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程
- 作品数:35 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仿自然环境的鱼类早期资源孵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卵孵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自然环境的鱼类早期资源孵育装置,包括孵育池、蓄水池和消毒池,蓄水池位于孵育池和消毒池之间并分别与孵育池和消毒池连通;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消毒池对养殖用水进行消毒,避免鱼病的发生,提...
- 王春伶高欣林鹏程王环珊侯淼淼赵晓娟
- 长江宜昌江段三层流刺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利用2004-2009年长江宜昌江段三层流刺网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个体大小,探讨三层流刺网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集到5目8科40种鱼类,主要捕捞对象为铜鱼、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长吻鮠和圆筒吻鮈等喜流水的种类。三层流刺网主要捕捞对象的体长明显小于初次性成熟体长。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说明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喜流水、中下层鱼类的幼鱼,对鱼类资源造成了过度捕捞。为了保护长江鱼类资源,建议在长江水系开展全面禁渔。
- 马琴林鹏程刘焕章曹文宣高欣
- 关键词:过度捕捞禁渔
- 黄河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被引量:13
- 2019年
- 为了解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2-12月对伊洛河中下游5个河段开展鱼类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12361尾,43种,隶属于4目9科37属.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75~2.38、2.44~3.63、0.59~0.76和0.73~0.86.各指数均以西草甸河段最高.各河段优势种以(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鲫(Carassius auratus)、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鳑鲏属(Rhodeus)等小型或广适性鱼类为主.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显示,除西草甸河段外,各河段优势鱼类群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七里铺和黑石关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以小型鱼类或大型鱼类的幼鱼为主.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除了河床、水流、捕捞等因子以外,氨氮、总磷浓度与pH是导致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针对伊洛河鱼类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流域水质监管,恢复河流连通性,推进保护区全面禁渔,开展生态修复等以恢复伊洛河河流健康.
- 林鹏程李淑贞秦祥朝程卫习刘焕章
- 关键词:黄河鱼类群落河流健康
-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的监测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简称鱼类监测网)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网络。本文阐述了鱼类监测网的监测工作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对鱼类多样性监测和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鱼类监测网在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塔里木河、青海湖、黑龙江和珠江等八大水系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个体生物学、种群和群落的监测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内陆鱼类多样性数据库,收集和保藏鱼类样本上万尾和重要流域1997-2022年的鱼类多样性数据。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过度捕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重要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稳态变化;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繁殖主要受到水温和流量的影响,长江干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下泄水温滞后和流量减小,严重影响中华鲟的繁殖活动,导致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物种极度濒危;长江四大家鱼呈现2000年前后减少,近期资源增加的格局,水温和流量日变化是影响四大家鱼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放流亲鱼对四大家鱼资源恢复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等11种特有鱼类的生长、食性、繁殖特征等基础生物学数据。监测网的监测数据和研究结果为三峡工程生态影响评估、长江十年禁渔、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中华鲟物种保护等重要国家任务的完成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为了完善全国性的监测网络建设,建议加大投入,建设观测台站;推动数据共享和区域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 高欣赵亚辉赵亚辉田菲王晓爱黎明政常涛林鹏程刘焕章
- 关键词:鱼类多样性珍稀鱼类特有鱼类群落
- 鄱阳湖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研究基于2010年4月、7月和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鄱阳湖9个区域的鱼类多样性调查数据,分析鱼类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分类差异指数的时空变化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鄱阳湖近十年来鱼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8—2019年分别调查到鱼类74种和93种,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差异贡献率最高的物种为短颌鲚、似鳊、鲫、光泽黄颡鱼和鲤;水温、总悬浮物和叶绿素等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季节差异(P<0.05)。与2010年相比,2018—2019年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指数有一定增加,分类差异指数没有显著变化。分类差异指数的随机检验显示(Randomization test),与2010年相比,2018—2019年位于95%概率置信范围下方的区域增加。水温、总悬浮物和叶绿素等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分类差异指数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果表明,近十年来,鄱阳湖鱼类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但是小型鱼类依旧是优势种,鱼类群落小型化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捕捞的影响。同时,鄱阳湖的人类活动干扰增大,鄱阳县、新建县和余干县等距离长江干流较远的区域人类活动干扰较大。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会对鄱阳湖鱼类资源恢复会起到明显作用。
- 蒋祥龙黎明政杨少荣林鹏程常涛王春伶张晨高欣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指数
- 鱼类遗传对喜马拉雅河流演化的记忆被引量:1
- 2023年
- 喜马拉雅地区河流发育是青藏高原地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曾有多种假说解释该地区河流奇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但受可利用的研究材料所限,地学研究仍未取得一致性认识。现生淡水鱼类携带的遗传信息为认识河流的演化过程提供了生物学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和裸鲤属(Gymnocypris)鱼类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范围全覆盖采样的基础上(共计22个地理种群),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分析了种群遗传结构,并通过重建其谱系地理结构和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地区河流的发育历史。研究结果显示,520尾样本中,共检测到101个单倍型;每条水系均含有特有单倍型,但多庆错与亚东河,佩枯错与朋曲,以及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然乌湖分别存在共享单倍型;朋曲、雅鲁藏布江、亚东河种群在晚更新经历了快速扩张;系统发育分析将喜马拉雅地区裸裂尻鱼属和裸鲤属鱼类分为4个高度支持的谱系,在空间上依次对应为西巴霞曲-错那、亚东、朋曲-佩枯错以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帕隆藏布;分子估算的分化时间表明这些谱系的分歧发生在中更新世最大冰期(聂聂雄拉冰期)以来。分子谱系地理分析认为发育于大型南北向裂谷内的喜马拉雅南坡河流溯源侵蚀和河流袭夺是北坡的雅鲁藏布江鱼类向南坡水系扩散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被袭夺的流域和湖泊扮演了北坡和南坡水系间鱼类扩散的“踏脚石”。基于鱼类遗传结构的证据认为,喜马拉雅地区的河流溯源侵蚀和袭夺很大程度上受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降水以及第四纪冰期影响。鱼类谱系从东往西依次分化的空间顺序反映了喜马拉雅地区南坡河流溯源侵蚀北坡水系的时序过程,即喜马拉雅东部地区的河流最先溯源侵蚀,而位于中喜马拉雅地
- 李茜茜钱建硕黄俊豪朱仁林鹏程何德奎
- 关键词:河流袭夺裂腹鱼类谱系地理学中更新世
- 雅鲁藏布江下游弧唇裂腹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被引量:4
- 2022年
- 研究以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的928尾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研究对象,对耳石、脊椎骨和鳃盖骨三种年龄材料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是鉴定弧唇裂腹鱼最适合的年龄材料。弧唇裂腹鱼体长为48—508 mm,体重为1.8—1898.9 g。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279×10^(–5) SL ^(2.931)。雌鱼最大年龄43龄,雄鱼最大年龄23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性:L_(t)=590.2[1–e^(–0.096(t–0.282))],W_(t)=3016.8[1–e^(–0.096(t–0.282))]2.931;雄性:L_(t)=575.3[1–e^(–0.090(t+0.011))],W_(t)=2798.9[1–e^(–0.090(t+0.011))]^(2.931)。弧唇裂腹鱼雌性和雄性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1.5龄和11.9龄。研究结果表明弧唇裂腹鱼生长缓慢、寿命较长,为典型的K-对策选择者。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流环境受到的人为干扰逐渐加大,应从控制捕捞、栖息地保护和加强人工繁育等方面保护弧唇裂腹鱼的种群资源。
- 王健张富斌胡华明巩政曹文宣曹文宣
- 关键词:耳石生活史对策生态适应
- 基于鱼类物种状况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被引量:5
- 2021年
- 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指示类群。为合理评估长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文章提出将土著鱼类物种数和珍稀特有鱼类物种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价基准和等级划分标准。以2010年和2020年为评价年,评估了长江干流及代表性重点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结果显示,当前长江上游干流和下游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中游;支流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大型湖泊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中等。从时间上看,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长江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不同程度地好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 林鹏程高欣刘飞黎明政刘焕章
- 关键词:指示物种生物完整性河流健康
- 激流中的精灵——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 2014年
-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是指局限分布于长江宜昌以上干支流水域或偶见于长江中下游,但其种群存在于长江上游、必须依靠长江上游的种群才能维持物种长期生存的鱼类。它们代表了一群我国独有的、长期适应长江上游激流环境的水中精灵,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黎明政林鹏程高欣刘飞唐琼英
- 关键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中下游干支流
- 基于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考核指标被引量:4
- 2021年
- 繁殖群体数量是中华鲟能否成功繁殖的重要影响因子,建议作为长江生态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重要种群参数和历史数据,基于稳态转换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指标的评估基准值和等级,670尾以上为“优”、400-670尾为“良”、200-400尾为“中”、50-200尾为“差”、50尾以下为“极差”。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1998-2001年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指标评级为“良”;2004-2012年三峡工程蓄水后至向家坝蓄水前评级为“中”;2013-2020年评级为“极差”。为了复壮中华鲟野生种群,建议修复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功能,大规模放流性成熟亲鱼和大规格个体,建立国家级中华鲟保育中心。
- 高欣林鹏程常涛刘焕章
- 关键词:生态环境评价珍稀鱼类中华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