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云
-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较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较大剂量治疗老年UAP心率减低时,可能出现的不良作用。方法 139例UAP患者,69例(A组)应用美托洛尔174mg,心率:53 次/分,70例(B组)应用美托洛尔131 mg/日,心率:60次/分。分别...
- 刘丰黄卫民张莉李庆云吴剑芸张韶冈李广镰罗义曾冲邢植斐郭南山
- 文献传递
- 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以及ACEI的小剂量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氯化钠液中静脉滴注,检查2组患者治疗前和疗程后的心电图ST段改变、血脂、hs-CRP等,对比分析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各疗程结束后,通过心绞痛次数对比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绞痛疗效方面;以及心电图变化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约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约为81.8%。结论丹红注射液类活血化瘀中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稳定提高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张韶冈何力敏刘时彦李庆云谭荣荣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冠脉综合症心电图心绞痛
- 加强脑卒中健康管理,提升老年健康素养被引量:2
- 2016年
- 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升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1]。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
- 李庆云洪音徐俊
- 关键词:单病种抽样调查报告抗高血压药物康复医学科卒中风险降压目标
- 较大剂量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美托洛尔(抗心绞痛药)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UAP)心率减低时,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139例UAP患者,分为A、B 2组,A组(69例)用美托洛尔每日174 mg,心率:每分53次;B组(70 例)用美托洛尔,每日131 mg,心率:每分60次。分别观察1年内2组在心血管、代谢、中枢神经、肾功能等方面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未发生因心律失常、低血压而停药者;但因心率而疑虑者A组为26人(38%),B组为 11人(15%),2组经较差异显著。A组糖尿病调整剂量者为3例,B组为0; A组餐后血糖升高者为4例,B组为1例,差异均不显著。A组体重增加者2 例,B组为0。结论用较大剂量美托洛尔,使心率每分53次较心率60次, 无明显副作用增加。
- 刘丰黄为民张莉李庆云吴剑芸邢植斐
- 关键词:心绞痛药物不良反应美托洛尔片
- 脑卒中急性期痛风发作26例临床观察
- 2007年
- 张彩萍洪音李庆云徐俊
-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痛风发作并发疾病脑卒中患者病例特点
- 早期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早期或后期给予β受体阻断剂(BB)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早期或后期给予BB治疗。比较两组间用药耐受率、纠正心功能不全时间和无严重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的差别。结果87例病例耐受,两组的耐受率没有统计学差别。但早期使用BB较后期使用心功能不全纠正需要的时间短,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无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更长,有统计学差别。结论对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早期使用BB安全,能更快的纠正心功能不全,获益更大。
- 李庆云刘丰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心功能
-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同心率对一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刘丰黄卫民张莉李庆云吴剑芸张韶冈李广镰罗义曾冲邢植斐郭南山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减慢心率预后老年Β受体阻滞剂UPA
- 三七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及HSP70表达影响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七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刚出生的SD大鼠作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及缺氧/复氧模型。将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缺氧/复氧对照组;C组为三七二醇低浓度组,D组为三七二醇中浓度组,E组为三七二醇高浓度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70的表达,用生化比色法检测LDH活力。结果:三七二醇对SD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与三七二醇浓度有关。随着三七二醇浓度增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SP70表达增加,同时随时间延长,SD大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结论:三七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HSP70表达增加有关。不同浓度的三七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均起一定作用。
- 李庆云
- 关键词: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肺动脉高压的风险评估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并试图找到各因素具有临床意义的临界值,以利于PH的筛查。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45例门诊COPD患者,均予完成肺功能检查、6 min步行距离检查、圣乔治呼吸问卷及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测。设定当收缩期肺动脉血压(sPAP)>35 mmHg时认为肺动脉高压,经单因素分析、χ2趋势测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寻找与pH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45例中只有113例患者符合分析条件,分析显示,6MWD和sPAP之间存在负相关(r=-0.27,P=0.005),单因素分析,支气管扩张剂给予前后FEV1(P=0.05和P=0.04)、运动血氧饱和度(P=0.004)和6MWD(P=0.005)与肺动脉高压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中,仅仅运动血氧饱和度>3%和给药前FEV1仍然与肺动脉高压有显著性相关。经χ2趋势测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运动血氧饱和度>3%,支气管扩张剂给予前FEV1<预测值的50%,6 min步行距离<358 m时患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增加。结论通过对年龄、运动血氧饱和度、支气管扩张剂给予前FEV1、6 min步行距离数据分析,可大致评估COPD患者患肺动脉高压(PH)的风险。
- 朱国辉李庆云冯聪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超声心电图
- 广东省60岁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10年血脂异常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广东省1995年和2005年60岁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血脂异常情况,了解10年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广东省10个城市的16所三甲医院1995年和2005年心内科60岁以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样本(4714人),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岁)分为60~69、70~79、80及以上3组。对所有患者血脂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5年血清TG、TC、LDL-C平均水平低于1995年,60~69岁组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均值逐渐减小(P<0.05)。(2)2005年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明显低于1995年(P<0.01),高TG血症、高TC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5年和2005年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女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1995年和2005年各年龄组血脂异常的患病均以60~69岁、70~79岁组占比例大。结论广东省60岁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10年间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均明显下降,且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应根据不同性别及年龄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 周云刘丰吴剑芸黄为民李庆云林添海张韶刚
-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