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丽

作品数:114 被引量:695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23篇建筑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水利工程
  • 6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9篇植物
  • 19篇抗剪
  • 19篇黄河源区
  • 18篇土壤
  • 17篇抗剪强度
  • 16篇黄土区
  • 16篇灌木
  • 15篇根系
  • 15篇草甸
  • 12篇植物根
  • 12篇边坡
  • 11篇植物根系
  • 11篇青藏
  • 11篇高寒草甸
  • 10篇植物护坡
  • 10篇青藏高原
  • 10篇草地
  • 9篇抗拉
  • 9篇灌木植物
  • 8篇东北部

机构

  • 111篇青海大学
  • 4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清华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甘肃省交通规...

作者

  • 111篇朱海丽
  • 79篇李国荣
  • 75篇胡夏嵩
  • 21篇陈文婷
  • 19篇毛小青
  • 14篇李希来
  • 11篇余冬梅
  • 10篇乔娜
  • 10篇付江涛
  • 10篇陈桂琛
  • 10篇余芹芹
  • 10篇李进芳
  • 10篇李进芳
  • 8篇卢海静
  • 7篇赵健赟
  • 7篇赵玉娇
  • 7篇李华坦
  • 7篇宋路
  • 7篇刘昌义
  • 6篇王涛

传媒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8篇人民黄河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青海大学学报...
  • 4篇泥沙研究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冰川冻土
  • 2篇草地学报
  • 2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鼠丘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
2022年
为阐明高寒草地鼠丘土壤风蚀特征和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退化草地区域内的鼠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风力侵蚀试验方法,对不同风速条件下鼠丘大小、形状、土壤含水量及含根量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地鼠丘土壤的风蚀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风速从6 m/s逐步增加到12 m/s时,鼠丘土壤流失量增加1.22~1.79倍,且土壤流失量与风速和鼠丘大小呈正比。同等条件下,鼠丘形状不同时其土壤风蚀量也不同,3种类型的鼠丘土壤风蚀量的大小依次为半球型>凸凹型>平缓型,其中半球型鼠丘土壤流失量比凸凹型和平缓型鼠丘分别增加了35.5%,92.6%,且侵蚀前5 min是土壤风蚀速率最敏感的时期。土壤流失量随植被根系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鼠丘内的植被根系以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风蚀量具有抑制作用,是鼠丘土壤风蚀的重要抗蚀因子。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朱海丽刘亚斌赵健赟
关键词: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风蚀土壤流失量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括总结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步骤和技术方法,并提出植被恢复要强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朱海丽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生态效益
青藏高原地区护坡植物的选择与建植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护坡植物选择原则及植物生态特性,结合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及护坡植物的研究应用情况,筛选出了30余种适宜的护坡植物,并提出了护坡植物的建植原则、方法、模式及建植后的管理措施。
段晓明胡夏嵩盛海彦王柳英朱海丽李国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护坡植物建植
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的风蚀特征
2022年
[目的]研究鼠丘土壤风蚀特征,揭示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风蚀机理,为进一步科学评判高寒草地鼠害退化区土壤流失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2类鼠丘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鼠丘土壤质地特征将其划分为草甸土鼠丘、沙化土鼠丘以及含砾石土鼠丘3类,在3~15 m/s风速范围内采用小型原位风蚀试验装置在9组风速试验(梯度为1.5 m/s)下探究鼠丘土壤风蚀量随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①当风速超过9 m/s时,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量的风蚀量最大,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风蚀量最小,且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量与风速大小间呈幂函数的正相关,草甸土和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风蚀量与风速间呈指数函数的正相关,砾石对土壤风蚀的抑制作用明显。②高原鼠兔鼠丘土壤风蚀量大于高原鼢鼠鼠丘,且鼠丘土壤风蚀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幅度较大,同等风速下鼠丘土壤风蚀率随风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③通过对流失的鼠丘土壤颗粒粒径分析,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颗粒以砂粒为主,草甸土和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颗粒均以粉粒为主,流失颗粒组成与鼠丘土壤质地条件有关。[结论]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风蚀量随风速大小的变化关系与土壤质地条件、啮齿动物活动习性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和土壤重组特征有关。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赵健赟赵健赟刘亚斌朱海丽胡夏嵩
关键词: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风蚀
黄河源草地退化区2种鼠丘土壤风蚀规律被引量:2
2022年
为阐明高寒草地啮齿类动物活动区鼠丘土壤风蚀特征和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鼠害退化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鼠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模拟风力侵蚀试验方法,对2类鼠丘土壤风蚀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该2种鼠丘土壤风蚀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9 m·s^(-1)的恒风速吹蚀作用下,2种鼠丘土壤颗粒的快速流失主要集中在前15 min内,且高原鼠兔鼠丘土壤流失量显著高于高原鼢鼠鼠丘,约为高原鼢鼠鼠丘土壤流失量的1.5倍。(2)蠕移是鼠丘土壤流失最主要的运动方式,相同时间内2种鼠丘均呈现蠕移量>跃移量>悬移量,其中高原鼠兔鼠丘蠕移量、跃移量和悬移量分别为高原鼢鼠鼠丘的1.45倍、1.58倍、1.50倍。(3)鼠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原生草地土壤层,且养分含量呈现出原生草地土壤>高原鼠兔鼠丘土壤>高原鼢鼠鼠丘土壤。(4)鼠丘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流失具有相同的规律,养分流失主要取决于土壤颗粒的流失,高原鼠兔鼠丘的各养分含量指标的流失量较高原鼢鼠鼠丘增加1.42~3.53倍。研究结果将为阐述鼠害退化区土壤流失特征,揭示高寒草地退化机理和黄河源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朱海丽刘亚斌赵健赟胡夏嵩
关键词:黄河源区土壤风蚀养分流失
浅析西宁边坡生态防护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调查西宁市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护坡现状,并结合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黄土高陡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的特点,提出生态护坡是西宁市的理想护坡措施;并提出西宁市护坡植物种的筛选原则和护坡植物组合的搭配原则。
朱海丽
关键词:边坡防护生态护坡地质环境
黄河源区弯曲河流河岸带抗剪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为了定量化分析黄河源区弯曲河流河岸带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方法]在黄河源区河南县兰木措曲对2个河湾河岸边采取原位制样、室内试验分析的方式,测定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结果]草甸型河岸带根-土复合体平均黏聚力可达18k Pa,其中河湾凹岸根-土复合体黏聚力比凸岸黏聚力平均约高10%,河湾两岸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深入分析滨河植被对河岸的抗剪增强作用、减少河岸崩塌频率提供理论依据。
朱海丽
关键词:抗剪强度黏聚力
西宁盆地周边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研究
通过对试验区种植的生长期为5年的柠条锦鸡儿、霸王、白刺、四翅滨藜和北方枸杞等5种灌木地上部分生长量进行观测和统计,并对其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植物的地上生长量影响着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和固坡...
杨占凤乔娜李臻余芹芹李国荣朱海丽毛小青胡夏嵩
关键词:西宁盆地灌木植物水文效应植物护坡
文献传递
便携式野外土壤风蚀原位检测试验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便携式野外土壤风蚀原位检测试验装置与方法,包括风力装置,风力装置活动的坐落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能够固定在地面里;还包括数个风蚀盘,所述风蚀盘分别放置在待测地区的地面上和支架上,风力装置模拟地表风蚀作用,将风...
李国荣李希来李进芳陈文婷朱海丽张文
文献传递
冻融作用对黄河源区曲流河岸土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2023年
河岸带土体的抗剪性能直接影响河岸稳定性,冻融作用对高寒草甸土体的结构和抗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黄河源区河岸的崩退频率和横向迁移。为探究冻融作用下,黄河源区曲流河岸带含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机制,通过室内重塑土冻融直剪试验,开展不同含根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根系能显著增强土体黏聚力,且随根系含量增加,黏聚力增幅可达2.7%~77.9%;内摩擦角随含根量变化不明显;(2)冻融循环具有削弱土体黏聚力的作用,尤其冻融循环初期。3次冻融循环条件下,黏聚力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19.0%;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其变化基本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则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呈现略微增大的趋势;冻融作用对含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较素土小,在同等冻融次数条件下,含根试样黏聚力降低幅度较素土试样小。(3)草甸植物根系能够在一定程度阻隔土体温差变化,减缓土体黏聚力下降幅度,且随含根量增加而增强,含根量达到11%时,其对土体黏聚力的削弱作用较素土小4.2%~27.7%。因此,黄河源区河岸带应加强保护滨河草甸植被,最大限度发挥根系增强河岸稳定性作用,保护河流生态。
刘国松朱海丽朱海丽刘亚斌李国荣
关键词:黄河源区冻融循环作用黏聚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