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颖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4篇原子
  • 4篇原子吸收
  • 4篇原子吸收光谱
  • 4篇吸收光谱
  • 4篇光谱
  • 4篇痕量
  • 3篇原子吸收光谱...
  • 3篇吸收光谱法
  • 3篇火焰原子吸收
  • 3篇火焰原子吸收...
  • 3篇光谱法
  • 2篇硫酸
  • 2篇硫酸锰
  • 2篇流动注射
  • 2篇火焰原子吸收...
  • 2篇共沉淀
  • 2篇痕量铅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水样
  • 1篇离子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朱文颖
  • 4篇苏耀东
  • 2篇陈龙武
  • 1篇王敏
  • 1篇肖红玺
  • 1篇甘礼华
  • 1篇王中瑗
  • 1篇覃俐
  • 1篇吴庆生
  • 1篇马红梅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理化检验(化...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磷酸盐沉淀吸附在线富集被引量:4
2009年
在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I-FAAS)测定铅(Ⅱ)的流路中设计了铅(Ⅱ)的磷酸盐沉淀在线富集的编结反应器,痕量铅(Ⅱ)与2.0×10-9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微酸性条件下在反应器中反应。当试样溶液的进样体积固定为8.00 mL,采用的富集流速为4.4 mL.min-1,富集时间为90 s,生成的铅(Ⅱ)的磷酸盐沉淀吸附于聚四氟乙烯反应管的内壁,毋需过滤,直接用2.0 mol.L-1硝酸流入管内使铅(Ⅱ)的沉淀溶解,溶液中铅(Ⅱ)按选定条件进行FAAS检测。按上述条件,可使增强系数(N)达到20,铅(Ⅱ)的检出限(3σ)达到23μg.L-1。对铅(Ⅱ)0.50 mg.L-1的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用此方法分析了2件粉饼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2%和4.1%。以此样品作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1%。
苏耀东王敏朱文颖王中瑗甘礼华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流动注射
不加载体离子的共沉淀法纯化硫酸锰
共沉淀被广泛地应用于样品中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离。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根据含-SH基团的有机鳌合物易被氧化成难溶于水的有机二硫化物这一特性,研究出了不加载体离子的共沉淀体系。有关文献报道:当pH在1—7时,Mn (Ⅱ...
朱文颖肖红玺苏耀东吴庆生
关键词:共沉淀纯化硫酸锰
文献传递
磷酸钇共沉淀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氯化镍和硫酸锰中的痕量铅和铁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采用磷酸钇(YPO4)作为共沉淀载体选择性分离富集NiCl2,MnSO4溶液中的痕量Pb^2+和Fe^3+,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的方法。共沉淀受pH,YCl3和H3PO4溶液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溶液pH3.0~4.0时,YPO4能够定量共沉淀氯化Ni中的Pb和Fe以及硫酸Mn中的Pb。对于20mL溶液,Pb和Fe的检出限分别为1.63×10^-2mg·L^-1和4.58×10^-2mg·L^-1。在NiCl2溶液中,Pb和Fe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100.91%和99.73%;在MnSO4溶液中,Pb和Fe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9.45%和98.98%。实验基本消除了基体干扰,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苏耀东朱文颖马红梅陈龙武
关键词: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空气隔离法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铜和镉被引量:19
2006年
研究了高效的在线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系统直接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铜和镉。实验中将样品溶液和作为沉淀剂的氨水溶液输入编结反应器中,产生的铜和镉的氢氧化物沉淀被吸附在反应器壁内,然后通入一段空气流,再用硝酸洗脱并直接输送至火焰原子化器。在pH5条件下,样品流速为4·4mL·min-1,经90s预富集,测定铜和镉的灵敏度分别提高34倍和36倍,检测限达1·9和0·3μg·L-1。对铜和镉含量分别为30,20μg·L-1的溶液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和2·6%。此法用于饮用水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和镉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苏耀东朱文颖覃俐陈龙武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流动注射在线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的研究
分离富集对大多数痕量分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改善原子吸收分析 检出限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的基础操作具有繁琐费事、效率低、与快速的原 子吸收分析不匹配、常需在超纯环境中操作等缺点。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联用 (FI-...
朱文颖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痕量元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