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作品数:50 被引量:26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医院检验系统建设研究 被引量:2 2001年 随着侧重经济核算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包括检验系统在内的临床信息系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北医三院检验系统的实施为例,着重讨论了检验系统的系统构成、操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沈韬 李维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经济核算 门诊应急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为了保障门诊系统具有较高实时性,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三层体系架构的特点,在各层均规划应急手段,并通过实施证实了方案的可用性. 李维 李全心 沈韬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 病案自动归档无纸化管理建设实践 被引量:9 2021年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某院进行了病案自动归档无纸化管理的建设实践:梳理并明确业务系统改造范围,构建集各业务系统、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归档系统、电子服务认证体系于一体的体系架构,打造病案首次归档、晚归归档、修改归档三大自动归档流程,对归档病案的审查与追踪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病案自动归档无纸化管理后,病历文书的归档率达95.95%,检验结果达96.47%,医嘱单达99.58%;实现了对病案收集、归档、审查、利用的全流程、全周期信息化闭环管理,切实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程度及病案管理水平。 朱声荣 李维 张晨 李文桓 计虹关键词:归档 电子服务 医嘱单 病案管理 基于临床大数据的科研平台建设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各业务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为实现业务系统数据的实时集中存储及系统间的数据实时调用,我院于2016年建设完成了医院数据中心。在面向临床科研应用时,发现数据粒度、数据质量、数据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建立了面向科研应用的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大数据科研平台,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席韩旭 张晨 张欣 李维 计虹关键词:大数据 医院数据中心 电子病历医院感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自动化、程序化。方法利用并进一步开发电子病历与各系统集成接口,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形成数据源,合理使用病历模板编辑器和监测条件管理器等,实现可配置、可扩展的上报及监测功能。结果实现了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病例的直报和包括对微生物病原学检验、抗菌药物、手术和侵入性操作等目标监测功能。结论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系统的数据资源,满足了感染管理的数据需求;具有数据来源准确、实用性强、扩展灵活等特点,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李维 奚蓓蓓关键词:医院感染 电子病历 数据挖掘 基于大数据的医院集成平台协同与数据融合利用 被引量:37 2017年 新时代下医院信息从信息技术转向数据技术应用,医院信息的顶层设计基于集成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的全量数据中心建设,利用移动技术、微信企业号、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构建面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应用,对数据集中管理与治理,提供安全、完整、实时、高效、可溯源和便捷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将改善就医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快速决策支持等数据利用服务。 计虹 李维 贾末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融合 研究型病房建立临床试验全链条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型病房是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优质高效发展,需全面提升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水平。方法:以应用创新为导向,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梳理临床试验业务管理需求,搭建信息化平台,打通临床试验研究全链条业务流程,并建立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统筹临床试验项目、试验受试者、试验药品、试验医嘱、试验费用、试验质量等一体化管理。结果:数智化驱动临床试验研究业务由传统人工管理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全程管理效率、减轻研究者负担、实现精准高效监管、促进临床科研一体等。结论:从信息化建设层面为研究型病房高质量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为医院向研究型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邵红琳 计虹 牛晓也 李维 张晨 王永刚 李海燕关键词:信息化 骨科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单中心54620例患者的大宗病例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4620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并发症、再手术原因与再手术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骨科手术患者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收治的546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329例进行了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再手术率为0.60%。男188例(57.1%),女141例(42.9%);年龄18~83岁,平均(55.6±12.9)岁。再手术病例按疾病类型分为:脊柱退变267例(再手术率0.80%)、关节退变13例(再手术率0.16%)、创伤骨折19例(再手术率0.17%)、脊柱畸形13例(再手术率1.50%)、脊柱肿瘤17例(再手术率1.63%)。再手术病例按发生原因分为:术后血肿形成150例(再手术率0.28%)、切口并发症66例(再手术率0.12%)、神经功能障碍38例(再手术率0.07%)、内置物位置不佳28例(再手术率0.05%)等18种原因。再手术病例按发生时间分为:超急性期(术后0~1 d)140例、急性期(术后2~7 d)107例、亚急性期(术后8~14 d)54例、慢性期(术后15~30 d)2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1个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贫血(P=0.004,RR=1.870,95%CI:1.217~2.873)、脊髓水肿(P=0.0311,RR=4.626,95%CI:1.150~18.613)、强直性脊柱炎(P=0.018,RR=2.634,95%CI:1.180~5.878)、术前足下垂(P=0.043,RR=2.567,95%CI:1.033~6.381)和既往手术史(P<0.001,RR=2.081,95%CI:1.647~2.629)为骨科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60%,最常见原因包括术后血肿、切口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固定位置不佳,最常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时间段为术后24 h内,独立危险因素为贫血、脊髓水肿、强直性脊柱炎、术前足下垂和既往手术史。骨科医师应在围手术期进行详细规划、制定合理管理方案,以降低30日内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有利于骨科手� 欧阳汉强 胡元裕 胡文爽 张华 董彦雷 孙卓然 姜宇 姜宇 陈剑铭 曾琳 陈剑铭 李维 董书 孙垂国 李危石关键词:脊柱 创伤 发生率 大型医院结构化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推广 本文从临床门诊病历记录的需求出发,阐述门诊电子病历的功能设计和推广门诊电子病历应用覆盖范围的实施方法.借助结构化与标准化的模板规范临床行为,为临床提供了标准、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方式,为后续临床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张晨 李维关键词:医院门诊 电子病历系统 文献传递 临床智能应用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实践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10月, 某三级甲等医院启用临床智能应用平台, 该平台以AI助理为智能应用载体, 支持智能应用的角色扩展、功能扩展和内涵扩展, 为临床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截至2022年7月, 临床智能应用平台借助AI助理已嵌入医院门诊、急诊和住院业务系统, 实现了辅助诊断、辅助治疗、风险预警、AI病历质控、科研入组和传染病管理等智能应用, 丰富了骨科和耳鼻喉等专科的智能应用内涵, 满足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集成化和一体化要求, 为临床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智能辅助工具。 朱声荣 张晨 李维 计虹 王欣 席韩旭 王梦莹 张欣 李文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