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香 作品数:17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控温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不同控温范围时对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5~35.5℃,持续3d后调整至36.5℃维持2d;B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6—37℃持续5d;C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即冰敷、擦浴;观察三组患者降温效果、颅内压、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降温效果、颅内压下降方面:A、B组明显优于C组,A组较B组好;而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面,B组较A组明显减少;在血糖下降方面三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普通病房对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控温毯降温,将温度设定在36~37℃效果良好并较为安全实用。 骆秀梅 邓其峻 李文清 廖珊 李丽香 陈飞燕 白志宝关键词:控温毯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不同的消毒液对PICC留置期间皮疹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 ipheral inser ted centr al catheter,PICC)置入后治疗间歇期门诊患者维护采用不同的消毒液对皮疹发生情况的比较。方法:将我院2013年置入PICC的患者分成两组,2013年置入PICC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2%洗必泰消毒皮肤,2014年置入PICC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消毒皮肤,观察两组患者发生PICC周围皮肤皮疹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皮疹发生率0.9%(63/6 800),轻度皮疹43例,中度皮疹18例,重度皮疹2例,拔管2例,导管脱出3例;观察组皮疹发生率0.1%(12/7 200)发生皮疹12例,轻度皮疹10例,轻度皮疹2例,导管脱出1例,没有因发生皮疹需要拔管。因此对照组的皮疹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且轻度和中度皮疹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换药的方法有效降低了PICC留置期间皮疹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因皮疹带来的痛苦及因拔管带来的经济负担,保证了导管的有效留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丽香 林丽婵关键词:PICC 皮疹 洗必泰 聚维酮碘 发生率 大病房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大病房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间双人病房改造为6人大病房,固定监护系统,把相对危重、疑难、对护理要求和需求高的患者集中在大病房管理。结果护士主动性、责任心提高,患者、医生满意度提高,陪护率下降。结论大病房适合在神经内、外科及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应用。 骆秀梅 邝杏娥 李丽香 张艳新 江文柳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预防PICC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局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血液科100例已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每次的导管维护用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导管;对照组只用3M9546HP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发生过敏有2例患者,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发生皮肤过敏有9例患者,发生率为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PICC导管能有效预防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关键词:PICC 导管 透明敷贴 无痛保护膜 一种置管手架 一种置管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竖向导管的支架、底面带有竖向导柱的台、设置在竖向导管上端部的固定接头,固定接头包括设置在竖向导管上端头上的下部是螺纹、上部是三片以上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弹性压片的圆筒状物、螺纹旋接在筒状物螺... 李丽香 张莉 苏敏谊 何少丽 孔慕贤 肖健香 林丽婵 甘淑贞文献传递 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临床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留置PICC导管的血液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加压加定,对照组采用普通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4 h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及1周内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出血程度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采用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加压止血效果好,是预防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治体会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方法确诊的13例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资料,其中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手术3例,采取早期抗凝、静脉溶栓2例,静脉窦接触性溶栓介入治疗2例,病程较长、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者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l例,余5例横窦栓塞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行保守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治愈,2例存在局灶性症状,1例轻度智力障碍。术后3d~6个月8例复查DSA,3~6个月5例复查MRV,均通畅。结论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旦确诊应尽早积极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邓其峻 廖旭兴 钟伟健 赵庆顺 骆秀梅 林海波 彭海萍 李丽香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窦 神经外科手术 1例复发巨大脑膜瘤切除并前臂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2011年 脑膜瘤侵犯颅骨甚至波及头皮致头颅变形的病例非常罕见,手术切除脑膜瘤和颅骨修补技术已经规范,而头皮切除后的修补成为手术的难点,我科对1例反复复发并侵犯颅骨、头皮的巨大脑膜瘤行手术切除并左前臂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恢复好,现报道如下。 骆秀梅 李丽香 陈曼珊 陈飞燕 李文青 谢钻玲 郝丽娜 李华芳关键词:巨大脑膜瘤 带蒂皮瓣移植 反复复发 左前臂 移植术后 在贵要静脉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在贵要静脉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2例。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贵要静脉肘下二横指作为穿刺点并取传统的方法进行置管。观察组选择肘上二横指作为穿刺点并采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的出血,导管脱出和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点的出血、导管脱出、2周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贵要静脉肘上二横指穿刺点并取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短信息随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短信息随访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首次予以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访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短信息随访,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局部感染、导管脱出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借助短信息平台向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带管相关知识的随访,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因带管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李丽香 陈丽富 甘淑贞 林丽婵关键词:PICC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