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全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主题

  • 4篇战争
  • 2篇鸦片
  • 2篇鸦片战争
  • 2篇中国近代史
  • 2篇晚清
  • 2篇辛亥革命
  • 2篇军事
  • 2篇甲午战争
  • 1篇新论
  • 1篇鸦片贸易
  • 1篇洋务
  • 1篇洋务运动
  • 1篇洋务运动时期
  • 1篇战役
  • 1篇整治
  • 1篇政治
  • 1篇政治体制
  • 1篇中国近代史教...
  • 1篇中国近现代史
  • 1篇收归

机构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李英全
  • 2篇吴迪
  • 2篇齐远飞
  • 1篇关伟

传媒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近代史学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近代史教学三个重要环节和理论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大学本科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教学是基础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教材无论是在史实构建还是在理论总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就大学本科生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展开探讨,认为导入环节是起点,它可以诱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产生对教材新知的学习欲望,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内涵。历史事实的构建是主体环节,在每一章的历史构建中,不能只突出政治和军事,更要突出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的内容,也不能忽略对外关系等内容。理论环节是创新,是重点,是对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历史活动。不同时间段的历史规律,总结出的理论和经验启示。晚清七十年的历史表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是大势所趋。
李英全吴迪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
守势与攻势: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出兵朝鲜的军事战略
2020年
朝鲜战场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入朝作战前,清廷没有明确的作战方针和计划,在未获得制海权的情况下先使陆军集中于平壤,是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朝鲜当局完全违背中国利益把中国拖入对日战争。清军如果在镇压东学党后撤出朝鲜,可以避免更大的麻烦和冲突。清政府并不具备实施“南北夹击”汉城(今首尔)日军的条件,正确的军事战略是陆军取守势,海军取攻势。
李英全王玉
关键词:甲午战争军事战略
1932年轮船招商局收归国营案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轮船招商局于1932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收归国营”,是为该局经营体制的第二次重大变革。在将招商局收归国营的过程中,该局的主管人员、隶属关系以及决定其“命运”的行政主官几经变换,十分混乱。在这种多头乱政、头绪纷繁的复杂面相背后,实质上是国民党高层各派之间权力的相互颉颃,及其与私人利益的纠葛。通过对此次轮船招商局体制变革的探究,不仅能够展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内部权势的转移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轇轕,而且还能进一步突显政治与时局的流变对私人企业经营体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马腾李英全
关键词:蒋介石
论李秉衡在甲午山东战役中的努力及其战略失误
2018年
学术界对甲午战争山东半岛战役中李秉衡的军事战略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对李秉衡的评价也有较大的争议,这些都有重新探讨的必要。本文认为李秉衡在出任山东巡抚的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勇敢地担起了海防的历史重任,采取了一些措施,用以加强海防建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思想守旧和所掌握的军事知识不够,在军事战略思想的运用上犯了一些重大错误,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游击预备军队,在军事设防上重此忽彼,把主要兵力放在威海西海岸一线的防御,而完全忽略了威海东海岸一线的防御,在海防中犯了致命的严重失误;在得知日敌在荣成登陆后又不能集中主要兵力去阻击和消灭进犯的日敌,在威海保卫战中也没有派出山东省陆军主力去威海协同作战,没有与李鸿章进行有效配合。因此对李秉衡在山东战役中的作用仍需重新评价。
李英全李辉
关键词:李秉衡甲午战争
论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对军队的整治被引量:1
2017年
辛亥革命时期军队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从总体上考察了辛亥革命时期军政府对军队的整顿和治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各独立省份军政府成立后,首先遇到的是军队数量的扩充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诸多难题,如饷需、治安、动乱等。武昌起义后,针对军队中新兵很难指挥、军官水平低、战斗力弱等问题,湖北军政府率先开展对军队的整治,采取了诸如军民分治、以法治军等措施,略有成效。同时,湖北军政府在对军队整顿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说明新成立的政府面临问题的严重性。
李英全齐远飞
关键词: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军队整治
两种历史本科权威教材的比较与历史教材编写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教学的重要课程,但相关传统教材在史实叙述与理论概括上存在诸多问题。新编教材逐渐涌现,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和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为典型。两本教材各有特点:内容上,一本以政治史为叙述重心,另一本在政治史之外,更侧重经济与文化;教法上,一本突出教师主导,另一本则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探索为历史学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经验,不断推动历史学教材的进步。
李英全李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论晚清淮军的军购对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影响
2012年
向外国采购先进的武器弹药是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淮军自从成立后购买了大量的西方枪炮船舰,实现了武器的近代化。本文认为军购是淮军实现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淮军战斗力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淮军对外军购的主要渠道是利用淮军的相关幕僚、列强在中国的洋行、中国的驻外公使及各国在中国的公使等。淮军军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淮军的近代化,同时对于近代中国军工企业的创建和发展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李英全关伟
关键词:晚清淮军军事近代化
论洋务运动时期八旗兵的整顿被引量:2
2014年
洋务运动时期八旗兵的整顿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晚清经制兵近代化的开始,北京神机营等新军种的组建是中国军队从旧式陆军到新军转型的一个典型代表。部分驻防旗兵的整顿与东北旗兵的练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洋枪队的建立,新式枪炮的使用和部分西式操练的学习等,这些军事改造是中国近代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这时期清政府对于八旗兵的整顿,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西方新式武器的引进和采用,说明清初所确定且始终坚持的"国语骑射"不可更改的政策是错误的,因为坚持军事制度改革和军事武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是历史发展的长期趋势,是中国走向强国梦想的必经之路。
李英全
关键词:洋务运动八旗兵
论龚照玙与甲午旅顺之役
2019年
学术界对甲午旅顺之战中的龚照玙的评论是“盖棺尚未定论”,事实上所谓龚氏在旅顺之役一直坚持到最后没有先期潜逃的观点不成立,旅顺之役前龚氏曾二次潜逃不可否认。其次,所谓龚氏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冒险潜渡筹粮,对清军坚守旅顺起到一定作用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龚氏的二次潜逃对于旅顺之役起着很恶劣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清军败亡的重要原因。再次,忽略金州防御的军事战略意义,没有派重兵去防守,只顾旅顺的消极军事防御,这是清政府的罪责,而以龚照玙为首的旅顺文武官员是导致旅顺失守的直接责任者。
李英全马腾
论抗战口号吹得最响亮的裕谦
2015年
裕谦是鸦片战争中有影响的著名人物,一直以来,学术界基本认为他是鸦片战争时期力主抗战的民族英雄人物。本文认为,这个问题仍有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和意义。首先,裕谦在暗中恶意中伤同等级别的其他大员的做法,让人难以赏识。其次,裕谦这样一个极端守旧极端排外的人,在外国强敌面前,他不是死于战场上的,而是死于所谓的"自杀"上,他这样的死法显得很不光彩。其三,裕谦是个很顽固的意志坚强的人,是个刚性的具有传统道德心的极端守旧的人物,不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虽有抗英思想,却没有抗英的业绩,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自以为是,好大喜功。本文认为,说裕谦是鸦片战争时期一个力主抗战的代表人物是可以的,但如果说他是一个杰出的民族英雄人物,则是值得进行讨论的,裕谦虽然尽忠尽责,也真心爱国,但是这样一个缺乏应变能力的比较迂腐的地方大吏是不能战胜英军的,说他是位民族英雄也是不靠谱的。本文的写作是试探性的,希望能得到学术同仁的批评指正。
李英全吴迪
关键词:鸦片战争民族英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