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强
-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骨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计算机导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初探
-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航定位与软组织平衡检测辅助和传统髓内外定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筹异。进一步发挥计算机在关节外科手术中的优势,减少其负面影响。方法:对比计算机导航定位与软组织平衡检测辅助和传统
- 冷重光赵江涛陈崇民李忠强张红娜赵阳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9例(23髋)初步随访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1999—2005年共有19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23髋施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髋臼过浅而采用特别小型人工髋臼,1例髋臼上缘缺损采用取下的股骨头修整成形螺钉固定后安装人工髋臼假体,其他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及关节假体。[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72个月,平均34,5个月。Harrris评分由术前34,9分(29—42分)转为术后84.8分(70—96分),髋关节疼痛消除。其中有1例患者稍有跛行,持手杖行走,其他18例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方法能恢复髋关节正常位置,增加稳定性和灵活性,使之成为无痛性关节,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脱位的理想方法。
- 李忠强刘灿祥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先天性髋脱位
- 髋臼骨折术后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分析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资料,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9年6月收治并获随访的82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65例,女17例;年龄26~72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2例,压砸伤13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中7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 min~12 d,中位时间7.6 h;12例于外院保守治疗34~67 d,效果欠佳转院。根据Judet等分型标准:后壁骨折24例,后柱骨折3例,前壁骨折1例,前柱骨折2例,横形骨折6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T形骨折5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8例。其中24例合并髋关节脱位。术中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49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14例),以骨盆重建钢板(74例)和空心拉力螺钉(8例)对骨折行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 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并按照骨折类型、年龄、术前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有无髋关节脱位及复位时间、手术入路、手术前后是否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术后是否出现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获解剖复位21例,良好复位37例,一般复位16例,差复位8例,优良率为71%。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4个月。术中发生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HO 16例、DVT 3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X线片检查示,80例骨折于术后10~24周愈合,平均14周;2例骨折于术后10个月和12个月延迟愈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获优26例,良32例,一般20例,差4例,优良率为71%。骨折类型、年龄、术前是否合并下肢骨折、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机、有无髋关节脱位及复位时间7个因素比较,差异均有�
- 智春升李忠强杨晓松范树枫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影响因素
- CRP、PCT及ESR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2例为观察组(浅部感染17例,深部感染25例),并选择同期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7d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并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d,观察组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d,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d,深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浅部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观察组42例感染患者标本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占65.67%,革兰阴性菌19株,占28.36%,真菌4株,占5.97%。【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与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 李大鹏李忠强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新鲜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钢丝、螺丝钉、克氏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新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4~12个月,4~6个月均骨性愈合22例,2例因创口损伤严重,局部皮肤缺损,行2期缝合,6~8个月骨性愈合,1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静点抗生素后愈合,无1例骨不连出现。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不需广泛剥离骨膜,既可牢固固定骨折,有利于防止及控制感染,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 孟宪忠阴建华李忠强范树枫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引起膝关节强直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对4例(7膝)膝关节强直的患者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中1例化脓性关节炎骨性强直,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强直性脊柱炎。术前记录关节活动度均为0°,KSS评分平均为42分(11~63分),功能评分平均17分(0—45分)。结果术后随访5—27个月,术后平均活动度83°(60°-110°),KSS评分平均为83分(64—91分)功能评分平均77分(60~90分),感染例数为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关节强直近期随访取得满意疗效,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股骨胫骨的截骨和软组织松解平衡,术后个体化功能康复训练是关键因素。
- 冷重光李忠强陈崇民刘灿祥赵江涛范树枫张红娜常鸣
- 关键词:膝关节
-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定位与软组织平衡的辅助检测作用,与传统手术进行疗效差异的比较,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优势与不足。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计算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8例22膝(导航组),男7例8膝,女11例14膝;年龄35~74岁,平均67岁。导航组采用计算机辅助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用传统手术的52例中随机抽取17例22膝(非导航组),男5例6膝,女12例16膝;年龄56~78岁,平均65岁。非导航组采用髓内定位杆(股骨)、髓外定位杆(胫骨)定位,常规手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全部44膝均为初次置换,两组患者的原始疾病、年龄、HSS评分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力线、软组织平衡、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导航组力线误差大多在2°~3°,非导航组3°~6°。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以内,非导航组2°~4°;软组织平衡分离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4mm,非导航组5~7mm。导航组出血量大多在550~700ml,非导航组700~900ml;导航组手术时间大多在75~100min,非导航组45~60min。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在术后力线、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和分离变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假体的植入位置更为准确,术后下肢力线和软组织平衡更佳,并能减少出血量,早期疗效满意,但延长了手术时间。
- 冷重光赵江涛陈崇民李忠强张红娜赵阳
- 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邻近关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邻近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46例51处四肢邻近关节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6例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并有满意的活动度,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LCP是治疗邻近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术中应正确放置钢板位置,按照生物力学原则选择合适的钢板长度及螺钉数目,重视微创理念是手术的关键。
- 魏秋实冷重光李忠强吕书政
- 关键词:内固定LCP
- 人工髋关节置换配合针灸透刺治疗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6年3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配合针灸透刺方法治疗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8例,其中高龄和合并内科疾病较多的患者以双极股骨头置换,其它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18例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1例失访,其余16例获得平均32个月(6~75个月)随访,4例因脑血管疾病复发偏瘫侧肢体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外,12例患者患肢功能可基本恢复到伤前状态,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假体无松动影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配合针灸透刺治疗老年偏瘫合并股骨颈骨折,可以使患者及早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林茂贵冷重光李忠强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偏瘫关节置换老年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2例围手术期康复干预体会被引量:1
- 2004年
- 对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中松解软组织保护,术后薰洗、按摩,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机使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表明:屈膝>100°18例,屈膝80°~100°3例,屈膝50°~79°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泵下CPM机早期活动,并积极配合功能训练,取得满意疗效。
- 刘灿祥李忠强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干预镇痛泵持续被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