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慧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豆状核变性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24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16.2±8.1)岁,首发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分别占62.5%和25.0%,以肢体震颤和肝损害多见。患者均出现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减低、24h尿铜含量升高及角膜色素环阳性;66.7%患者D-青霉胺等治疗有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发,以神经和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血清铜,铜蓝蛋白,尿铜及角膜色素环是其特征性改变。
- 冯卫华朱晓慧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和干扰素对照组,疗程均为半年,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期末,治疗组降ALT有效率,HBeAg、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CHB与干扰素疗效相近,而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CHP新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 冯卫华朱晓慧崔瑞芳
- 关键词:苦参素胸腺肽A1乙型肝炎
-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转氨酶升高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发生,可提高疗效。
- 冯卫华朱晓慧聂长中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
- 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 冯卫华朱晓慧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