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及常见的并发症。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甲襞微循环观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微循环检测方法。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 林小玲温志刚陈泰祺
-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循环检测微循环观测
- 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足溃疡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有糖尿病足,对照组无糖尿病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糖尿病足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MAP、FBG、PBG、TC、TG和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相关因素。
- 郑亮温志刚林小玲
- 关键词: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
- 江门地区甲亢患者碘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的碘营养水平。方法:分别对实验组201例甲亢患者及对照组180例非甲亢者进行尿碘测定。尿碘测定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结果:甲亢患者尿碘中位数为:354.0μg/L。对照组中位数为194.5μ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5,P<0.001)。结论:甲亢患者的碘营养水平偏高,应限制碘的摄入。
- 林小玲
- 关键词:碘尿碘甲亢
- 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n=60,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和罗格列酮组(n=60,采用罗格列酮治疗),统计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T水平与罗格列酮组相比明显较高,BMI与罗格列酮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体重改善更优,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改善更优。
- 林小玲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罗格列酮
- 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确诊2型糖尿
- 林小玲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组为已并发恶性肿瘤127例,对照组为未并发恶性肿瘤6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个人资料、糖尿病治疗情况。结果好发恶性肿瘤的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征:年龄≥50岁、男性、糖尿病病程≥10年、体重指数≥25 kg/m2、具有吸烟、嗜酒等不良嗜好、胰岛素治疗不规律、长期使用单一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自发病至各系统肿瘤病程平均为(149.8±14.81)月,各系统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男女之间各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其中肝癌、胰腺癌、肺癌、鼻咽癌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肠癌、乳腺癌、子宫附件肿瘤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与患者年龄、性别关系最密切,其中以年龄≥50岁、男性为高发人群。其次与患者饮食习惯、治疗方式也存在相关性。
- 郑亮林小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影响因素
- 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所有对象作甲襞微循环测定,参照田氏加权积分法计算积分。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明显高于无该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总积分是DR、DN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微循环异常。②甲襞微循环的异常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的情况。
- 林小玲温志刚陈泰祺
-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及生殖功能异常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殖功能、糖脂代谢紊乱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15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生活方式调整和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两组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停药随访半年,记录两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患者E2、T、FSH、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升高,其余指标均明显降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半年,研究组正常排卵率78.67%、建立月经周期率86.67%、妊娠率42.67%,均高于对照组的50.67%、60.00%、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可有助于调节患者生殖内分泌与脂糖代谢水平,改善患者妊娠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郑亮黎淑贞林小玲
- 关键词:生殖功能糖脂代谢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利拉鲁肽
-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培养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细菌常见类型及耐药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糖尿病足患者73例病灶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并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73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为80.8%;共得到70株菌株,革兰阳性(G^+)球菌32株(45.7%),耐药菌株22株(68.8%);革兰阴性(G^-)杆菌34株(48.6%),耐药菌株6株(17.6%)。糖尿病足D期患者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9.6%明显高于B期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9.07±2.18)%。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重视血糖控制、积极改善局部血运才能真正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
- 温志刚郑亮林小玲
- 关键词:糖尿病足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
- 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与意义。方法:以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经系统检查后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正常眼底组(NDR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正常蛋白尿组(NDN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和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甲襞微循环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2型糖尿病并发DR、DN、DPN、PAD的患者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高于无相应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甲襞微循环障碍,且并发DR、DN、DPN、PAD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情况更严重,临床上应尽早行甲襞微循环检测,以指导临床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
- 林小玲严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襞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