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冠名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明尼苏达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信条
  • 1篇刑罚
  • 1篇刑罚配置
  • 1篇刑法
  • 1篇刑法理论
  • 1篇刑制
  • 1篇原则性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量刑
  • 1篇量刑制度
  • 1篇法理
  • 1篇犯罪
  • 1篇犯罪性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2篇王志远
  • 2篇柳冠名

传媒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刑法论丛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理想的量刑制度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1984的量刑改革法案,美国量刑委员会为联邦刑事法律系统制定了量刑指南。但该指南既没有满足法案的期待,也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性的、可操作性的制度。一个现代的、有原则的和可操作的量刑制度,应当明确首要的目标和必要的起草原则;还应当构建一个可向理想性制度转化的可操作性制度,并鼓励这个制度保持其运用的内在一致性以及能够不断的改良。
保罗.H.罗宾逊王志远柳冠名
关键词:刑罚配置
犯罪性的客观观念和主观观念:社会科学在刑法理论中的作用研究
2012年
作者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检验犯罪性(Criminality)认知问题上的原则性信条转变(doctrinal shift)——从普通法上的客观观念(Objectivist view)转变为现代刑法典中的主观观念(subjectivistview)——是否与正义原则的外行人直观相一致。评论者们已经表明,犯罪性的外行人直观已经以反映在立法模式转变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则得出了一个更加细致的结论:在界定犯罪行为的最低要求时,现代外行直观与现代刑法典相一致,但是在应得惩罚的等级问题上,外行直观则倾向于普通法的客观观念。作者认为,使刑法符合刑事责任和刑罚分配问题上的大众共有直观具有实践价值。正因为如此,研究结论支持设定刑事责任的最低要求时受到经常批评的主观观念,但是反对现代刑法典在确定犯罪等级时改变普通法上的客观观念。
保罗·H.罗宾逊约翰·M.达雷王志远柳冠名Stefanie Wen-Ting Shih(校)Jie Chai(校)
关键词:犯罪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