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娜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Super304H抗碱金属硫酸盐的腐蚀行为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XRD,SEM和EMPA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喷涂碱金属硫酸盐的Super304H在750℃空气中的耐高温腐蚀特性。结果表明:Super304H在腐蚀初期发生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表面生成相对致密且具有保护性作用的铁/铬氧化膜;延长腐蚀时间,生成挥发性腐蚀产物Na4(CrO4)(SO4);氧化膜增厚,变得疏松多孔,近基体表面处细小孔隙萌生,并聚集长大成微裂纹、微孔洞,基体内部发生内硫化。分析认为:低熔点共晶体Na2O·Na2SO4的形成以及Cr2O3在硫酸盐中的碱性熔融促进了腐蚀加速与持续。
- 李萍李安娜庞胜娇赵杰李廷举
- 关键词:热腐蚀
- 温度对Super304H耐硫酸盐高温腐蚀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应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温度对表面喷涂二元碱金属硫酸盐的Super304H耐高温腐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50℃时腐蚀过程以高温氧化为主,腐蚀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基体表面形成相对致密且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氧化层,腐蚀产物由较多的铁氧化物与部分Cr2O3以及少量的FeS组成,近基体处未见明显的微孔隙与裂纹。提高腐蚀温度至750℃,腐蚀动力学曲线遵循"钟型"规律变化;挥发性腐蚀产物形成,导致腐蚀动力学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腐蚀产物以较多的铁氧化物与部分Cr2O3为主,伴生少量的(铁/镍)硫化物以及挥发性腐蚀产物硫酸铬酸钠Na4(CrO4)(SO4);氧化膜增厚且变得疏松多孔,近基体表面孔隙密度与裂纹深度增加,有内硫化发生。分析认为:上述现象的发生归因于低熔点共晶体Na2O·Na2SO4的产生以及Cr2O3在硫酸盐中的碱性熔融;提高温度加速了挥发性产物的形成以及腐蚀的深入发展。
- 李萍李安娜庞胜娇赵杰李廷举
- 关键词:高温腐蚀
- 304不锈钢固溶产物晶粒尺寸的超声无损表征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304不锈钢在1080℃下分别固溶1,2h,水淬后进行超声检测,以探讨无损评价304不锈钢固溶产物晶粒尺寸的可行性与表征参数。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后,超声波速度逐渐降低,衰减系数明显增大;延长固溶时间,声速缓慢降低,衰减系数继续增大。频谱分析表明:固溶处理后,峰值频率明显降低,峰值幅度不断增大。分析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与固溶处理对材料晶粒尺寸的作用以及晶粒尺寸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作用相关。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横波声速vt、纵波声速vl与平均晶粒尺寸d线性相关:vt=-0.49254d+3188.40138,vl=-0.07632d+5772.88964;衰减系数与晶粒尺寸符合如下规律:α=1.2605×10-15 d6.5012+0.0995。
- 李萍程向梅李安娜唐子乔
- 关键词:固溶处理晶粒尺寸超声检测频谱分析
- HR3C抗高温硫酸盐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开展了HR3C在750℃下抗碱金属硫酸盐高温腐蚀行为与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HR3C在750℃、Na2SO4和K2SO4存在条件下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可分为两段.前期腐蚀以高温氧化为主,由于生成Cr2O3氧化膜,腐蚀动力学曲线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由于碱金属硫酸盐对氧化膜的破坏程度逐渐加重,以及腐蚀产物Na4(CrO4)(SO4)的大量挥发,动力学曲线呈现下降趋势,硫酸盐通过疏松的氧化膜与基体接触导致基体出现了裂纹及孔洞等缺陷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内硫化现象.
- 李萍李安娜庞胜娇赵杰李廷举
- 关键词:HR3C
- 304不锈钢敏化程度的超声无损表征被引量:4
- 2013年
- 将三种不同固溶状态下的304不锈钢在650℃下敏化处理2,6,16h,然后进行超声检测,以探讨无损评价304不锈钢敏化程度的可行性与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延长敏化时间会使304不锈钢敏化程度增大;采用衰减系数、峰值频率和峰值幅度这三个指标可以无损表征304不锈钢的敏化程度,但声速对不同敏化处理条件下钢微观结构的改变不能够响应;随敏化时间的延长,钢的衰减系数会不断增大,原因归结为敏化使得钢的晶界上出现大量铬的碳化物对超声波散射作用增强所致;峰值频率随敏化时间的延长向高频方向偏移,其峰值幅度也会明显上升。
- 李萍程向梅李安娜唐子乔
- 关键词:敏化超声检测频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