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术后
  • 5篇梗阻
  • 4篇粘连性
  • 4篇粘连性肠梗阻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肠梗阻
  • 3篇预后
  • 3篇直肠
  • 3篇手术
  • 3篇结直肠
  • 3篇肠粘连
  • 2篇粘连松解
  • 2篇粘连松解术
  • 2篇直肠癌
  • 2篇松解
  • 2篇松解术
  • 2篇外科

机构

  • 18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李树亮
  • 11篇高恒岭
  • 5篇李培哲
  • 4篇刘茂荣
  • 4篇吕绪昆
  • 3篇赵传杰
  • 3篇张建先
  • 3篇张波
  • 2篇贾树范
  • 2篇支庆江
  • 2篇罗京艺
  • 1篇刘淑会
  • 1篇李艳军
  • 1篇解建军
  • 1篇黑颖睿
  • 1篇齐凤芹
  • 1篇彭书芹
  • 1篇刘西山
  • 1篇王振峰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泛影葡胺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11年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住院的肠梗阻患者中有2/3是因为术后肠粘连造成的。对粘连性肠梗阻目前公认应首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绞窄性肠梗阻倾向时,再中转手术。目前确定中转手术的时机主要根据临床观察和保守治疗的时间决定,有很大的主观性。
张波齐凤芹李树亮高恒岭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泛影葡胺造影手术时机绞窄性肠梗阻中转手术术后肠粘连
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分析
2010年
目的回顾性评价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应用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在食管下段较低位置阻断食管静脉血流的同时,离断腹段残留或复发的冠状静脉属支。结果本组共11例患者,择期手术9例,急症手术2例,无手术死亡。11例患者均获得长期随访,无再出血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于术后1年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2年1例死于肝癌,其余9例均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81.82%(9/11)。结论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适用于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患者,该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预后良好。
支庆江李树亮吕绪昆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再出血食管横断吻合器
肛愈宁软膏对肛门病术后模型创面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肛愈宁软膏对肛门病术后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和肛愈宁组。制备肛门病术后创面的大鼠模型,肛愈宁组给予肛愈宁软膏纱布外敷,创面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分别于造模后第4天和第11天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创面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4天,肛愈宁组创面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造模后第11天,肛愈宁组创面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含量与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量之比,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肛愈宁软膏通过促进肛门病术后模型创面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增殖,且增加Ⅲ型胶原的比例,起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
罗京艺李树亮王敏
关键词:肛门病术后
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9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点。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9例胰体尾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均行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本组手术时间120—200min;出血量150—400ml,术后住院时间3—9d;术后无胰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手术效果满意,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避免无辜性脾切除中有重要意义。
王振峰贾树范李树亮刘淑会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剖腹探查术,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探查技术,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天数和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李培哲张建先
关键词:腹腔镜探查安全性
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开腹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疗效以及...
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粘连松解术临床疗效
肛门病不同术式对肛门控便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肛门病不同手术方式对肛门控便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2014年03月至2016年3月间1 455例肛门疾病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术后肛门控便能力的关系。结果肛周脓肿术后总失禁率为19.6%,肛瘘为14.9%,混合痔为5.6%,肛裂为7.1%。肛周脓肿患者和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475,P>0.05);Ⅲ、Ⅳ度环状脱垂痔的手术方式对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影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6.873,P<0.05);肛周脓肿、肛瘘、肛裂其各自的手术方式对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469,Z值=-1.841,Z值=-0.307,P均>0.05)。结论在选择合理手术方式的前提下,肛周脓肿可以采取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对于Ⅲ、Ⅳ度环状脱垂痔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值得临床推广。
罗京艺彭书芹李树亮李艳军
关键词:肛管外科手术
HER-2基因表达水平与相同病理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2年
目的研究HER-2基因在相同病理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患者胃癌标本中HER-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病理分期及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中HER-2基因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33.64%(37/110)。其中Ⅱ期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弱阳性表达率为21.31%(13/61),强阳性表达率为9.84%(6/61);Ⅲ期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弱阳性表达率为20.41%(10/49),强阳性表达率为16.33%(8/49)。结合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相同病理分期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表达阴性组生存率最高,弱阳性组次之,强阳性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R-2基因表达水平与相同病理分期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刘茂荣李树亮吕绪昆高恒岭张波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分期预后HER-2
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疗效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2015 年5 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35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开腹术的30 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仅1 例发生肠管浆肌层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2.86%vs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切口小,成功率高,术后患者恢复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疗效
CEA、CA-199、CA-724、CA-125联合检测在胃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探讨CEA、CA-199、CA-724、CA-125联合检测在胃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胃癌术后1年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明确复发患者50例,未复发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评价两组患者四种肿瘤标记物单项或联合检测结果及在胃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检验效能。结果:CEA、CA-199、CA-724、CA-125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四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监测胃癌术后复发与单项、两种或三种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相比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升高。结论:CEA、CA-199、CA-724、CA125四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更好的检测胃癌术后复发。
张建先薛艳李树亮高恒岭吕绪昆
关键词:CEACA-199CA125胃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