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关节
  • 6篇膝关节
  • 5篇关节镜
  • 4篇性关节炎
  • 4篇诊治
  • 4篇骨折
  • 4篇关节镜诊治
  • 4篇关节炎
  • 3篇腰椎
  • 3篇症状
  • 3篇手术
  • 3篇椎间盘
  • 3篇内固定
  • 3篇MED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诊治特点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性

机构

  • 16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作者

  • 16篇李江华
  • 13篇董金波
  • 12篇史晨辉
  • 10篇李宽新
  • 10篇王永明
  • 8篇孙吉华
  • 8篇刘维钢
  • 5篇王维山
  • 4篇朱卫国
  • 3篇阮智
  • 3篇孙建华
  • 2篇杨坚
  • 2篇何斌
  • 1篇陈磊
  • 1篇李茂强
  • 1篇刘维刚
  • 1篇张爱萍
  • 1篇李发祥
  • 1篇王浩然
  • 1篇李小磊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农垦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关节镜诊治特点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膝、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及关节镜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例(22个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发病特点、关节镜下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21例中7例(33.33%)有第一跖趾关节肿痛史,13例(61.90%)有血尿酸值升高,关节液检查15例(71.43%)尿酸值增高,13例(61.90%)可见尿酸盐结晶。21例病检均为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关节内各组织结构表面可见点片状或团块状反光的结晶物沉积,滑膜呈急性炎症表现。镜下通过搔刮、打磨、旋切、冲洗等处理,所有病例肿痛症状均迅速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7年,原手术关节因软骨严重剥脱呈骨性关节炎而肿痛复发2例,另关节再发1例。结论大关节痛风尽管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但结合病史、症状及化验仍有一定规律可循,结合关节镜可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王永明史晨辉董金波刘维钢李江华李宽新
关键词: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诊治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寻找一种更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氨甲环酸(TXA)应用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30)静脉滴入100mL TXA,B组(n=30)局部注入100mL TXA,两组术后均夹闭引流管3h。记录术中、术后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相关指标、总失血量,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观察血栓发生率与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总失血量[(895.41±239.02)mL]低于A组[(1 020.89±210.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总引流量B组[(294.33±54.25)mL]亦低于A组[(373.33±48.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隐性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输血、症状性深静脉血栓、致死性肺栓塞。结论初次行TKA的患者局部应用TXA其初期止血效果优于静脉滴注。
王浩然董金波李江华杨坚朱卫国孙建华何斌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静脉内关节腔内注射失血量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临床体会被引量:1
1999年
董金波刘维刚李江华孙建华
关键词:髌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张力带内固定
PEEK棒与钛棒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EEK)棒与钛棒在椎弓根螺钉后正中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正中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根据使用的连接棒材料,将患者随机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PEEK棒组25例患者采用PEEK棒连接融合节段,钛棒组25例患者应用钛合金棒连接融合节段。根据JOA评分标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将2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比较。比较2组术后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及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并对2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行腰椎手术区X线片检查,评估其融合率。结果 2组患者的JOA评分及Oswestry评分和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及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PEEK棒组明显优于钛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EK棒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中与钛棒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在腰椎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方面,PEEK棒优于钛棒。
李发祥崔钢化李江华申晓坤李小磊李刚王维山史晨辉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腰椎退行性疾病植骨融合率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生机理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观察分析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机理,探讨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生原因与年龄的关系,皱襞的部位、类型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分组观察皱襞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的异同。结果:滑膜皱襞总发生率为56.78%,分组比较中老年组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发生原因比较,中青年组创伤原因高于中老年组(x^2=38.33,P=0.000),磨擦退化原因,中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x^2=45.53,P=0.000)。滑膜皱襞出现部位以髌内侧为主(74.50%),分型以C型和B型为主(91.84%)。结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以中老年多见,其中磨擦退化原因占39.70%,提示有必要将磨擦退化列为中老年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之一。滑膜皱襞的部位及分型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王永明史晨辉董金波李宽新孙吉华刘维钢李江华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生率年龄临床症状
膝关节症状性滑膜皱襞与骨性关节炎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症状性滑膜皱襞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关节镜下观察症状性滑膜皱襞的部位、宽度、厚度、颜色、弹性、分型及软骨磨损的部位和分级。结果294膝症状性滑膜皱襞宽度大于股骨髁1/2以上者占74.49%,明显增厚者占78.57%,皱襞出现部位以髌内侧为主,占74.50%,分型以C型多见,占53.40%。软骨退变以股骨内髁非负重区为主占74.49%,股骨滑车沟次之占60.88%,髌骨中央嵴第三占45.92%。结论膝关节症状性滑膜皱襞可能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
王永明史晨辉李宽新董金波刘维钢孙吉华李江华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皱襞骨性关节炎
高粘度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效果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经皮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效果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10-2016-06期间行PVP的OVC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PVP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PVP术中应用低粘度骨水泥。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机曝光次数以及骨水泥灌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和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小(P<0.05),但两组同一时间点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27.50%(P<0.05),观察组再骨折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采用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灌注治疗老年OVCF,术后疼痛减轻或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相似、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改善相似,但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可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李江华陈磊曹成彰蒋雯者戴毅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关节镜诊治膝部疾患50例临床观察
1999年
史晨辉王永明孙吉华董金波李江华李宽新张爱萍
关键词:膝关节疾病关节镜
症状体征与MRI结果不一致患者的原因分析及MED入路选择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症状体征与MRI结果不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原因,探讨MED入路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与MRI结果不一致表现分为4组,并选择不同入路进行手术。[结果]MRI显示突出物小症状重组优良率为85.7%,突出物中央偏一侧症状体征在对侧组优良率为87.5%,突出物中央偏一侧症状体征为双侧组优良率为100%,突出物脱出游离症状左右不定组优良率为75%,23例患者总优良率为8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体征与MRI结果不一致时,对单侧症状者应首先症状侧入路,对症状表现左右交替不定者选择双入路可能更加安全可靠,有利于取净髓核,避免遗漏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狭窄等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史晨辉王永明董金波刘维钢李宽新李江华王维山
关键词:后路椎间盘镜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体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选择及其相关问题。方法 :选择单间隙或同侧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3 8例 ,应用MED手术系统进行治疗。结果 :3 8例中应用MED手术系统完成单间隙手术 3 4例 ,完成同侧双间隙手术 2例 ,硬膜及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难以分离改开放手术 2例。 3 6例MED平均手术时间 65min ,术中出血平均 90ml,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 1例感染及椎间盘炎 ,平均住院 12d ,平均随访4个月 ,近期疗效按Macnnab标准 ,优 2 2例 ,良 11例 ,可 3例 ,优良率 91 67%。结论 :应用MED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既能通过内镜直观准确地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根压迫 ,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注意腹部悬空、术中止血及神经根保护 ,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史晨辉董金波王永明刘维钢孙吉华王维山李江华李宽新阮智朱卫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ME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