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去
- 作品数:75 被引量:22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系统间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评估
- 目的对三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分析,以评价不同检测系统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EP9-A2文件要求,以检测系统1(Beckman Immag...
- 李方去丁红香鲁勇
- 关键词:反应蛋白CRP偏倚评估
- 文献传递
- 2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脑脊液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黄汉津王小同林燕王宗敏李方去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脑脊液
- 两例疟疾患者初诊漏诊的思考
- 2008年
- 陈小剑舒旷怡李绵绵李芳李方去
- 关键词:疟疾患者漏诊初诊发热待查体温波动腹胀腹痛
- 奥默毕赤酵母菌致NICU6例早产儿院内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 目的:分析奥默毕赤酵母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感染特征及治疗,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同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菌所致败血症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感染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和...
- 刘彩霞杨锦红王慧燕李方去
- 关键词:早产儿
- 文献传递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肝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PGI)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肝缺血-再灌注加PGI治疗组(C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缺血44min、再灌注45min不同时相点,检测血浆及肝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浓度、内皮素(ET)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 王万铁许冬武李方去王卫王青潘雪蓉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日本大耳白兔6-KETO-PGF1Α肝脏
- 痰液中3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调查分析近 3年来我院痰液标本中 3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棒酸、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耐药菌株逐年增多。
- 李方去李向阳杨锦红
- 关键词:痰液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
- 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 目的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 1~201 5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创口、分泌物等标本,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
- 李方去包晓冬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文献传递
- 棉布包装无菌器械包在万级洁净环境下的有效存放期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万级洁净环境下棉布包装无菌器械包保持无菌状态的最佳有效存放时间。方法将棉布包装医疗器械,分批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存放于净化级别为万级的洁净手术室无菌物品间中,分批次进行元菌试验。结果1—9周末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第10周末仅一个无菌包细菌培养阳性。结论万级洁净环境下,棉布包装无菌器械包保持无菌状态的存放时间可适当延长。
- 叶芊芊李方去倪乐丹
- 关键词:棉布细菌培养灭菌物品有效期
-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20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经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证实为GBS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
- 刘佳慧杨锦红刘彩霞李方去
- 关键词: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
- 新生儿B族链球菌侵袭性感染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侵袭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围产期危险因素、耐药性、治疗及归转。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4例经血液、脑脊液等无菌腔隙培养确诊为GBS侵袭性感染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围产期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治疗与归转。结果:54例新生儿GBS侵袭性感染患儿中早发型感染28例,晚发型感染26例。13例在血液和脑脊液样本中同时检出GBS,36例仅在血液中检出GBS,4例仅在脑脊液中检出GBS。早发型感染以发绀、呻吟、气促及发热为主要症状,易合并肺炎,少数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晚发型感染以发热、喂养差为首发症状,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早发型宫内感染比例高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的3例新生儿均有一项或多项围产期危险因素。GBS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100%敏感。经治疗后,47例治愈出院,4例未愈出院(家属放弃治疗),3例死亡(均为早发型,病死率5.5%)。平均住院时间(25.5±15.6)d。结论:对GBS侵袭性感染的新生儿,根据临床特征应尽早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将青霉素作为首选用药,后根据病情联合其他抗生素抗感染。围产期危险因素可能为新生儿GBS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孕妇开展GBS筛查和产时抗生素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生。
- 刘佳慧刘彩霞张颖杨锦红金速速李方去
- 关键词:新生儿B族链球菌链球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围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