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彩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病人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被引量:7
- 2008年
- 总结7例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对5例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适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神志、面色、呼吸频率及深度,遵医嘱抽血做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其报告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氧流量及吸氧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对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保持输液通畅,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尿色及24 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局部红肿,穿刺侧肢体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发生扭曲或脱出;对3例并发胰性脑病的病人,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耳鸣、复视、谵妄、语言障碍及肢体僵硬、昏迷等表现,加强安全护理,预防皮肤及口腔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母体痊愈5例(剖宫产3例,引产2例),婴儿成活3例,2例母婴均亡。
- 李丽杜彩梅
- 关键词:妊娠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护理
- 信息化助力陪送中心派工流程优化的实践与成效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基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陪送中心现状的HIS电子预约应用模块,通过规范预约,优化陪送中心派工流程,确保患者陪送、陪检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方法:根据患者陪送、陪检需求类型设计不同的预约陪送、陪检申请表单,护士根据患者需求在护士站HIS中申请服务,陪送中心根据预约有计划的派工完成工作,实施前后对患者满意度、投诉、员工人工预约检查单、接电话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应用HIS电子预约应用模块以来,患者满意度由91.9%提高到97.4%,护士满意度由90.7%提高到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诉数量减少,员工人工预约检查单、接电话数量明显减少(P<0.01)。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员工绩效更加合理。结论:通过陪送电子预约模块的应用,降低了陪送中心人力成本,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 范英杜彩梅徐静李莉杨益
- 关键词:信息化
- 陪送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和改变排班模式的调查研究
- 2016年
- 目的:加强医院外勤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医院节约人力资源。方法:通过3个月的调研,对陪送中心原有工作模式进行改革,观察改革效果。结果:改革后,各项考核指标均显著提升。结论: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后,陪送中心员工人员数量减少,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人力成本降低。
- 杜彩梅栾美君卡丽毕努尔.力提甫
- 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肩袖修复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肩袖修复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4、12、24、48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48 h比较,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用量、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研究组疼痛宣教满意度、疼痛干预及时率满意度、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可减轻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马梅荣杜彩梅张远李佳雪刘阳
- 关键词: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
- 2型糖尿病966例患者神经病变分析及护理探讨
- 2010年
- 刘庆军王淑霞杜彩梅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护理方案病变分析心理状态流行病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分析及健康教育探讨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系糖尿病(DM)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导致患者死亡,DKA不但给DM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因多次住院抢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些DM患者一年曾多次出现DKA,不得不一...
- 杜彩梅刘庆军
- 文献传递
- 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8
- 2009年
- 杜彩梅吴星李丽
-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穿刺插管毒性药物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导入
- 夜间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8
- 2008年
- 分析2005年3月—2008年5月9例发生在夜间熟睡后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有:病理、生理因素,器质性病变,用药不当,饮食、运动不当。护理对策:(1)对生理病理因素引发的夜间低血糖昏迷,掌握低血糖的高危征象,如病程长,伴有较重自主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冠心病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近期未监测血糖者等,对此类高危人群列入重点交班及观察对象,密切监测夜间血糖。(2)对药物因素引发的夜间低血糖昏迷,指导患者在饭前30 min服用第1代磺脲类降糖药;对于夜间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患者,护士在凌晨6:00左右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对于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指导患者保证注射剂量准确。(3)对饮食运动因素引发的夜间低血糖昏迷,耐心指导其计算出每日机体所需的热量,每日应最低供给150-250 g主食,在不进食或进食很少的情况下,应减药量;指导患者避免过量运动、空腹运动。(4)对B细胞瘤所致夜间低血糖昏迷,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量多餐,白天每2~3 h进餐1次,夜间睡眠3-4 h后叫醒患者加餐,以预防低血糖昏迷。
- 杜彩梅李丽刘庆军
- 关键词:低血糖昏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