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力 作品数:35 被引量:3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小儿胃食管返流的诊断体会 1992年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频繁地返流到食道的一种病理状态。反复的返流可以产生食管炎、食道溃疡或狭窄等并发症。研究证明。 朱延力关键词:儿童 胃食管返流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评价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采用Amplatzer堵闭器(ADO)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评价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31例患儿,男12例,女19例,年龄1~19岁,平均7.5岁,体质量4.6~50.0kg,平均20.5kg。超声心动图(UCG)测PDA直径2.0~10.6mm,平均5.8mm。采用直径4~12mm、平均7.6mm,较PDA直径大0.8-5.5mm、平均2.9mm的ADO进行封堵。术后48h,1,3,6个月、1年行UCG复查。结果1例PDA造影直径0.67min,因无合适ADO而放弃。失败2例,成功植入ADO28例(93.3%)。术后造影即刻完全封堵22例(78.6%),4例(14.3%)有微量分流,2例(7.1%)有少量分流。48h UCG复查均无残余分流。随访1年全组未出现心脏感染、溶血、封堵器脱落,ADO突入降主动脉(DAO)引起DAO轻度狭窄3例,ADO突入左肺动脉(LPA)引起LPA轻度狭窄1例。结论应用ADO治疗PDA安全可靠,但要注意封堵器对DAO和LPA的影响,以避免造成大血管狭窄。 李运泉 陈国桢 覃有振 周福军 李格丽 朱延力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例临床观察 2000年 目的:探讨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Amplatzer栓子治疗的3例动脉导管未闭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最狭窄处直径2 mm至6 mm,在透视下经6 F 输送管置入Amplatzer栓子,心脏双期连续性杂音术后均即刻消失,主动脉弓降部造影1例显示少量云雾状分流,2例显示无分流。术后48小时UCG显示3例动脉水平分流完全消失。结论:应用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效果满意,具有非开胸、无瘢痕、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介入方法。 陈国桢 覃有振 黄启彬 李格丽 朱延力 李运泉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疗法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探讨ADO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采用Amplatzer堵闭器介入治疗的PDA患者31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的PDA患者32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成功率(介入组93.3%、外科组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介入组14.3%、外科组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科组接受输血、呼吸机辅助通气各8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2~7(4.7±1.4)d,外科组7~23(10.9±3.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platzer法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较外科方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治疗PDA的合适方法。 李运泉 陈国桢 覃有振 刘东红 姚尖平 李格丽 朱延力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5例误诊分析 1991年 本文对1979年至1987年手术证实的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误诊漏诊的5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及讨论。这5例均属于单纯PDA(或并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或PDA合并心脏其他畸形。本文讨论了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PDA应注意的问题,强调对这些不典型PDA作升主动脉及/或左心室造影的重要性。综合分析左右心导管术及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以期作出正确的诊断。 朱延力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误诊 癌症化疗病人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1 1997年 对100例癌症化疗病人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反应对行为问卷进行了测查.结果证实该组病人的SAS评定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焦虑发生率达45%;;病人的应对行为方面存在消极的应对方式,并且积极的应对不足。应对行为的优劣与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存在通过改善病人的应对行为从而减轻其焦虑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帮助病人识别负性想法和行为,同时给予有效行为辅导,从而帮助病人减轻焦虑,促进康复的护理对策。 苏小茵 朱延力 蔡月英关键词:焦虑 氮末端脑钠素原评价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小儿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提供生物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3月~2005年3月102例不同心功能患儿,其中男67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4.6)岁。按心功能分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结果NT-Pro-BNP值呈对数正态分布。随心衰加重,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LVEF值与NT-Pro-BNP对数值呈负相关(r=-0.221)。NT-Pro-BNP可以反映心衰程度。以NT-Pro-BNP值200pg/ml作为区分有无心衰的临界点,心衰诊断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87.8%。LVEF、LVFS反映小儿心衰程度不敏感。结论血NT-Pro-BNP水平可反映心衰程度,并可依据其水平进行心衰分级。 周福军 陈国桢 李运泉 朱延力 覃有振 李格丽关键词:心力衰竭 儿童 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 2000年 加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是在《社区护理》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运用社区护理和护理研究的理论知识 ,参与教师的护理研究实践 ,自己动手进行社区常见的高血压病相关文献检索、书写文献综述 ,在开展社区服务、健康教育的同时 ,进行科研资料的收集。将社区护理教学、科研训练与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教学工作社会化、综合化、多样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人际交往以及运用知识全方位护理能力。 朱延力 曾文 罗志民 谭绪昌关键词:社区护理 护理本科学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1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患儿中,男141例,女76例,年龄2h~15.4岁,平均6.6岁。发病季节以盛夏和初春较高。有明确感染史203例;临床表现轻重不一,72%以心律失常为主住院,轻型占78%,中型占12%,重型占10%。实验室检查异常变化:心电图88%,心肌酶谱92%,肌钙蛋白Ⅰ或肌钙蛋白 T 阳性43%,抗心磷脂抗体 IgM 28%,抗心磷脂肮体 IgG 17%,胸片25%,超声心动图26%,心脏核素70%。全部用综合、对症治疗,3例安装起搏器。治愈92例,好转122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心肌酶谱以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NB 增高多见,24h 动态心电图能全面了解患儿心律紊乱及心肌缺血,心脏核素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对暴发型心肌炎的认识,诊断靠综合判断,排除其他诊断。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综合、对症治疗,阿-斯综合征者尽早安装起搏器。 李格丽 陈国桢 覃有振 李运泉 朱延力关键词:儿童 心肌酶谱 心电图 白血病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35 2002年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儿父母的焦虑及应对方式情况 ,以更好地提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护理。方法 :采用状态 -特质焦虑量表及Jalowice的应对压力量表对 34例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白血病患儿父母状态焦虑 (SAI)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不同文化程度父母SAI均分不同 ,其母亲SAI评分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 (P <0 .0 5 ) ;在部分应对策略使用上其父母之间有差别 (P <0 .0 5 ) ,另外 ,其父母SAI评分与情感的。 林细吟 苏小茵 郑淑君 朱延力 马婉丽 黎程正家关键词:白血病 双亲 心理卫生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