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喜
- 作品数:34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柳氮磺胺吡啶对大鼠乙酸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组织中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7年
-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大鼠乙酸性溃疡性结肠炎(UC)时清除氧自由基(OFR)的特性.方法SASP灌胃治疗大鼠乙酸性UC后,检测肠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评价其炎症指数,并与生理盐水(NS)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SASP组和NS组SOD含量(U/g)分别为7998±3441和6364±2455.SASP组和NS组MDA含量(nmol/g)分别为2156±208、3524±448.NS组和SASP组炎症指数分别为165±519、630±125.SASP组SOD含量显著高于NS组(7998±3441对6364±2455,P<001),SASP组MDA含量明显低于NS组(2156±208对3524±448,P<001).NS组炎症指数明显高于SASP组(165±519对630±125,P<001).结论SASP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 朱炳喜吕愈敏叶嗣懋
- 关键词:柳氮磺胺吡啶药理学结肠炎溃疡性自由基
- 细胞因子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与抑炎细胞因子IL-10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该模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模型组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复制UC模型。观察两组实验大鼠体质量变化、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评分、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0.00±0.00与5.43±1.27,1.29±0.49与6.71±0.9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102.13±7.12与188.27±11.65,87.39±6.74与121.51±8.56,P<0.01);IL-10表达明显下降(202.97±12.26与71.40±8.28,P<0.01)。结论: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与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失衡在TNBS诱导的大鼠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朱炳喜刘元山陈剑群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抑郁药的用药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的180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盐酸帕罗西汀片...
- 袁如彩朱炳喜
- 关键词: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抑郁药合理用药
- 丹参对大鼠乙酸性溃疡性结肠炎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丹参 (SM)对大鼠乙酸性溃疡性结肠炎 (UC)粘膜保护作用。方法 :预防性静脉给予丹参注射液后评价大鼠乙酸性 UC肠粘膜损伤指数 ,检测肠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含量 ,并与生理盐水 (NS)组对照。结果 :SM组和 NS组肠粘膜损伤指数分别为 5 .75± 1.0 4,14.70± 3.15 ;肠组织中 SOD含量分别为 (80 .8± 2 .4) U/ g、(5 7.3± 3.6 ) U/ g;MDA含量分别为 (19.7± 1.2 ) nm ol/ g、(40 .2± 2 .1) nm ol/ g。结论 :丹参对大鼠乙酸性 UC肠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丹参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朱炳喜吕愈敏叶嗣懋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丹参结肠炎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Lipo-PGE1)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单用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腹水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ipo-PGE1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袁如彩朱炳喜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脂微球肝硬化难治性腹水LIPO-PGE1
- N-cad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神经性钙粘素(N-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n=79)为试验组,胃癌旁组织(n=45),以及正常胃黏膜组织(n=19)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N-cad和PCNA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N-cad和PCNA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ad和PCNA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62/79)和88.6(70/79),与癌旁组织(71.1,80)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二者与对照组(10.5,15.8)比较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试验组中,N-cad和PCNA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类型及是否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N-cad:62.5%vs89.4%,64.5%vs87.5%;PCNA:83.3%vs95.7%,77.4%vs95.8%,均P<0.05).结论:N-cad和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二者呈正相关,可联合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指标.
- 韩雪晶吴克俭肖烨孙旻朱亚男朱炳喜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胃癌组织癌旁组织
-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1997年
-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朱炳喜吕愈敏柳氮磺胺吡啶(SASP)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但其抗炎机制尚不明确。近来发现SASP具有清除氧自由基(OFR)的特性。我们检测了SASP治疗前后UC患者肠粘膜中丙二醛(MDA)的...
- 朱炳喜吕愈敏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疗法柳氮磺胺吡啶丙二醛
- 羽扇豆醇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及γδT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及γδT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实验室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不同时间段对人γδT细胞和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实验组,时间段分24、48、72h组.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4-200μg/mL时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在24、48、72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72h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δT细胞培养7d从扩增前的3.61%增加到80.2%,羽扇豆醇对γδT细胞在24、48、72h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值后抑制作用.24h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2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有抑制作用,对γδT细胞随着浓度增加有先促进后抑制作用.
- 罗冠琴朱炳喜陈复兴刘军权黄菲吕小婷
- 关键词:羽扇豆醇胰腺癌细胞SW1990ΓΔT细胞
- 改革实验诊断教学 适应临床发展需要
- 实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多年不变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使实验诊断教学更好地符合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经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实验...
- 黄一虹王志荣陈建辉曹若男孙海英李洪春朱炳喜尹忠诚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目标教学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患者30例,为治疗组;单用多潘立酮治疗FD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4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FD的症状,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方法。
- 袁如彩朱炳喜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雷贝拉唑多潘立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