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剂量羟考酮控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安全性及疗效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大剂量(≥1日150mg)奥施康定(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21例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组,25例轻、中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大剂量奥施康定(1日150mg~640mg)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剂量奥施康定(1日10mg~140mg)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5.3%和96.0%,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便秘占42.8%,其次是纳差、厌食、腹胀占33.3%,恶心及呕吐、嗜睡、头晕、排尿困难等分别占14.3%、14.3%、9.5%和9.5%,对照组便秘占32.0%,纳差、厌食、腹胀占16.0%,恶心呕吐、嗜睡、头晕、排尿困难等分别占12.0%、8.0%、4.0%和4.0%,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并没有随剂量加大而明显增加,同时临床疗效显著,总疼痛缓解率达95.3%,按个体化加大奥施康定剂量是治疗重度癌痛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肖吝生黄传钱林益匡连碧霞
- 关键词:重度癌痛安全性疗效
- 胸腹部肿瘤适形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对我科胸腹部及盆腔肿瘤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摆位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为外放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胸腹部及盆腔肿瘤患者30例,用真空垫加体膜固定,放疗前将移中心后的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上,第二周开始每周在模拟机下按治疗条件一起复位,采集校野图像,与移中心后保存在计算机上的图像配准,用"#"型界定器测量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由公式得出我科体部肿瘤放疗外扩PTV的理论边界X、Y、Z方向分别为5.08mm、6.73mm、4.52mm。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的分析确定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使治疗计划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 林益匡缪龙华张忠金
- 关键词:体部肿瘤摆位误差适形放射治疗
- 介入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2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肖吝生林江帆林益匡余秋凤
-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放疗治疗淋巴结转移率根治性放疗
- 21例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的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发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宁德市医院放疗科1999至2007年收治的局部复发软组织肉瘤患者21例的治疗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1例复发患者再次行扩大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放疗剂量DT66~70Gy,预后良好,随访无复发。结论复发软组织肉瘤患者行再次扩大切除后辅以术后放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 林益匡肖吝生賴红华
-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扩大切除术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对比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两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3DC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定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结果与常规模拟定位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照射中3DC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结论食管癌的适形放疗技术能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放疗治疗的适形度,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
- 徐宜武林益匡
- 关键词: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
- 不规则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计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种快捷、准确地计算不规则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A、B、C、D 4种方法计算不规则射野特定深度的百分深度剂量,由此得到的处方剂量与实测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A方法平均误差为3.67%,B方法平均误差为0.47%,C方法对规则挡块射野平均误差为0.24%,对不规则挡块射野的平均误差为0.69%,D方法平均误差为0.28%。结论 B方法在不规则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计算中,误差平均为0.47%,误差范围在±1%以内,精确程度符合要求,便于标准化操作。
- 徐宜武林益匡
-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百分深度剂量
- 诊断用多排螺旋CT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模拟定位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和调强放疗技术(IMRT)中模拟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诊断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设计放疗计划、确认后在X线模拟机下移治疗中心,治疗前在加速器治疗机复位并拍验证片验证后实施治疗。同时将移中心后第一次拍摄的前野(0°)和侧野(90°)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上,治疗后每周复位校野。放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照射野验证片及治疗期间每周在模拟机下复位校野图像与三维TPS的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RR)图像进行比较,头颈部误差<3 mm,体部误差<4 mm。60例患者中20例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总有效率为86.7%(52/60),放疗期间未见III-IV级毒副反应。结论在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中,利用诊断用多排螺旋CT模拟定位,同样能够提供精确定位,取得精确放疗的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肖吝生林益匡徐宜武
- 相同A点不同等剂量曲线后装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中A点相同,不同等剂量曲线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60Co后装机用梭形、椭圆形、柱形、扁梨形等剂量曲线相结合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优化方案治疗宫颈癌.结果218例宫颈癌治疗结果CR 165例,占75.69%;PR 47例,占21.56%;NC 6例,占2.8%.结论宫颈癌腔内治疗A点剂量3600~4000 cGy时,选择以梭形等剂量曲线为主,辅以扁梨形等剂量曲线,补充柱形、椭圆形等剂量曲线TPS优化的治疗方案,符合宫颈癌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原则.
- 林江帆林益匡陈玫陈雅珍
- 关键词:宫颈癌
- 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探讨临床效果。方法:样本人群需在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中选取,共计6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行希罗达单药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比例、临床总有效率、直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以及淋巴细胞减少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 武文娟林建芳林益匡徐宜武郑方静
- 关键词:晚期直肠癌希罗达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
- 血小板升高与肠癌肝转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小板水平升高是否与肠癌肝转移有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36例,采集相关临床、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指标等资料,按照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分为血小板正常组,大于300×109/L的血小板升高组。结果 CEA水平在血小板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血小板升高与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肝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发现血小板与大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β=0.282,p=0.001。结论 血小板升高与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是肠癌肝转移的一个危险因素。
- 黄传钱赖晓兰肖吝生林益匡
- 关键词:血小板大肠癌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