤全切除的要素。术中保证清晰的解剖结构及层次,减少周围神经及小脑的牵拉,对预防脑干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梁永杰李雪松刘建波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
甲泼尼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体会
2004年
目的  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疗效体会作一综述。方法  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的 6h之内 ,使用甲泼尼龙 2 4h静脉冲击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的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高 ,死亡率降低。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
姚晓腾荆国杰梁永杰
关键词:甲泼尼龙重型颅脑损伤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对34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行单侧或双侧额部钻孔抽吸血肿并冲洗引流治疗,均获痊愈出院。50岁以上有28例,占823%。26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8例无明确外伤史。有头部外伤者多在2~3月后才发现,甚至120多天后才诊断明确,发病渐进缓慢,可能与老年性脑萎缩有关。所以对有头部外伤史的老年人应加强随访及CT复查。外伤后以静养恢复为主。一旦发现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应尽早钻孔引流治疗。
梁永杰
关键词:硬脑膜下血肿
亚低温对重度脑损伤、脑水肿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荆国杰李雪松杨炳湖梁永杰祝刚陈建良张学军姚晓腾徐纲晏广
该研究对颅脑损伤后亚低温脑保护机制进行了基础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与临床实际接近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动物模型;在动物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亚低温干预后,对重型脑损伤、脑水肿的保...
关键词:
关键词:亚低温重度脑损伤脑水肿
脑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附12例临床报告)
1998年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梁永杰徐纲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