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迪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学业
  • 3篇学业成绩
  • 3篇生命
  • 3篇生命历程
  • 3篇教育
  • 3篇城镇化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 2篇中国教育
  • 2篇同胞
  • 2篇偏好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教育获得
  • 2篇劳动力
  • 2篇劳动力迁移
  • 2篇家庭规模
  • 2篇国教
  • 2篇儿童
  • 2篇城镇化进程
  • 1篇大学生

机构

  • 8篇南京财经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曾迪洋
  • 4篇洪岩璧
  • 2篇黄斌
  • 2篇方超

传媒

  • 2篇社会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历程理论及其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1
2016年
生命历程理论发源于移民研究,后自成体系并被广泛应用。本文回顾了生命历程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阐释了"轨迹"、"转折点"和"时机"等概念的内含与外延,并梳理了埃尔德等人提出的五种理论范式。按照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在逻辑,本文又简要回溯了该理论视角下的移民研究文献,归纳了移民与生命历程各要素间的联系与互动。文章认为,在我国城镇化与人口迁徙流动的背景下,国内相关研究需在机制性问题上有所拓展。
曾迪洋
关键词:生命历程终身发展移民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迁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随着城镇化发展,外出务工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但这一劳动力迁移行为对他们获取幸福感是否具有贡献却不得而知。以往农民工幸福感研究主要关注幸福感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而相对忽略了迁移行为本身对幸福感的作用。文章使用清华大学2012年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以及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总体上劳动力迁移会抑制农民工的幸福感,外出务工虽以经济收入为回报,但却以牺牲幸福感为代价。其中,亲密关系、居住环境、人际环境,以及归属感的变化是迁移削弱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固然重要,但为其营建一个亲善的环境,增进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才是提升其幸福感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曾迪洋洪岩璧
关键词:农民工幸福感劳动力迁移
国家还是市场: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市场转型偏好被引量:3
2016年
以往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研究通常关注转型的过程及其后果,却较少注意人们的主观意愿。在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对市场转型的态度是其选择和行动的基础,这将会影响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调查数据发现,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表现出更强烈的市场转型偏好,且这种偏好倾向随世代推移呈现增强趋势。研究还发现,"城城"流动人口比城乡流动人口更支持市场转型,流动人口内部存在显著分化。本文认为,结构性因素与认知性因素是市场转型偏好分化的重要原因。城镇内部的二元隔离是流动人口无法充分获得市场化红利的根本原因,唯有改变这一状况,才能消解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态度上的隔膜。
曾迪洋
关键词:城镇化流动人口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被引量:36
2014年
本文利用2012年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项目的调查数据,通过事件史方法考察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会对初婚年龄产生推迟效应,迁移事件发生的时机和过程都会左右这一影响的具体结果。研究显示,越早实现迁移,越有助于移民进入婚姻,频繁的流动则削弱了结婚的可能性,而父亲的迁移经历同样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影响。通过对不同世代群体的比较,本文进一步发现,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程度随世代推移呈现"倒U型"趋势,这一结果与不同世代下的迁移特点及其身处情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移民的生命历程基于迁移发生了转轨,他们放缓了自我再生产的周期,这对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曾迪洋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初婚年龄生命历程
“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新中国工业劳动体制中性别关系的塑造被引量:2
2022年
以往关于性别关系研究有一个广泛共识,即“去性别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性别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一时期新性别关系的形成。针对于此,结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口述史资料,从单位制生活、劳动生产实践和女性典型塑造三个维度来看,国家意志通过工厂中的具体实践得以实现,工厂内部在进行“去性别化”的同时,也完成了新一轮的“再性别化”,这是传统家庭性别关系模式在生产关系中的转换。无论是“去性别化”还是“再性别化”,本质上都是以男性为主导,并且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这一时期的性别关系既是传统性别关系的部分延续,也是当下市场化背景中性别关系的滥觞。
曾迪洋原璐璐
关键词:性别关系
家庭规模、同胞结构与学龄儿童教育获得——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4
2020年
家庭因素对劳动力的教育获得具有重要影响,但却鲜有研究关注家庭因素对学龄儿童在学期间学业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借鉴资源稀释理论与同胞竞争效应构建研究假说,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准实验研究方法,实证讨论了家庭规模、同胞结构对学龄儿童学业成绩的“净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家庭确实存在着男孩偏好,并且受到资源稀释的影响,非货币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生育意愿呈反向运动趋势;(2)受到家庭信贷约束与预算掣肘,家庭规模扩大对学龄儿童学业成绩构成负向冲击,独生子女家庭学龄儿童的学业成绩要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3)受男孩偏好传统观念的冲击,有哥哥与有弟弟的同胞结构会造成女孩学业成绩的下降;(4)受到同胞竞争效应的影响,有姐姐与有妹妹的家庭同样造成了学龄女童学业成绩的下降。
方超曾迪洋黄斌
关键词:家庭规模学业成绩
国家还是市场: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市场转型偏好
2016年
研究背景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历史巨变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国家与市场主导了城镇化动力。一方面,国家以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等政府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各方面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则通过配置资源、调节供需来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可见,'国家—市场'二元结构对形塑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及未来的城市形态具有深远影响,国家与市场的博弈也一直贯穿于市场转型的实践之中。市场转型调整了资本回报结果,塑造了社会分层的新秩序。
曾迪洋
关键词:政治城镇化模式
早期隔代抚养对初中生教育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隔代抚养是我国早期养育中的常见模式,但其效果众说纷纭。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调查数据,考察儿童学前是否隔代抚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初中阶段的教育(学业成绩、认知能力分数)和健康(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超过1/4的儿童在学前主要由祖辈进行隔代抚养。其次,城镇地区的父母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隔代抚养,但在农村不显著。第三,简单OLS回归和定序logit回归表明早期隔代抚养对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对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存在一定消极效应。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支持这一简单回归结论。第四,早期隔代抚养对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存在异质化效应,对家长教育水平较低的弱势家庭孩子有显著积极效应。
曾迪洋洪岩璧
关键词:隔代抚养学业成绩心理健康
自选择还是情境分层?——一项健康不平等的准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根本原因理论认为阶层地位差异导致健康不平等,生活方式是其中介机制。本研究利用CFPS多期数据,首先探讨不同阶层在饮酒、吸烟和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发现管理人员的饮酒、吸烟倾向(风险健康行为)显著偏高;进而以反腐政策为准实验,考察饮酒的阶层差异变化。研究发现,生活方式转型理论和自选择机制都不足以解释管理人员饮酒更多的现象。健康分层并非社会经济地位梯度的简单映射,相关研究亟须反思以往强调微观个体实践直接反映宏观结构位置的分层理论框架。
洪岩璧曾迪洋沈纪
关键词:饮酒
家庭规模、同胞结构与学龄儿童教育获得——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家庭因素对劳动力的教育获得具有重要影响,但却鲜有研究关注家庭因素对学龄儿童在学期间学业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借鉴资源稀释理论与同胞竞争效应构建研究假说,采用倾向得分匹配...
方超曾迪洋黄斌
关键词:家庭规模学业成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