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小学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建构被引量:2
- 2011年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艺术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对现有的小学艺术师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培养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稳定的综合型小学艺术师资队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如何建构"规格+特长+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 杨桦
- 中德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比较研究
- 2010年
- 文章通过对中德两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模式、目标与要求、管理方式、时间安排、实习内容、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两者的共性与个性。并在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音乐教师教育的实际,提出了改革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对策,即转变观念,优化教育实习模式;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学生执教能力的培养;加强管理,建立大学和地方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完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
- 杨桦
-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育教育实习
- 论音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研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是个充满新意的课题,是新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民主平等,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起兴趣,诱发研究动机;重视问题,创设研究情境;放开手脚,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评价,激励研究性学习成果。
- 杨桦
- 关键词:音乐教学研究性学习
- 音乐学院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身授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的,是"活"的文化、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它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人类社会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针对音乐艺术院校如何做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思想观点和新的举措。
- 杨桦
- 关键词: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
- 论先秦音乐中“和”的意义及影响
- 2012年
- “和”在先秦音乐中具有奠基意义和创作上的理论指导意义,诸子百家对“和”虽有不同解释,但却无一不把“和”的理念作为音乐理论的基础。在音乐中,“和”既有类似于西方音乐中“和声”的技术层面意义,更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音乐理念。先秦时期大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把音乐中“和”的思想与治理国家联系起来,认为治理国家时不仅可以直接发挥音乐强大的教化作用,“移风易俗”、“调和人心”、还可以将音乐中“和”的理念借鉴到管理等其它领域。因此,先秦音乐中“和”的思想具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音乐理念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 杨桦
- 关键词:先秦音乐音乐思想
- 多元化评价在音乐教学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音乐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必修课,对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至关重要。文章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学生掌握音乐教学技能着手实施评价,形成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让评价更公正、客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杨桦
- 关键词:教学评价音乐教学论
- 丧俗仪轨与吹打乐文化研究——以重庆接龙吹打乐为例
- 2021年
- 在社会变革进程中,祭祀仪式的变迁由公共领域逐渐向私人空间侵蚀。在重庆接龙镇的传统丧葬仪式中,接龙吹打音乐行为显得极为谨慎而有定式。接龙传统丧葬仪礼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既有传统,也有现代。既有宗教,也涵盖世俗。在这个长期的历史人文语境中,接龙吹打经历了真正意义上市场风雨的洗刷,结出的是一颗在自然条件下尽情成长的硕果。
- 徐郭凌杨桦
- 关键词:吹打乐丧葬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