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聚焦超声技术在鼻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超声医学包括超声治疗学和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50年代美国Fry兄弟就提出了用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但局限于相关配套技术的落后,超声治疗学的研究开展得极为艰难。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相关技术如影像诊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治疗技术才得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超声外科、超声温热疗法治癌、冲击波和超声波体外碎石术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高强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无创外科技术的重新崛起,已成为超声医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1-4]。
- 臧洪瑞王彤吴显文李东陈文直
- 关键词:聚焦超声治疗超声技术鼻炎治疗超声诊断学高强聚焦超声外科技术
- 聚焦超声对黄羊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50
- 2006年
-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对黄羊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国重庆海扶技术公司生产的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在不同剂量参数下对离体牛肝进行直线扫描,观察聚焦超声在离体牛肝中形成的生物学焦域形态是否满足设计需要;以选择参数在鼻内镜下扫描活体黄羊下鼻甲鼻黏膜,通过大体形态、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聚焦超声扫描后黄羊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离体牛肝实验结果显示在选择剂量参数下可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生物学焦域形态。聚焦超声扫描黄羊下鼻甲后,其黏膜外观和色泽无明显改变,但扫描后第3天鼻腔分泌物增加、第7天恢复正常。扫描后第3天,光镜下显示黄羊鼻黏膜上皮层完好,鼻黏膜下层出现散在、点状的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区血管内皮细胞变性、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神经细胞空化变性或坏死,腺体细胞部分或完全坏死。电镜显示鼻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等结构正常。在第7天凝固性坏死区出现胶原纤维增生等组织修复表现。在第14天坏死组织开始溶解吸收,部分切片显示坏死组织消融。结论在选择参数下聚焦超声能量可特异性沉积于鼻黏膜下层,对富含血管、神经和腺体的鼻黏膜组织消融,但不破坏鼻黏膜上皮层等非靶点区结构,从而可能维护鼻黏膜黏液纤毛系统功能。
- 朱瑾李东吴显文陈文直赵纯亮王智彪
- 关键词:超声高强聚焦鼻黏膜
- 儿童女性假两性畸形:18例外科治疗分析
- 目的: 探讨儿童女性假两性畸形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儿童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共39例,18例定期门诊随访纳入本次研究,年龄1岁2月-13岁3月...
- 李东
- 关键词:手术时机外科治疗手术方式
- 低强度聚焦超声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186名进入本研究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人均连续10天内每日接受一次针对疼痛靶点的LIFU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30 min,疗程结束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对损伤部位进行疼痛评分,分析疼痛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计算有效率以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病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期间和随访期间与治疗开始前相比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第8、9、10次之间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果提示LIFU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并有一定的维持作用。
- 梁丹丹胡帅陈锦云李东王俊瑞黄伟陈俊林周崑王嫣陈文直
- 关键词: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
- PI3K、AKT和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 目的研究PI3K、AKT和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61例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3K、AKT及mTOR的蛋白表达情况,应
- 霍钢贺学龙冯清林李东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smac、XIAP和caspase-3的表达
- 目的:研究smac、XIAP和caspase-3基因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和三个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按照综合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判定标准把59例标本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
- 李东
- 关键词:SMACXIAP垂体腺瘤侵袭性
- 文献传递
- 聚焦超声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7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75例变态反应性鼻炎予以聚焦超声治疗,并在治疗后3月、1年、2年以上,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计分法分别评定的其疗效,将随访2年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175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显效49例,占28%;有效53例,占30.29%;无效有73例,占41.71%;治疗前评分均数为(9.23±1.79),治疗后评分均数为(5.11±3.24),两者比较P=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个月总有效率为76%(133例/175例);1年总有效率为64%(112例/175例);2年以上总有效率为58.29%(102例/175例)。结论:聚焦超声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朱晶洪苏玲李东沈阳
- 关键词:聚焦超声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
-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三个临床多中心,随机筛选经药物治疗6月以上治疗未获得满意疗效、愿意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2005.7-2006.6间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
- 朱瑾吴显文李东王熙李莹黄闯龚宇胡国华张学渊
- 关键词:超声高强聚焦鼻炎变应性鼻声反射
- PI3K、AKT和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PI3K、AKT和mTO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3K、AKT及mTOR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
- 霍钢贺学龙冯清林李东
- 关键词:垂体腺瘤PI3KAKTMTOR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