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雁
- 作品数:23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7
- 2019年
- 传统的英语写作课堂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效果甚微。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从而使得"微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这种融合了任务型与自主型的教学方法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开辟了新路径,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 杨鸿雁
-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 基于教育戏剧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英语写作课上只注重写作相关知识(词汇、语法、句法)的讲解,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开发。这种教法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文章结合教育戏剧,提出体验式写作的开发途径,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身体力行,丰富个人情感体验,还能对学习经验进行不断的领悟和反思,增强自我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 杨鸿雁
-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育戏剧
-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随着自主学习概念的兴起,元认知学习策略开始受到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者的理想目标。目前,国内外已经很多研究证明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加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 杨鸿雁
- 关键词:元认知初中英语
-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实例探析
- 2012年
- 综合英语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应该结合英语教学的特色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口头表达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综合英语教学实例试图探析适合综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 杨鸿雁
-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法教学模式
- 遵义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的文本规范研究--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例
- 2023年
- 遵义红色文化外宣翻译在对外传播遵义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为进一步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外宣翻译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文本重构为目的,以遵义会议会址英译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遵义红色文化英译中存在的各类误译和错译,并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促进遵义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遵义红色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 杨鸿雁
- 关键词:红色旅游外宣翻译
- 遵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的培养及对西方文学文化的介绍,在传承中国红色文化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例,探讨红色文化引入英语课程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英语学科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英语教师政治素养薄弱、教材不配套、评价体系欠科学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索高校外语类课程引入红色文化的实现途径。
- 杨鸿雁
-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英语
- 将戏剧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从戏剧与教育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在实现个体发展和回归生命上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出发,分析将戏剧融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开展戏剧活动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带领他们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戏剧表演中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在角色中形成观察、学习和评价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从而实现阅读课堂真正的价值。
- 杨鸿雁
- 关键词:戏剧英语教学
-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语言与性别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语言与性别差异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由此,本文以性别语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两性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社会地位、社会文化、社会价值取向三方面探讨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从而为人们了解语言发展和性别的关系提供参考。
- 杨鸿雁
-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语言
-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引入戏剧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1
- 2016年
- 通过对国内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反思,从口语的重要性和戏剧教育的优势出发,将戏剧教育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并就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戏剧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旨在引起国内广大专家学者,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对戏剧教育的重视,从而将戏剧教育广泛运用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 杨鸿雁
-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戏剧教育英语交际能力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中英称谓差异
- 2012年
- 中国人在学习外语或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因中英称谓语的差异给实际交流带来困难。为了提高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必要了解中英称谓语差异,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藏在这些语言背后的社会原因。
- 杨鸿雁
-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