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3篇微创
  • 3篇高血压
  • 2篇知情
  • 2篇知情同意
  • 2篇室速
  • 2篇顽固性
  • 2篇顽固性室速
  • 2篇微创技术
  • 2篇微创技术治疗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静脉注射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梗塞
  • 2篇胺碘酮
  • 2篇胺碘酮治疗
  • 1篇多系统
  • 1篇多系统损害

机构

  • 13篇内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杜林
  • 5篇曾勇
  • 4篇林德智
  • 3篇邓敏
  • 2篇倪卫
  • 2篇李华英
  • 2篇余秀
  • 2篇邓梅
  • 2篇张晓东
  • 1篇韩志伟
  • 1篇谢英
  • 1篇送远明
  • 1篇周立
  • 1篇郑远明
  • 1篇杨绍容
  • 1篇吴克礼
  • 1篇廖雪梅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七次全国心...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速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 2 3例顽固性室速(VT)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 ,观察心律失常的改善。结果 :VT转为窦性心律 2 0例 (86 9% ) ,1 5例患者(65 2 % )在 2 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 ,72小时累计 86 9%。 3例发生血压降低、窦性停搏的不良反应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在持续心电监护和严密观察下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室速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
林德智张晓东倪卫杜林送远明
关键词:静脉注射胺碘酮顽固性室速疗效安全性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压调控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杜林曾勇邓梅余秀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血压调控
脑梗塞合并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和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将487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心房纤颤组和非心房纤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7例脑梗塞患者中,心房纤颤组64例,非心房纤颤组423例。心房纤颤组意识障碍发生率73.4%,运动障碍发生率91.1%,P<0.01,均显著高于非心房纤颤组。心房纤颤组反应性高血糖、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也均高于非心房纤颤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失语、偏盲在两组没有差异。结论心房纤颤是脑梗塞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脑梗塞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杨绍容杜林
关键词:脑梗塞心房纤颤
人文关怀品质对规培生知情同意告知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探讨规培生人文关怀品质对知情同意告知行为的影响,自行设计规培生人文关怀与知情同意行为调查问卷,对川南地区某市90名即将进入规培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规培生医学人文教育经历是影响人文关怀知识的重要因素(r=0.412),人文关怀品质与知情同意告知行为相关(r=0.5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针对规培生开展人文知识与技能培训,开设知情同意告知人文关怀模拟演练来提高规培生的临床实践人文技能,缓解医患矛盾,和谐医患关系。
邓敏罗玲艳杜林
关键词:知情同意
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 5 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13例同时加用降纤酶治疗。结果 有 9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脑出血。结论 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可能与药物合用、高血糖。
曾勇杜林邓梅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治疗继发脑出血尿激酶降纤酶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至2005年出院的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139例,感染率为20.5%。病原菌以G-菌为主(62.3%),其次为G+菌(19.4%)和真菌(18.3%)。G-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体外药敏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较敏感,G+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福平等较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和制霉菌素较敏感。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脑出血量、假性延髓麻痹、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有关。结论肺部感染是急性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造成病情加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应该护理到位,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杜林韩志伟
关键词:肺部感染药物敏感试验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003年
杜林曾勇林德智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内江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医师医学人文素养与知情同意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医学人文素养与知情同意告知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临床医师进行医学人文素养和知情同意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师年龄、医学人文教育、家庭关心、社会关心与医学人文素养呈正相关(r=0.238,0.212,0.230和0.382)。临床医师医学人文素养与知情同意告知中人文关怀行为呈正相关(r=0.596)。结论:医学人文素养是临床医师人文关怀行为的基础,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并在临床实践中加强锻炼。
邓敏杜林李华英罗玲艳谢英
关键词:临床医师知情同意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2007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单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5例(32.6%),单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45.7%),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0例(21.7%).结果 本组46例,死亡8例,存活38例,存活率82.6%,随访2~6个月,以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Ⅰ级)9例(23.7%),轻残(Ⅱ~Ⅲ级)23例(60.5%),重残(Ⅳ~Ⅴ级)6例(15.8%).结论 合理选择使用YL-1型针穿刺血肿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这一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杜林曾勇周立余秀廖雪梅吴克礼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积血微创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粉碎血肿 ,尿激酶、肝素液化血肿引流技术 ,治疗幕上出血量 >3 0ml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5 6例 ,并与同期住院的非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5 6例对照 ,两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伴发症具有可比性。结果 手术组较非手术组死亡率明显降低 ,2~ 6个月后完全恢复率 (ADL1)、日常生活自理率 (ADL1 3 )明显提高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结合纤溶技术治疗幕上出血量 >3 0ml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创伤小 ,痛苦轻 ,疗效显著。
杜林林德智曾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纤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