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莉丽
- 作品数:32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省级气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我见被引量:1
- 2018年
- 气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现代气象业务飞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气象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全方位气象服务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省级气象事业单位虽然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但仍存在资产闲置,利用率低、管理规范程度不高等现象。本文结合省级气象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提出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希望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 张黎李萍巨菲杜莉丽
- 关键词:气象
- 陕西近5年决策气象质量及效益评估
- 2015年
- 采用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和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CSIWS模型,对陕西近5年来的决策气象质量、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陕西决策气象服务综合质量评分总体稳定在7.5分以上,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稳定在93%以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109.4人降低至47.7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3.8%下降至1.5%,说明陕西决策服务工作整体具有较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服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减轻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指导各地今后更好地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而更好地发挥决策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效益。
- 吴林荣杜莉丽冯蕾刘环刘金晶
- 关键词:决策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 基于SPI的山西省1972—2012年春夏干旱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利用山西省50个气象站1972—2012年春季和夏季降水量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从山西省整体干旱趋势、干旱面积变化趋势、干旱强度变化趋势、干旱持续时间特征和干旱空间变化等方面,研究了山西省近40年的春季夏季干旱特征,同时结合玉米产量资料,揭示了SPI指数表征干旱特征的优势。结果表明,春季SPI呈增大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5·10a^(-1),有湿润的倾向,干旱强度和干旱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72—1981年山西省春季平均干旱面积为42%,而近10年为26%,表明山西省春季干旱程度有减轻趋向,但区域性或持续性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因此,春季的干旱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夏季SPI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4·10a^(-1),有干旱的倾向,但干旱强度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55·10a^(-1);1972—1981年夏季平均干旱面积为11%,而近10年上升到14%,但较少出现区域性或持续性干旱事件。夏季干旱特别是中等以上强度的干旱显著影响玉米产量,而春季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SPI值与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要高于降水量,表明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标的干旱分析在农业生产方面更具指导意义。
- 郭伟李莹杜莉丽
- 关键词:SPI干旱特征玉米产量
- 2021年陕西极端秋雨事件环流特征及成因
- 2023年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88项环流指数资料、陕西省10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 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1年陕西极端秋雨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持续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陕西出现了长达52 d的秋雨事件,秋雨出现早、结束晚,呈现自北向南增多的空间分布特征,较气候态降水量异常偏大;500 hPa高度场距平在中高纬“东高西低”的环流分布形态和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地区的显著负异常区,有利于引导高空槽底部分裂冷空气南下;低纬度异常偏强、偏西、偏大的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外围暖湿气流向西北地区东部输送水汽和能量;850 hPa风场上东北地区东部存在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引导偏东路径的冷湿气流与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充沛暖湿气流在西北地区形成水汽汇,造成陕西降水偏多;陕西持续位于40°N的高空急流入口区南侧,具备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有利动力条件;稳定维持在105°E~110°E的θse能量锋区,多次受弱冷空气侵入,是导致秋雨中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
- 马晓华杜莉丽黄少妮韩洁郭莉
- 关键词:环流特征高空急流假相当位温
- 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在一次陕西极端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探讨加入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GWDO)后对2013年陕西入夏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雨过程的模拟能力和地形影响下强降水的形成机制。本次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涡配合的有利形势下形成的,秦巴山区的地形作用对本次暴雨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引入地形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后,模式对关中大暴雨中心的模拟能力有所提高,强降水落区及量级与实况更为接近,较为有效地改善了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的模拟。在引入地形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后,这一地区环流进行调整,有利的水汽条件和对流不稳定配合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影响关中地区强降水的重要因素。该参数化方案对陕西暴雨预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对陕南的暴雨区模拟还具有较大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改进。
- 井宇徐娟娟杜莉丽王建鹏
- 关键词:地形影响
- 2019年陕西汛期暴雨预报检验评估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 李明娟井宇王瑾杜莉丽
- 关键词:暴雨
- 简析气象部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
- 2019年
- 通过引入职业生涯管理等概念,结合陕西省气象台等气象部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其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气象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提出了建议。
- 张黎李萍巨菲杜莉丽
-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
- 陕西决策和应急气象服务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总结分析了陕西省气象局减灾服务中心成立五年来,在探索实践具有陕西特色的"小实体·大网络"决策和应急气象服务机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在决策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深入推进决策应急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抓好基础核心业务、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及技术支撑能力提升等工作,努力向综合性气象防灾减灾方向发展,全面推进陕西公共气象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 吴林荣李美荣杜莉丽冯蕾刘金晶韩飞
- 关键词:决策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
- 全球变暖背景下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陕西省99个国家站1979-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以及相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并对全省典型地区进行水汽追踪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陕北中部、关中中东部极端降水为增加的趋势,通过REOF分析并计算得到陕北、关中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分别为0.36 mm·a^(-1),0.35 mm·a^(-1),陕南极端降水变化趋势最小为0.11 mm·a^(-1)。夏季影响陕西省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支路径,北支水汽来自欧亚中高纬地区,东支水汽主要来自内陆的江河流域,南支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此外,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在2005年后增多是大气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气高层辐散增强有利于上升运动,大气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西伸北抬造成外围水汽更容易进入内陆,蒙古反气旋南侧的异常东风和低层的异常东南风更有利于水汽进一步向西北地区输送。
- 杜一博李双双冯典肖贻青陈小婷黄少妮杜莉丽
- 关键词:极端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陕西关中两次霾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边界层特征和扩散条件等方面对2013年和2016年两次持续性霾重污染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2013年过程和2016年过程在500hPa高空上分别为阻塞环流型和纬向环流型,关中地区受偏西气流影响、地面气压场较弱、大气层结均比较稳定;②2013年过程西安贴地逆温层顶高度低、相对湿度大、气温低、不利于大气垂直湍流交换,污染物容易堆积,这也是2013年过程比2016年过程重污染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的原因之一;③两次过程西安平均风速均小于2m/s,具有显著的低风速特征,且东北风为其主导风向。持续东北风引起上游污染传输和低风速导致的本地污染累积是造成2013年过程污染浓度更高的重要因素;④2013年过程结束是受强冷空气影响,来自高空的干洁大气下沉到地面,置换了边界层的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而2016年过程是受高原槽东移影响,雨雪天气的沉降作用使得霾消散。
- 黄少妮孟金平杜莉丽刘慧
- 关键词:重污染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