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素冰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2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化疗
  • 2篇患者血清
  • 2篇标志物
  • 1篇蛋白聚糖
  • 1篇血检
  • 1篇血检验
  • 1篇血凝仪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标志
  • 1篇乙肝病毒标志...
  • 1篇乙肝病毒血清
  • 1篇乙型

机构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作者

  • 10篇杨素冰
  • 3篇李志阳
  • 3篇张其超
  • 2篇胡树珍
  • 2篇李志阳
  • 2篇闵玲
  • 1篇申鸿卓
  • 1篇朱萧
  • 1篇崔书钟
  • 1篇潘东晓
  • 1篇王金龙
  • 1篇钟亮星
  • 1篇张相良
  • 1篇陈舒颖
  • 1篇丘熙廉
  • 1篇卢敏莹
  • 1篇杨凤啸
  • 1篇蔡杏珊
  • 1篇罗琼
  • 1篇陈土日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BV—DNA定量和HBV—M模式对我院3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大三阳检出率(96.1%)最高,其次为小三阳检出率(77.9%),再次为HBsAgf+1HBcAhf+K63.9%)。大三阳的检出率与HBV—DNA的含量同其他HBV—M模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和HBV—M模式的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早期的诊断。
李志阳杨素冰钟亮星
关键词:乙肝病毒标志物
血清HSP27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HCC患者血清中HSP27的含量,并结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平行检测。结果 HCC患者平均HSP2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HBV携带者。其中大/小肝癌组、或AFP阴性/AFP阳性HCC组与正常对照组、慢性HBV感染组及急性HB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肝癌组与AFP阳性的HBV感染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当HSP27与经典标志物AFP相结合检测HCC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大大提高。结论 HSP27可以作为HCC的早期血清学诊断的生物标志物。HSP27和AFP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减少误诊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王金龙胡树珍潘东晓卢敏莹李志阳杨素冰申鸿卓罗凯罗凯崔书钟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27原发性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人腺激肽释放酶2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腺激肽释放酶2(hK2)的检测对于前列腺癌(PCa)患者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25例PCa患者和2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25例健康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hK2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进行检测。另随机选取进行过根治性前列腺全切术的PCa组患者12例,检测并分析其手术前后hK2水平。该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建模处理。结果PCa组、BPH组和健康组的hK2水平分别为(75.5±24.5)ng/L、(23.3±5.8)ng/L和(22.2±3.56)ng/L,PCa组明显高于BPH组和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K2检测PCa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和78%,25例PCa患者术后的hK2水平[(34.4±10.5)ng/L]与术前[(80.2±24.5)ng/L]相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K2诊断PCa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检测特异度,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活检率,为患者的早期临床检测、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前景值得进一步挖掘。
萧结容闵玲杨素冰张其超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Glypican-3联合AFP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酸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10例肝病患者血清分为3组,其中肝癌患者42例,肝硬化患者24例,肝炎患者44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血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Glypican-3及AFP的表达水平。结果 Glypican-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AFP在肝细胞癌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余两组患者。Glypican-3与AFP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明显高于Glypican-3或AFP单项检测。结论血清中Glypican-3的表达水平对诊断肝细胞癌具有很高的价值,血清Glypican-3联合AFP检测可很大程度地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率。
李志阳李歆杨素冰丘熙廉
双链DNA测序检测白血病Flt-3和PTPN11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
2013年
目的使用双链DNA测序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白血病患者和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Flt-3和PTPN1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Flt-3和PTPN11高突变位点,并通过Sanger的酶降解测序法对扩增出片段进行测序,并与天然序列进行比对,总结白血病Flt-3和PTPN11基因突变特点,并计算不同位点突变频率。结果 0~<18岁患者中Flt-3和PTPN11突变频率明显高于18岁以上的患者(P<0.05)。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Flt-3和PTPN11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急性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P<0.05)。结论 Flt-3(14号外显子、14号内含子和15号外显子)和PTPN11(3、8和13号外显子)突变可能与0-18岁白血病患者和淋巴性白血病发生和进展相关。
李志阳杨素冰李歆罗琼郭敏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年龄
降钙素原鉴别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金标半定量法分析90例发热且已经微生物培养证明存在细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研究组)和30例非感染导致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PCT水平,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在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中,PCT的浓度为(10.25±1.45)ng/m L,而在非感染因素导致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中PCT浓度仅为(0.21±0.13)ng/m L。研究组PCT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高达85.6%,而对照组PCT阳性率仅为13.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CT诊断革兰阴性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6.6%、90.7%、88.2%;PCT诊断革兰阳性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90.7%、87.9%。PCT的检测结果回报时间约2 h,明显短于细菌培养+鉴定的时间48~72 h。结论 PCT水平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重要依据,从而为发热原因的早期诊断和抗生素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杨素冰张其超陈土日萧结容
关键词:肿瘤降钙素原发热
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以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研究分析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方法通过110次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研究分析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结果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凝血常规检测失控占比分别为凝血酶时间(TT)为23例(20.90%)、凝血酶原时间(PT)22例(20%)、纤维蛋白原(FIB)28例(25.4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VFF)37例(33.63%);引起失控的主要原因为试剂、仪器以及质控物操作方面。结论失控的主要因素在于试剂失效、检测光强度变弱以及检测仪器存在进样不准确现象等几个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标准合理化操作来避免和减少失控现象。
杨素冰李志阳陈舒颖
关键词:凝血检验
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血清中miR-409-3p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HIPEC)治疗后血清miR-409-3P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后血清miR-409-3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后血清miR-409-3p低表达量组中位生存期低于高表达量组中位生存期,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iR-409-3p可能成为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杨素冰张相良
关键词:胃癌预后
MicroRNA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Micro RNA100(mi 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并传代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以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提取细胞中的micro RNA,使用Real-time RT-PCR对mi R-100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采用非配对t检验对两种细胞中mi R-100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正常人乳腺癌细胞中,mi R-100表达量非常少,但在MCF7/ADM细胞中mi R-100表达明显上调,与MCF7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 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有机会作为一个乳腺癌耐药潜在的治疗、诊断靶点。
萧结容闵玲杨素冰张其超邓晓芳
关键词:MICRO阿霉素乳腺癌耐药
血清胱抑素C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问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6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1个疗程)和6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肌酐(Scr)和24h尿肌酐(Ucr),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清CysC水平(0.85±0.30)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1±0.06)mg/L;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1个疗程)血清CysC、Scr和Ccr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且化疗前、后血清CysC的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Scr、Ccr(P〈0.05)。结论血清CysC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早期肾功能损害监测的一项灵敏、可靠指标。
胡树珍杨凤啸杨素冰蔡杏珊
关键词:肾功能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