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 作品数:6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核电厂烟囱流出物取样点选择和代表性验证
- 2021年
- 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由气体所载带的、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对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准确监测是有效评价核电厂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一般监测设备布置在烟囱下方,因而需要将烟囱排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通过取样的方式运输到监测设备。如果取样位置、取样管选型和布置设计不当,将严重影响监测结果,使得监测结果无法代表烟囱实际排放的放射性水平。结合标准《核设施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取样导则》(ANSI/HPS N13.1—1999)的要求,对核电厂烟囱流出物取样点选择及其取样代表性进行试验验证。所述设计与验证流程已在某核电厂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皮托管、热线风速仪、SF6示踪气体、气溶胶发生器等设备在烟囱缩比模型中验证气旋角、气流速度、气体浓度、气溶胶浓度分布方案可行。该气载取样代表性验证方案可以为核设施烟囱排放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取样设计及验证提供参考。
- 刘洪涛丁世海李航李磊
- 关键词:核电厂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临界安全数据实时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多体系统,建立高精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实现核临界安全参数keff的实时智能预测,辅助对工艺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安全性能的进行快速评估。该方法利用MCNP模拟计算得到的多体系统的核临界安全原始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ML)的方法实现复杂体系的建模,能够克服多系统后处理工艺设备运行参数联动变化带来的实时定量评估困难。数值实验表明,预测系统的误差在1%以内,计算速度比MCNP模拟快2000倍以上,是ML等智能方法在核临界安全领域重要的探索,具有广阔的前景。
- 王端韦子豪李航李济民黄豌滢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线性插值核临界安全
- 谱仪监测系统固定支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谱仪监测系统固定支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NaI(Tl)谱仪、盖革米勒计数器和电路板。;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谱仪监测系统固定支架的上下两个圆环、侧方2个凸...
- 李航王凯
- 某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容器清理池退役源项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介绍了某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容器清理池退役前源项调查实践。源项调查过程充分考虑了清理池历史资料缺失、污染类型复杂多样以及可能存在226Ra源等问题,成功完成了清理池的源项调查。同时总结了本次源项调查中碰到的几个问题的处理经验。
- 成树林陈凌李航乔海涛涂兴明
- 关键词:退役源项调查
-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机废液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机废液的方法,包括:(1)将氧化剂通过氧化剂输送管输入至超临界水反应器中;(2)将有机废液通过有机废液输送管输入至超临界水反应器中;(3)在预设温度和压力下,有机废液和氧化剂在超临界...
- 李腾郑佐西包良进鲜亮李航姜海英华小辉王玲钰
- 文献传递
-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闪烁液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闪烁液的方法,包括:(1)将氧化剂通过氧化剂输送管由位于竖式超临界水反应器顶部的进料口输入至竖式超临界水反应器中;(2)将闪烁液通过闪烁液输送管由位于竖式超临界水反应器顶部的进料口输入...
- 李腾郑佐西包良进鲜亮华小辉张怡叶庆富李航
- 文献传递
- 一排风中心放射性惰性气体异常排放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介绍了对一排风中心放射性惰性气体异常排放的排查和分析过程。通过排查确定排放气体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主要是由~(131)I核素分装生产线排放的~(133)Xe, ~(131)m Xe, ~(133)m Xe等放射性核素。改进生产工艺后惰性气体的异常排放事件再未发生,估算的年排放量远低于该排风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年排放量限值。
- 刘玉柱李航徐旭涛张进富王仲文
- 一种优化的临界事故报警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的临界事故报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采集周期采集探测器数据;对每个采集周期的采集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当累加值达到预设值时,根据累加值和当前累加时间计算并存储累加剂量率;到达预设最大时间但累...
- 夏兆东朱永福刘锋李航
- 文献传递
- “散布式”应急监测系统的研发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在核与辐射事故情况下快速获取现场辐射场信息并加强属地化应急响应支持。方法采用GM计数管和Na I(Tl)闪烁体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探测单元的γ剂量率测量量程并实时获取现场核素信息,监测数据通过内置冗余的无线传输方式(3G和RF)传至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具备气象和地理信息接口,能够实现现场污染趋势的可视化,并可对核事故释放的烟羽源项进行"反演"计算。结果探测单元结构轻便、可靠,能灵活地"散布"在事故现场周围,及时地为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决策支持。结论测试表明,本系统能够在核与辐射事故情况下为应急决策提供"一站式"服务。
- 李航王凯陈凌杨宏伟刘阳张良熊文俊
- 关键词:应急
- 沉淀反应器核临界安全的监测系统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淀反应器核临界安全的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沉淀反应器用于将硝酸钚溶液转化为钚沉淀,所述钚沉淀在所述沉淀反应器内壁上附着形成沉积物。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沉淀反应器外部,用于探测所述...
- 李航李东朋夏兆东朱庆福侯龙陈善发刘锋刘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