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国立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不全
  • 2篇心功能不全患...
  • 2篇型心
  • 2篇右室
  • 2篇右室流出道
  • 2篇右室流出道间...
  • 2篇预后
  • 2篇流出道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ST段抬...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间隔部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机构

  • 7篇莆田学院附属...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林国立
  • 3篇吴梅芳
  • 3篇蔡金明
  • 3篇吴国盛
  • 3篇许开祖
  • 2篇林丽明
  • 2篇黄梅女
  • 1篇王海蓉
  • 1篇曹建雷
  • 1篇吴珊
  • 1篇干学东
  • 1篇巢升平
  • 1篇熊世熙
  • 1篇龚斐
  • 1篇王艳炜
  • 1篇蒙程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统计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药敏结果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9例AIS患者中,22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72%。发生肺部感染的AIS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8株,以革兰阴性菌19株(67.86%)为主,按占比高低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8.57%)、铜绿假单胞菌(17.86%)、大肠埃希菌(14.29%)、鲍氏不动杆菌(7.14%)。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耐药率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与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介入治疗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均是AIS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是AIS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依据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并参考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吴珊林国立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肺部感染病原菌
急性心肌梗死血栓素蛋白1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中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分析其与不稳定斑块、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A组)、2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B组)、20名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C组)的血液标本中TSP-1水平。AMI患者均按照指南规范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结果:3组基线临床特征在性别、年龄、风险因素及服用药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入院时A组CRP、IL-6水平均高于C组,P<0.01,支持A组冠脉血管斑块处于不稳定阶段;入院时A组TSP-1水平(312±160)ng/L,高于B组及C组,P<0.05。术前准备阶段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TSP-1水平升高,3组较入院时分别增加(14±10)%,(22±15)%,(17±1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CI术或冠脉造影术后TSP-1水平变化显著,3组较入院时分别增加(55±21)%,(61±25)%,(56±19)%,均为P<0.01,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CI或冠脉造影术明显促进TSP-1释放。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TSP-1、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组及对照组,TSP-1升高与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药物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加TSP-1表达;PCI术后TSP-1表达显著增加,初步分析与PCI术操作本身、术中应用肝素钠针以及替罗非班等有关。
王海蓉巢升平干学东龚斐熊世熙曹建雷林国立蒙程王艳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斑块炎症因子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原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影响的比较
2016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apex,RVA)起搏和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fie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对缓慢型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①将80例符合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要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并且原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RVA起搏和RVOT间隔部起搏两组;②分析和比较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两组右心室电极导线心室起搏比率、电极阻抗、起搏阈值;③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心电图标准Ⅱ导联QRS宽度;④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心排指数(cI)、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与RVOT间隔部起搏组相比,RVA组心电图标准Ⅱ导联QRS波更宽(173.80±5.42vs118.35±3.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前2组LVEF、Tei、CI、E/A和dp/dt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VA起搏组LVEF、Tei、CI、E/A和dp/dtmax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25±5.34vs54.10±4.53;0.46±0.04vs0.49±0.04;2.86±0.54vs2.48±0.43;1.72±0.60vs1.24±0.43;1701.93±53.46vs1800.55±58.00)。与术前相比,RVO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27±4.39vs59.10±4.35;0.45±0.03vs0.44±0.05;2.88±0.39vs2.79±0.42;1.73±0.49vs1.71±0.49;1697.33±62.99vs1706.45±63.07)。结论对于原有心功能不全且需要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与RVA起搏相比,RVOT间隔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性左心室与右心室电一机械收缩活动,能避免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是一种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蔡金明林国立吴国盛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447例胃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电解质、容量负荷、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术后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患者左心室大小、EF值、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左心房大小、容量负荷、血钾、血钠、CRP、NT-pro-BNP、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左心房大小、容量负荷、血钾、血钠、CRP、NT-pro-BNP相关。
林国立许开祖吴梅芳蔡金明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心房颤动
血浆胱抑素C对冠心病的预后价值评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CysC)对冠心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3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0例,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ys-C浓度,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有9例患者(4.5%)出现终点事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以后,CysC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显著预测因子(10gCys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调整后OR1.70,95%CI1.51~1.94);相对于CysC最低第四分位数水平(〈1.8m班)患者,CysC最高四分位数水平(〉5.4mg/L)患者1年内发生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增加7.93倍(调整后OR值7.93,P〈0.001)。结论CysC能作为早期预测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心脏事件的一个独立的评价指标。
吴梅芳林丽明许开祖吴国盛黄梅女林国立
关键词:胱抑素C冠心病预后
载脂蛋白B/A、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B/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STEMI的患者1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无需植入支架的患者12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资料,分析发生STEMI的危险因素,并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HDL、LDL、LDL/HDL、Apo B/A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 B/A、LDL/HDL是患者发生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Apo B/A、LDL/HDL诊断发生STEMI的效能均较高。结论:LDL/HDL、Apo B/A与STEM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STEMI的预测指标。
陈文林国立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QRS时限对原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影响的比较
2016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对缓慢型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心室起搏比例均大于90%,并且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2例。按患者起搏时QRS波时限(paced QRS duration,p QRSd)分为两组,QRS波时限<180 ms的为A组(n=26),起搏时QRS波时限≥180 ms的为B组(n=26)。测量并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和术后3个月两个不同时期的血浆N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参数变化。结果:术前两组的NT-pro-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的NT-pro-BNP、LVEDD、LVESD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B组的LVEF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置入时、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起搏阀值、导线阻抗、R波高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并且需要安装心脏永起搏器的患者,RVOT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和术后心功能密切相关,p QRSd越宽,心功能越差。
蔡金明林国立吴国盛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右室流出道QRS波时限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2021年
分析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再灌注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入选患者分为微信组(n=147)与对照组(n=106),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心功能及短期预后差异。结果:1)微信组FMC2W、D2W时间均低于对照组,FMC2W、D2W时间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2)心功能:两组KillipⅡ、Ⅳ级无显著差异,微信组KillipⅠ级高于对照组,而KillipⅢ级、NT-proBNP低于对照组;3)短期预后:微信组住院期间及6个月心源性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能有效缩短STEMI患者FMC2W时间,降低院内心衰率、心源性死亡率,改善短期预后。
吴梅芳黄梅女陈曦许开祖林丽明林国立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短期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