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下心脏移植术心肌保护的体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实践一种心脏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缩短供心冷热缺血时间;供血选用Stanford大学心脏移植保存液灌注、保存,术中续灌用含血冷晶体停搏液;用大剂量白蛋白和FDP来减轻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患者移植术后心功能Ⅰ级。结论此种心肌保护方法行之有效。
- 杨晟甘旭坤易云峰
- 关键词:心肌保护心脏移植体外循环
-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
- 2004年
- 易云峰甘旭坤鲁云敏陈道中杨晟陈亮胡超鲁斌沈丹荣宋笑清张蓉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扩张性心肌病围手术期处理
- 心肺移植1例的体外循环
- 2006年
- 杨晟易云峰胡超鲁斌陈亮宋笑清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肺移植
- 早期肠道内营养在严重胸部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早期肠道内营养(EN)在严重胸部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行早期肠道内营养,取同期的3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行早期肠道外营养(PN),并动态观察其白蛋白、淋巴细胞数(LC)、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血糖、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等变化。结果 伤后10天,EN组与PN组的白蛋白、LC、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伤后10天,EN组ALT低于PN组,分别为(35±4.7)u/L,(38±4.3)u/L,(P<0.05);EN组血糖也低于PN组,分别为(8.3±3.3)mmol/L,(10.4±3.5)mmol/L,(P<0.05);EN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低于PN组,分别为6.67%和26.67%(P<0.05)。结论 早期肠道内营养与肠道外营养具有同样的营养价值,但在保护肝脏、降低血糖、降低应激性溃疡等方面明显优于肠道外营养。
- 易云峰甘旭坤林村河杨晟张丙寅
- 关键词:EN血糖肠道内营养胸部外伤
- 胃镜检查后食管穿孔2例
- 2005年
- 杨晟易云峰胡超
- 关键词:食管穿孔胃镜
- 瓣膜病并心源性恶病质的体外循环管理
- 2006年
- 杨晟易云峰鲁斌宋笑清
- 关键词:体外循环瓣膜病
- 胸部创伤致胸壁巨大缺损的重建修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电击和爆炸伤致胸壁巨大缺损的重建修复及疗效。方法分析2例爆炸和1例电击致胸壁巨大缺损重建修复治疗的临床资料,2例用自体组织进行了重建,1例用钛网进行了重建。结果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恢复了胸壁稳定性。结论对伤口污染较重患者的一期胸壁重建,应尽可能采用自体组织作为修复材料;而对伤口污染较轻者,也可选择人造材料进行修复。
- 易云峰杨晟鲁斌陈亮叶峥嵘
- 关键词:胸部创伤胸壁缺损胸壁重建
- 胸部创伤致胸壁巨大缺损的重建修复
- 胸部创伤致胸壁巨大缺损重建的临床病历报道少见,用钛网对其修复重建的病例国内外未见报道。我院受治2例爆炸伤及1例高压电击伤胸部至胸壁巨大缺损并对其进行了重建。早期胸壁重建应尽可能采用自体组织对其修复。胸壁缺损只要位于中下胸...
- 易云峰杨晟鲁斌陈亮叶峥嵘
- 关键词:胸部创伤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 2005年
-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均接受手术治疗。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 ,风湿性心脏病 4例。术前均经抗菌治疗 2周以上。血培养阳性 2例 ,均为链球菌。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 6例 ,脾脓肿 1例。手术中清除所有病灶 ,同期瓣膜置换 6例 ,心内畸形矫治 1例。结果 术后死亡 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 1例、脑出血 1例及瓣周漏 1例 ,其他患者随访至今无心内膜炎复发 ,心功能改善。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 ,适时外科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易云峰甘旭坤林村河胡超杨晟鲁斌陈亮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脾脓肿术后死亡心内畸形瓣膜置换
- 1235例胸部交通伤特点及救治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易云峰甘旭坤杨晟林村河张丙寅
- 关键词: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