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怀宇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福建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教学
  • 5篇广告
  • 3篇实践教学
  • 3篇文学
  • 3篇广告学
  • 3篇广告学专业
  • 2篇应用型本科
  • 2篇语文
  • 2篇语文教学
  • 2篇散文
  • 2篇思维
  • 2篇情结
  • 2篇资产阶级
  • 2篇文教
  • 2篇乡村情结
  • 2篇小说
  • 2篇小资产阶级
  • 2篇阶级
  • 2篇回忆
  • 2篇广告专业

机构

  • 18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船政交通...

作者

  • 20篇林怀宇
  • 1篇周华清
  • 1篇张艳萍
  • 1篇张建凤

传媒

  • 6篇语文建设
  • 4篇东南传播
  • 3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华文文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新闻界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结构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认为广告学专业应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传播学、广告学、营销学、艺术与视觉表现、人文课程等5大课程群,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思维智能和行为智能,提高专业竞争力。
林怀宇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体系结构主义加德纳
虚实之间有真意——比对《山地回忆》与《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被引量:1
2008年
比对孙犁的《山地回忆》和《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会发现小说中有三处重要的虚构,一是对女性形象的美化,二是把战争时期的特殊生存状态改写为日常生活,三是设计了人物在建国后的重逢。这些虚构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和反差耐人寻味,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和创作倾向,也反映了时代和环境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林怀宇
关键词:《山地回忆》虚构乡村情结
应用型本科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型本科广告专业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广告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指导思想、内容体系和实施情况。
张建凤林怀宇
关键词:实践教学广告专业
撩人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新解被引量:2
2002年
林怀宇
关键词:《荷塘月色》内心世界艺术效果褒贬比喻
从山意象的变迁看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2006年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山意象往往意味着落后。山意象的这种含义不见于古典文学,显示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重大区别,说明了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的复杂和多元。
林怀宇
关键词:山意象
从小资形象的嬗变看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林怀宇
关键词:大众传媒小资产阶级
“十七年小说”中关于小资形象的想象
论文以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写作语境和文本入手,系统考察十七年间小资形象的历时性变化过程,揭示一体化意识形态对作家创作的巨大影响. 论文认为,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的政治身份呈现出两面性.小资的个人主义倾向...
林怀宇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语境
文献传递
对童心的误读——谈《我们家的男子汉》被引量:1
2004年
林怀宇
关键词:《我们家的男子汉》初一语文教学散文
试论和权诗歌的文化观念
2002年
和权诗歌中流露出强烈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明确的基督教意识 ,更有对诗歌创作活动和母语文化的自觉思索 ,“狼毫”和“木偶”两个意象的文化味意尤其值得关注。
林怀宇
关键词:诗歌文化观念
平和之美——论姚宗伟的散文风格
2005年
泰籍华人作家姚宗伟的散文具有平和之美,表达了生命体验,呈现出内心世界的圆融完满。这种美缘于他的叙述视角和创作心境,作者在追叙往事和描绘当下时,视角各有不同,而人生理想的实现、乡土意识的改变和宗教信仰的确立是作者获得平和心境的关键所在。
林怀宇
关键词:散文心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