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明

作品数:97 被引量:2,031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3篇斑岩
  • 36篇矿床
  • 32篇成矿
  • 29篇铜矿
  • 26篇斑岩铜
  • 26篇斑岩铜矿
  • 22篇冈底斯
  • 21篇地质
  • 17篇流体
  • 16篇岩浆
  • 13篇驱龙
  • 12篇同位素
  • 12篇矿带
  • 11篇地质学
  • 10篇碰撞造山
  • 10篇斑岩型
  • 9篇锆石
  • 9篇西藏冈底斯
  • 9篇流体包裹
  • 9篇包裹体

机构

  • 90篇中国地质科学...
  • 28篇中国地质大学...
  • 27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国家地质实验...
  • 8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石家庄经济学...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作者

  • 96篇杨志明
  • 43篇侯增谦
  • 18篇田世洪
  • 17篇宋玉财
  • 16篇谢玉玲
  • 16篇杨竹森
  • 15篇曲焕春
  • 13篇刘云飞
  • 11篇李振清
  • 9篇刘英超
  • 9篇杜等虎
  • 7篇许博
  • 7篇王召林
  • 7篇李政
  • 7篇张洪瑞
  • 5篇徐九华
  • 5篇袁忠信
  • 5篇周利敏
  • 5篇李秋耘
  • 5篇李光明

传媒

  • 28篇矿床地质
  • 13篇岩石学报
  • 9篇地质学报
  • 5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国地质
  • 2篇2014年中...
  • 2篇2016中国...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8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冈底斯中段南木切地区岩石学特征
南木切地区位于冈底斯构造复合岩浆带中部,分布着的二长花岗岩,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和钾长石巨晶二长花岗岩,分别对各种岩石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许博杨志明刘云飞杜等虎曲焕春
关键词:花岗岩矿物成分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床多期流体演化与成矿的流体包裹体证据被引量:50
2005年
通过对王龙斑岩铜矿石英斑晶、辉钼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及包裹体中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矿化斑岩石英斑晶中发育多期流体包裹体。斑晶中除流体包裹体外尚可见少量熔体包裹体,与斑岩期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以中高温(200~537℃)、高盐度(29.6~44.7 wt%NaCleq)为特征,与粘土化蚀变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以低温、富 Ca 为特征,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与高盐度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显示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特征。温度、压力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斑岩型矿化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斑岩期流体与浅成低温热液期流体形成于统一的流体系统,为同源演化结果。
谢玉玲侯增谦徐九华杨志明徐文艺何建平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流体演化
始于沧海,成于桑田——揭秘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因
2022年
位于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拥有世界屋脊的美名,是每个地质迷及旅游爱好者魂牵梦绕的地方,其壮丽迷人的自然景观及独具特色的藏区文化,使其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去过布达拉宫的人,可能会对殿内色泽艳丽的千年壁画印象深刻;相信大多数人会很好奇.
杨志明谢乐天
关键词:斑岩铜矿旅游胜地自然景观
川西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带岩浆碳酸岩的地幔源区特征——Pb-Sr-Nd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8
2006年
对形成于大陆碰撞带内的川西碳酸岩进行了详细的Pb-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川西碳酸岩具有非常负的ε_(Nd)值(-3.2~-18.7)和高的(^(87)Sr/^(86)Sr)_i值(0.706020~0.707923),以及较宽的^(207)Pb/^(204)Pb值(15.362~15.679)和^(208)Pb/^(204)Pb值(38.083~39.202)的特征,明显不同于世界上由非造山作用形成的碳酸岩。它们的Sr-Nd、Pb-Pb、Sr-Pb和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大多数碳酸岩来源于EMⅠ与EMⅡ之间的一种混合地幔,与元古宙不同质量比的深海/陆源沉积物和下覆的似MORB由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的再循环有关,而少数碳酸岩则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结果。此外,通过动力学背景分析可以得出,富集地幔EMⅠ与EMⅡ之间的熔融产生了川西碳酸岩以及同时代的富钾岩浆岩,这种熔融可能是由于印度大陆板片与扬子大陆板片俯冲引起的新生代软流圈物质的上涌产生的,并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始新世—渐新世分界线的从转换压扭变形向转换张扭变形的转变过渡的构造背景下。
田世洪侯增谦袁忠信谢玉玲费红彩尹淑苹衣龙升杨志明
关键词:地幔源区特征动力学背景
伊朗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位于伊朗南部,是特提斯带中最大的斑岩型矿床。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中,该岩石具有高Sr/Y和La/Yb比值的特征,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3~11Ma,蚀变岩K-Ar年龄为12.5Ma。矿体分为表生矿带和原生矿带两部分,与表生矿带有关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和高岭土;原生矿带蚀变具有明显的环带分布特征,从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绢云岩化、青磐岩化。矿石品位在浅部和深部有较大差异,浅部表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1.99%,而深部原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0.89%。成矿物质源自岩浆系统,富含金属物质的岩浆流体沉淀形成含矿脉体,造成围岩钾化蚀变;大气降水的加入形成绢云岩化及更富放射性铅的硫化物。后期地表氧化造成铜和钼金的进一步富集。
张洪瑞杨志明宋玉财
关键词:矿床地质矿床成因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被引量:302
2006年
许多古老造山带的碰撞造山过程,因从晚碰撞向后碰撞的转换,既不清楚,又难以界定,常被分为碰撞和后碰撞2个阶段。文章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的3段性,由此将碰撞造山过程分为主碰撞(65-41Ma)、晚碰撞(40-26Ma)和后碰撞(25-0Ma)3个阶段。其中,晚碰撞造山作用发生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持续汇聚和SN向挤压背景之下,以陆内俯冲、大规模逆冲推覆、走滑断裂系统的发育为特征,导致了区域尺度的地壳缩短及藏东富碱斑岩和碳酸岩一正长岩、藏北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大规模产出。晚碰撞期成矿作用强烈发育,主要集中于高原东缘的构造转换带,成矿高峰期集中于(35±5)Ma。现已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有关的斑岩型Cu-Mo(Au)成矿事件,形成著名的玉龙斑岩铜矿带(40~36Ma);②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有关的REE成矿事件,在二叠纪攀西古裂谷带内发育勉宁-德昌喜马拉雅期REE成矿带(41~27Ma);③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有关的热卤水型Pb-Zn-Ag-Cu成矿事件,集中产出于兰坪盆地,形成大型Pb-Zn-Ag矿集区(40-30Ma);④与大规模剪切系统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形成著名的哀牢山大型Au矿带(63~28Ma)。晚碰撞成矿作用主要发育于陆内转换造山环境,受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控制,受控于统一的深部作用过程,与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幔源或壳很混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晚碰撞转换成矿模型。
侯增谦潘桂棠王安建莫宣学田世洪孙晓明丁林王二七高永丰谢玉玲曾普胜秦克章许继峰曲晓明杨志明杨竹森费红彩孟祥金李振清
关键词:地质学动力学背景深部过程造山带青藏高原
西藏冈底斯南木切新生代花岗岩混合作用——以暗色铁镁质包体岩相学为例
许博杨志明
关键词:冈底斯岩浆混合暗色微粒包体
PIMA在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热液蚀变矿物识别中的应用
2012年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独特的蚀变类型,其低温矿物组合复杂多样。在野外工作中,尤其是粘土化蚀变矿物种类繁多,很难用肉眼识别。通过便携式短波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对西藏弄如日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三种主要矿石类型进行分析,矿床的粘土化蚀变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白云母+文石。表明PIMA分析能够快速有效的判定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热液蚀变矿物组合,这对于指导野外蚀变填图,快速圈定矿体蚀变分带,通过蚀变热液类型及大小来初步判断矿体规模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云飞谢玉玲杨志明李应栩杜等虎
关键词:PIMA热液蚀变矿物组合
碰撞型斑岩铜矿中氯的来源及演化研究展望
2023年
斑岩铜矿作为一种岩浆热液型矿床,其形成过程与Cu在熔体与流体间的迁移密切相关。而大量研究表明Cl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岩浆中Cl含量的高低或直接决定了岩浆的成矿潜力。俯冲型斑岩铜矿成矿所需的Cl主要来自于俯冲大洋板片,而碰撞型斑岩铜矿形成时则缺乏洋片俯冲,因此其Cl的来源尚不确定。为了进一步推进对上述科学问题的探究,文章总结了常见含Cl岩浆矿物的富Cl特性及岩浆Cl逸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利用磷灰石估算了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岩浆中的Cl含量;计算了新生下地壳角闪石与熔体间Cl和OH的交换系数,以此对冈底斯碰撞型斑岩铜Cl的来源进行讨论。研究显示:(1)成矿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的磷灰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中的Cl含量可以指示岩浆或流体中的Cl逸度;(2)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矿岩浆Cl含量明显低于俯冲型斑岩铜矿;(3)冈底斯出露的新生下地壳作为弧岩浆固结的产物,其中的角闪石可能继承了弧岩浆的高Cl含量特征;(4)印度陆壳俯冲过程中诱发地幔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超钾质岩浆可能含有较高的Cl含量。同时,幔源超钾质岩浆的加入将促进成矿岩浆中角闪石的大量结晶分异,有利于Cl在残余熔体中富集。
周怿惟杨志明杨志明
关键词:斑岩铜矿
岩浆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及在斑岩矿床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斑岩矿床是全球铜钼的主要来源,其形成与中酸性岩体的浅成侵位有关。斑岩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与斑岩体成矿潜力判别,一直是新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作为中酸性岩体中最常见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近年来在岩浆作用与斑岩成矿作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这是得益于近年来以LA-ICP-MS为代表的原位分析技术的快速进步及普及,使得精确获取矿物组分信息、特别是微量组分信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锆石和磷灰石的化学成分中蕴含丰富的成岩成矿信息,包括年龄、温度、氧逸度、含水量、S和Cl含量等,综合这些指标可以揭示岩浆-成矿演化规律及精细过程。为此,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锆石和磷灰石约束斑岩矿床形成过程及成矿潜力评价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特别是在判断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反演母岩浆成分、区分矿床类型、示踪成矿流体来源、揭示流体交代作用与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评价矿床剥蚀与保存情况等方面的进展;同时也梳理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锆石和磷灰石在斑岩矿床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李华伟杨志明
关键词:锆石磷灰石斑岩矿床氧逸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