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哲
- 作品数:23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古代药食同源方剂用药特点初探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以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中药食同源物品为依据,结合相关中医古籍记载指导食疗药物实际运用。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养生部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相关药食同源药物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相应药膳食疗方剂,录入Access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的性味归经规律。结果:从药性看,平性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热性(温性、微温性)药(食)物;从药味看,甘味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辛味药(食)物;归经看,入脾、胃经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入肺、大肠经和肾、膀胱经。结论:古代食疗以平性药(食)物、甘味药(食)物、以入脾、胃经药(食)物使用最多。
- 翟烨王靖博窦海伟杨星哲杨玥
- 关键词:药食同源用药方剂性味归经
- 浅谈仲景之“糜粥自治”和“糜粥自养”被引量:2
- 2011年
-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糜粥自治"和"糜粥自养"两个方面,探讨了糜粥在临床中的妙用。
- 杨星哲
- 关键词:伤寒论
- 中医药国际化视域下中西医结合的求同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医药国际化背景下,从求同的视角,再一次思考中西医结合中为什么求同、求的是什么"同"、怎样求同,有利于在遵循存异求同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措施,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并弥补不足,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奠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 杨星哲
-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中西医结合求同
- 浅谈“同气相求”与“隐喻”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同气相求"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隐喻"是语言学上的概念,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将"同气相求"与"隐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杨星哲
- 关键词:同气相求隐喻中医
- 疲劳基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疲劳是指开展或维持随意活动过程中出现障碍的表现,既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又可作为多种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疲劳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疲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疲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能量损耗、代谢产物堆积、递质分泌失常、线粒体功能下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疲劳的基因学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基因表达谱研究为疲劳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有望给疲劳的发病机制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在疲劳的基因芯片研究中,信使RNA(mRNA)和微小RNA(miRNA)是常见的研究对象,而围绕某一具体信号通路对疲劳的基因表达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疲劳有效调控靶点的探索较少。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奖励和抑制作用的功能失调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分别作为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的主导物质备受关注。GABA和DA主导的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维持平衡则机体无疲劳感,而平衡一旦被打破,则疲劳感形成。同时,DA和GABA受体还可通过调控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来影响机体的疲劳感。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有望深入揭示疲劳的发病机制。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检测疲劳人群和正常人群中GABA/DA信号通路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该文对和疲劳相关的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总结归纳,为从基因学研究角度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 杨星哲李峰吴凤芝李杰徐一菲王雪娇王若冲何青鋆谭丽博
- 关键词:基因
- 略论经方的整体观
- 2013年
- 从整体观的视角考量经方,认为经方源于整体观,整体观对于把握经方之旨、谙习经方之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仲景在整体观基础上,丰富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扩大了主治范围,打破了一方一病的经方传统,使经方更丰富更完善。第二,整体观使经方理论注重事物的相互联系,这种思想赋予了经方理论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模式。只有把握了整体观,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方的理论精髓。第三,仲景医方理法方药交融贯通,被誉为"方书之祖",也是中医理论的集中体现。注重整体是经方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医者在运用经方时所必须要把握的。
- 杨星哲
- 关键词:经方整体观天人合一
- 叶天士胃阴学说与脾胃分治思想初探被引量:19
- 2013年
- 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叶天士在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的观点,特别是胃阴学说的提出,开创了医界之先河。叶天士创立的胃阴学说是对前代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与仲景脾胃学说关系密切,不但用其理、法,也采其方药施于临证,其形成深受仲景学说的影响,拓宽了后世医家治疗脾胃病和从脾胃论治各种疾病的临床思路,堪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古的典范。
- 杨星哲
- 关键词:叶天士胃阴学说脾胃思想
- 一种便于操作的手疗笔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手疗笔,包括端盖、笔管、空腔、固定管和活塞,所述笔管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笔管上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塞上表面连接有贯穿所述端盖上表面的连接杆,...
- 王若冲李峰王雪娇邵奇杨星哲徐一菲李杰于佳慧何青鋆
- 文献传递
- 温病湿热证与免疫分子调控机制的关系管窥
- 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与免疫学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密切相关,从免疫学分子调控机制的视角,探讨温病湿热病因病机,属于温病系统病机中的三焦辨证范畴。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的基点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相结合。证候则体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不同...
- 杨星哲
- 关键词:温病湿热证免疫AQPS核因子NF-ΚB
- 文献传递
- 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管窥
- 2013年
- 温法与补法,同属中医治疗疾病"八法"的重要内容,二者结合用之,即为温补法。损容性病症为中医美容学上的概念,脏腑气血虚是损容性病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此为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的理论基础。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辨证属脏腑气血虚损者效果显著,有较广阔的运用空间和实践价值。
- 杨星哲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温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