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葵

作品数:7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黑潮
  • 1篇东海黑潮
  • 1篇盐跃层
  • 1篇跃层
  • 1篇特征值
  • 1篇热带
  • 1篇温跃层
  • 1篇西部海域
  • 1篇流场
  • 1篇流场结构
  • 1篇流速
  • 1篇陆架
  • 1篇陆架水
  • 1篇环流
  • 1篇环流特征
  • 1篇海流
  • 1篇海峡
  • 1篇海域
  • 1篇分界面
  • 1篇锋面

机构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7篇林葵
  • 5篇郭炳火
  • 5篇汤毓祥
  • 2篇熊学军
  • 1篇李宝华
  • 1篇费尊乐
  • 1篇邹娥梅
  • 1篇陈则实
  • 1篇陆赛英
  • 1篇孟凡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黄渤海海洋
  • 2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5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于东海黑潮流量某些特征的分析被引量:24
1994年
基于1955-1990年G-PN断面资料,详细分析东海黑潮流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异,以进一步研究东海黑潮流量的变化规律。主要结果表明,(1)东海黑潮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22.7×106m3/s,春、夏和冬3季,流量的多年平均值相差甚小。(2)G-PN断面两段不同观测期间内,多年平均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皆有一定差别。(3)东海黑潮流量的分有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与通过G-PN断面的流量相比,台湾东侧海域的黑潮流量较大,而吐噶喇海峡的流量略小些。
汤毓祥林葵田代知二
关键词:黑潮
1997年夏、冬季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海域流场特征
利用1997年夏、冬季“向阳红14”号“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两个航次的CTD资料,用逆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的流速和流量,通过与前两个航次(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结果的对比,描述了研究海域的环流特征和变异...
林葵郭炳火熊学军
关键词:副热带逆流
文献传递
黄海、东海表、上层实测流分析被引量:36
2002年
根据迄今为止所获得的142套锚碇浮标和58套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大范围测流资料,综合分析了黄海、东海表、上层环流.研究结果更加清晰、形象、直观地展示了黑潮及其向对马暖流的分支,台湾暖流的分叉,和黄海暖流、长江冲淡水及涡旋发达海区的若干主要特征.
林葵汤毓祥郭炳火
关键词:流场结构环流特征黑潮海流
东海黑潮水与陆架水的季节性输运和交换被引量:10
1995年
在流星分析和t-S点聚分析的基础上,在台湾东北部IS断面和东海中部PN断面上选取适当的纵剖面作为分界面,将以面分成东、西两侧,计算了界面两侧的海水交换星。结果表明:1.东海陆架区海水交换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穿插型”和“进退型”。2.参与分界面处海水交换总量的年平均是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黑潮水向陆架区输运量为0.58×106m3/s,陆架水向黑潮刚输运量为0.84×106m3/s;参与交换的总量为1.42×106m3/s.3.相对输运量计算结果表明;黑潮水对陆架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而陆架水对黑潮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小。
林葵陈则实郭炳炎汤毓祥
关键词:陆架水分界面
春季东海黑潮锋面涡旋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9
1995年
本文根据1992年春季东海黑潮锋面涡的专题调查资料,分析了黑潮锋面涡的基本形态以及它在陆架-黑潮水相互交换中的作用。其主要结果是:(1)在30°N以南黑潮锋面涡呈折叠波状,其倒卷暖水舌的厚度约50m,冷中心呈带状;(2)在锋面涡的卷挟下,陆架混合水被卷入黑潮中;(3)锋面涡经过的水域生物生产力明显增高。文中还比较了1988、1989和1992年三次春季观测到的屋久岛西侧海域的锋面涡旋形态,认为这里的锋面涡约以30cm/s;速度随黑潮东移,锋面涡舌已发展成暖丝结构。当暖丝西行抵陆架边缘后,它可能直接北上归入对马暖流,也可能在九州西侧海区演变成暖环。
郭炳火汤毓祥陆赛英孟凡费尊乐林葵李宝华
关键词:黑潮
吐噶喇海峡黑潮流速结构和流量的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利用1977-1991年日本“Kuroshio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Research”(KER)资料和日本气象厅海洋观测资料计算吐噶喇海峡的黑潮流速和流量。结果表明,海峡处黑潮主轴的平均核心流速为92.0cm/s,平均流量为周.1×106m3/s;揭示了吐噶喇海峡黑潮流速的多核结构和多股流动的突出特征。探讨了海峡中流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
林葵汤毓祥郭炳火
关键词:黑潮流速
黄、东海温盐跃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61
2001年
利用“中韩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和“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1 996年 4月 -1 999年 1月 )期间各季节 1 2 8°E以西的校正后的 CTD现场水文调查资料 ,对黄、东海温、盐跃层在 4个不同时期 (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 )的各特征值的分布特性及其季节变化作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 :( 1 )黄海底层显著冷水团的存在 ,使黄海以温跃层占绝对主导地位 ;东海的沿岸海区因受长江径流的影响则以盐跃层为主导。 ( 2 )温跃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其相联的上、下层水团的强弱。冷水团的存在是产生强跃层的根本原因。( 3)夏季东海区双温跃层从浙江近海到济州岛以南水域连成片 ,其分布范围恰好与冬季入侵陆架的黑潮水相一致。 ( 4 )长江冲淡水舌状盐跃层强度等值线在各季节的伸展情况反映了长江冲淡水在各季节的扩散情况 ,一年当中 ,其轴向先从南往北转 ,再从北往南转。 ( 5 )
邹娥梅熊学军郭炳火林葵
关键词:盐跃层特征值温跃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