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宏毅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发光
  • 3篇先驱体
  • 3篇光致
  • 3篇光致发光
  • 2篇碳化硅
  • 2篇先驱体法
  • 2篇SIC
  • 1篇预烧
  • 1篇预烧结
  • 1篇熔融
  • 1篇熔融纺
  • 1篇碳硅烷
  • 1篇碳化硅薄膜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聚铝
  • 1篇聚铝碳硅烷
  • 1篇聚碳硅烷
  • 1篇抗氧化
  • 1篇空气环境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余煜玺
  • 4篇张冰洁
  • 4篇冯祖德
  • 4篇姚荣迁
  • 4篇林宏毅
  • 2篇李思维
  • 1篇张立同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先驱体法制备连续SiC自由薄膜及其发光性能
2009年
以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为先驱体,熔融纺出连续PCS自由原膜,并在190℃下对其进行1,2,3h和6h氧化交联,在900℃预烧及最终分别在1200℃和1300℃烧成,制得系列SiC自由薄膜。采用红外光谱、Raman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对薄膜进行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测量了薄膜的室温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连续SiC自由膜均匀致密,含有β-SiC微晶、无定形SiOxCy及C簇;薄膜在410~450nm范围内有较强的蓝光发射,1200℃烧结的薄膜随交联时间增加,发光强度增大;而1300℃烧结的薄膜的发光强度相对下降,且交联时间越长强度下降越明显。412nm发光峰可归结于C簇发光;而435nm附近的峰则是薄膜中富含的Si—O,Si—C等键中的缺陷态构成的发光中心,在β-SiC晶粒中电子受到激发与缺陷态产生辐射复合引起发光以及量子表面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姚荣迁冯祖德张冰洁李思维余煜玺林宏毅
关键词:聚碳硅烷先驱体法光致发光
一种发光碳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发光碳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碳化硅薄膜。提供一种发光碳化硅薄膜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制作成高温、高频、大功率、耐辐射等极端器件以及SiC集成电路、传感器等极端环境下工作核心光电子器件等的发光碳化硅薄膜的制...
冯祖德姚荣迁张冰洁余煜玺林宏毅
文献传递
空气环境下退火温度对连续SiC自由膜结构与发光特性的影响
2009年
采用熔融纺膜与先驱体转化法相结合制备出连续SiC自由薄膜,研究薄膜在1300,1400,1500℃温度下空气退火处理的氧化行为,以及退火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光致发光特性(PL)、硬度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C薄膜在1300℃具有较佳的抗氧化和发光特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抗氧化和发光特性略有降低,薄膜中无定型SiOxCy减少,-βSiC晶粒长大及游离碳增多,薄膜表面硬度与电阻率下降,表面惰性致密氧化层的生成保护阻挡氧扩散,从而有效减缓薄膜进一步被氧化。
姚荣迁冯祖德林宏毅张冰洁余煜玺
关键词:抗氧化退火温度光致发光
连续含铝SiC自由膜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自制喷膜装置对聚铝碳硅烷(PACS)进行脱泡处理、熔融纺膜,并对其进行氧化交联、高温预烧及高温裂解终烧可制得连续含铝SiC自由薄膜。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薄膜的形貌,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氧化交联后薄膜的结构变化,通过电子探针(EPMA)、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与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薄膜进行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采用光致发光谱(PL)对薄膜的光学带隙和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融纺膜法与PACS先驱体法相结合可制得均匀、致密的耐高温连续含铝SiC自由薄膜,室温下表现出了320~440nm宽谱带发光,其发光峰可分别归因于α-SiC和C簇,且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发光强度增大。
姚荣迁冯祖德张冰洁林宏毅李思维余煜玺张立同
关键词:聚铝碳硅烷先驱体法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