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然 作品数:127 被引量:836 H指数:17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血管内支架治疗门静脉良性狭窄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在门静脉主干良性狭窄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门静脉良性狭窄患者 (其中炎症性狭窄 3例 ,肝硬化肝移植术后 3例 )实施了门静脉支架置入术 ,观察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支架通畅、临床症状、并发症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门静脉支架 (共 6枚 ) ,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 (37 3± 4 7)cmH2 O(1cmH2 O =0 0 98kPa)降至术后的 (18 0± 1 9)cmH2 O (P <0 0 0 1) ,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完全缓解 ,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诊 2 6个月 (5~ 36个月 ) ,所有患者门静脉保持通畅 ,除 1例患者死于肝移植后其他并发症外 ,其他患者均存活。 黄明声 单鸿 姜在波 关守海 朱康顺 李征然 周玉斌 何炳均关键词:门静脉高压 血管内支架 术后 后门 跨右心房支架植入术治疗上下腔静脉复合栓子一例 2011年 患并男,46岁,头面部水肿3周,于2010年1月7日入院。3年前患者因肝右叶原发性肝癌行肝右叶切除术,1年前血清甲胎蛋白(AFP)达3000μg/L,CT扫捕考虑切缘肿瘤复发并肺内转移灶,予口服抗肿瘤药物治疗。20d前发生头面部水肿,CT扣描示上下腔静脉等多处栓子形成,子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发气促、胸闷、濒死感,考虑为腔静脉栓子脱落引起急性肺栓塞,给予全身肝豢化、吸氧、激素等处理,患者症状缓解。 邵硕 姜在波 王革 张有用 杨荣焕 李征然 单鸿 王劲关键词:栓子脱落 支架植入术 静脉复合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血清甲胎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机制,并示踪MSCs在ALF大鼠体内的分布、迁移。方法①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rGFP慢病毒感染的UE7T-13细胞株(hrGFP-MSCs)和氯甲基苯甲酰氨(CM-DiI)标记MSCs(MSCs-DiI)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率或红色荧光染料标记阳性率。②CCK-8体外检测MSCs、hrGFP-MSCs和MSCs-DiI的细胞增殖情况。③取SD大鼠38只,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30只造模成功,随机分为3组:CCL4组(A组)、CCL4/hrGFP-MSCs组(B组)和CCL4/MSCs-DiI组(C组)。B组和C组造模12 h肝内注射MSCs悬液。④分别于造模24 h、72 h、7天取肝组织以及肺组织观察移植hrGFP-MSCs、MSCs-DiI分布、迁移情况。造模后72 h,检测血清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另取肝组织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hrGFP-MSCs的hrGFP表达阳性率达99.21%,MSCs-DiI的CM-DiI标记率为99.98%。②CCK8检测示MSC-DiI、hrGFP慢病毒标记MSCs均不影响其增殖能力。③冰冻切片示CM-DiI标记MSCs可更好地示踪移植细胞,造模24 h、72 h及7天非注射部位肝组织和肺组织MSCs-DiI均可见散在的移植细胞团,而hrGFP-MSCs未见明确荧光阳性细胞。④MSCs治疗ALF大鼠模型下调了系统性炎症应答,造模72 h A组的TNF-α、IL-10水平大于B组及C组;PCNA示MSCs治疗促进了宿主肝细胞增殖。结论 CM-DiI标记MSCs能更好地示踪少量散在的移植细胞。异种移植MSCs可通过下调系统性炎症应答,促进肝细胞增殖,修复ALF大鼠肝组织。 赖丽莎 陈俊伟 王劲 李丹 李征然 单鸿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肝再生 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技术要点及早期疗效。方法 5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胆总管癌患者,增强 CT 显示门静脉癌栓形成致门静脉主干狭窄超过75%(2例闭塞)。采用经皮、经肝与经皮、经脾途径介入治疗,在狭窄部位放置直径10 mmFLUENCYT^(TM)覆膜支架,术后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曲张胃冠状静脉及穿刺通道。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支架成形前门静脉压力平均50.7 cmH_2O(1 cm H_2O=0.098 kPa),术后平均41.3 cm H_2O,平均降低9.4 cm H_2O。1个月后复查,2例支架内栓子形成,再狭窄,出现呕血、大量腹水症状,其余4例患者未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严重症状。结论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安全可行,选择合适的适应证能有效控制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姜在波 黄明声 王劲 李征然 钱结胜 关守海 朱康顺 张雄军 单鸿关键词:门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慢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否影响其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EGFP基因能否持久稳定表达.方法 以不同病毒感染复数(MOI)实行EGFP慢病毒对MSC的感染,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FACS)检测EGFP的阳性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MSC的表达情况;通过锥虫蓝染色、MTT比色法、Hoechst染色和FACS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周期;EGFP慢病毒感染MSC体外持续培养2、4、8、16周时通过FACS检测EGFP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以评价EGFP基因在MSC表达的稳定性.结果 EGFP慢病毒以MOI=20感染MSC 96 h,EGFP阳性率达97.39%±0.68%;与对照MsC相比,EGFP慢病毒感染MSC时,对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周期均没有影响(P>0.05);EGFP-MSC在体外持续培养2,4、8、16周,EGFP阳性率分别为97.50%±0.54%、97.32%±0.51%、97.39%±0.11%、97.48%±0.13%,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440 ±13、445±12、458±13、456±16,均能够保持稳定水平.结论 EGFP慢病毒能够高效标记MSC,并且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EGFP基因在MSC能够持久稳定表达,可以用于下一步的细胞示踪研究. 李丹 朱康顺 周斌 王劲 颜荣华 李征然 孟晓春 黄明声 姜在波 单鸿关键词:干细胞 慢病毒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16例复杂髂动脉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病程3d至2年。所有患者均合并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距离小于500m,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7例,术前踝肱指数0~0.57(0.32±0.14)。髂动脉股动脉完全闭塞6例,其余10例狭窄程度〉75%。留置导管于血栓内或其上方持续滴注尿激酶,如果溶栓72h没有效果,停止溶栓。血栓溶解后,对残余狭窄程度〉50%的患者给予球囊、支架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溶栓时间3.0~15.0(8.4±2.9)d,15例血管再通。16例患者静息疼痛症状消失;4例仍有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与术前相比跛行距离明显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63~1.10(0.91±0.12),较术前明显升高(t=21.73,P〈0.01)。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例,再次介入治疗成功。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长时间连续溶栓联合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补充,尤其对于复杂的双侧髂动脉股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姜在波 钱结胜 李征然 黄明声 陈燕铭 李名安 王革 李晓晖 许长谋 朱康顺 关守海 单鸿关键词:桡动脉 髂动脉 股动脉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放射学 介入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5 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 3~ 18个月 ,观察栓塞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 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8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 ,肌瘤染色明显 ,排空延迟。 6例术后 1周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 ,小出血点。随访 3个月 ,症状缓解率达 90 .5 %。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 89.4 % ,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占 91.3%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80 % ,子宫体缩小 4 8%。结论 早期结果表明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 ,并发症发生率低 。 肖文连 姜在波 朱康顺 关守海 黄明声 李征然 沈新颖 朱文科 单鸿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肿瘤 经导管持续性溶栓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持续小剂量灌注尿激酶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2例DF患者,采取经导管血栓局部灌注尿激酶,首先20min内脉冲式给予尿激酶25—50万U,然后保留导管,持续小剂量溶栓,3—6万U/h,24min尿激酶用量75—100万U。结果11例溶栓成功,溶栓成功率为91.7%(11/12),1例肾动脉开1:3部以下腹主动脉闭塞患者,溶栓过程中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溶栓时间为24—240h,尿激酶总量为100~1000万U。11例中,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残存狭窄率〈30%)5例,部分性开通(残存狭窄率〉30%)6例,溶栓过程中出现下肢疼痛5例,穿刺点渗血3例,牙龈出血1例。溶栓成功后,对残存狭窄率〉30%的6例患者,3例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3例行PTA及腔内支架治疗。11例术后1个月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个月内溃疡全部愈合,2例行坏疽足趾截肢术。结论持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DF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庞鹏飞 朱康顺 关守海 姜在波 李征然 黄明声 钱结胜 赵大兵 于春鹏 单鸿关键词:糖尿病足 肢体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放射学 介入性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脱球囊栓塞术后的眼部随诊项目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可脱球囊栓塞术后眼科必须的随诊项目。方法:对我院12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可脱球囊栓塞术后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术 宋国祥 夏小平 李征然文献传递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25例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22例行胆道外引流,3例第2次肝移植者行内外引流。25例的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4例,PTBD配合球囊扩张术14例,PTBD配合胆道支架置入术7例(胆道内涵管5例,胆道金属支架2例)。结果PTBD手术成功率为100%,25例经介入治疗后15例(60%)治愈,10例(40%)好转,有效率达100%。7例首次行PTBD时引流管未能通过胆管狭窄段,其中3例于引流1周后再次调整引流管,成功通过狭窄段,余4例于引流术后4~8周时胆管狭窄段完全闭塞。引流期间发生胆道感染6例(24%),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皮介入技术是治疗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首次PTBD或PTBD后应短期内使引流管尽可能通过狭窄段,以免狭窄处永久闭塞。 李名安 姜在波 黄明声 钱结胜 李征然 庞鹏飞 张有用 单鸿关键词:肝移植 胆管 吻合口狭窄 放射学 介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