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力
  • 5篇电力系统
  • 3篇电流
  • 3篇可控串补
  • 3篇串补
  • 2篇电容
  • 2篇电容补偿
  • 2篇电压
  • 2篇直流
  • 2篇直流偏磁
  • 2篇实时仿真
  • 2篇偏磁
  • 2篇可控串联电容...
  • 2篇高压直流
  • 2篇过电压
  • 2篇过电压及其防...
  • 2篇仿真
  • 2篇变电
  • 2篇变压
  • 2篇变压器

机构

  • 10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陕西电力科学...

作者

  • 10篇曾昭华
  • 8篇蒋卫平
  • 5篇班连庚
  • 4篇李亚健
  • 4篇武守远
  • 3篇朱艺颖
  • 2篇周孝信
  • 2篇吴娅妮
  • 1篇梁军
  • 1篇李新年
  • 1篇李涛
  • 1篇印永华
  • 1篇解秀余
  • 1篇吕鹏飞
  • 1篇吴雅妮
  • 1篇卢江平

传媒

  • 6篇电网技术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国际电力
  • 1篇第四届输配技...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单相人工接地故障试验现场实测和计算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简述了国家电网公司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750kV官亭—兰州东线单相人工接地试验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导致750kV线路工频电气参数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差异的原因。将短路电流、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实测数据与调试前数字仿真预测结果相比较,分析了产生计算偏差的原因,并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再现了单相接地试验结果。最后,对不同运行工况和线路补偿度下750kV线路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数值进行了预测,并对系统运行和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蒋卫平朱艺颖吴雅妮曾昭华吕鹏飞班连庚朱教新韩悌卢江平
关键词:潜供电流恢复电压过电压及其防护
交流线路对平行架设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影响及限制措施被引量:35
2008年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的紧缺,在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或同走廊的情况。根据向家坝—上海南汇±800kV特高压直流主回路参数和规划的1000kV交流线路数据,采用EMTDC程序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计算了交/直流线路不同平行架设长度、不同接近距离下特高压直流线路上感应的工频电压、电流。研究了换流变阀侧直流偏磁电流与直流线路工频感应电流的关系,给出了换流变阀侧直流偏磁电流的计算结果。最后对交/直流线路的平行长度,它们之间的接近距离以及抑制换流变压器阀侧直流偏磁电流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李新年蒋卫平李涛曾昭华吴娅妮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特高压交流输电直流偏磁电流
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措施研究被引量:219
2005年
为了抑制在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下换流站接地极附近的中性点接地变压器上产生的直流分量,分别对3种抑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中性点串联电阻接地、交流输电线串联电容和中性点串联电容接地。结合岭澳和大亚湾核电站主变的具体情况,按实测的流过主变中性点直流电流结果建立了相应的大地电网计算模型,并对在变压器中性点串联电容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关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流入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最优方法是在变压器中性点串联电容。
朱艺颖蒋卫平曾昭华印永华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直流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直流电流
贵阳变电站500kV出线断路器合闸电阻损坏事故的分析
贵阳变电站2台500kV断路器共3组合闸电阻在运行中损坏,造成重大事故.本文介绍事故时的系统状况、断路器的损坏情况、现场的事故记录和用EMTP再现的结果.分析表明,事故的起因除均压电容缺陷外,合闸电阻箱内的绝缘老化是重要...
班连庚曾昭华
关键词:断路器合闸电阻耐压水平变电站事故分析
文献传递
伊冯500kV可控串补装置中限压器工作方式的实时仿真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介绍利用实时仿真装置对东北伊冯 50 0 k V系统可控串补中限压器 (MOV)工作方式的试验研究。试验包括故障和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通过试验检验了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设计参数 ,对控制保护方式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表明 ,当采用晶闸管旁路方法的保护限压器时 ,从实际控制器发出旁路命令到限压器能量停止上升需时 5ms,长于数字计算得出的 1~ 1 .5ms。在暂态稳定试验中发现 ,即使在暂稳极限范围内 ,故障切除后 ,目前设计的限压器仍可能动作 ,影响稳定控制。文章分析了原设计的旁路控制不够可靠等缺点。根据试验研究结果 ,建议将伊冯可控串补限压器的保护水平由 2 .2 pu提高到 2 .4pu,允许能耗为 2 0
曾昭华蒋卫平班连庚武守远李亚健
关键词:电力系统可控串补装置限压器实时仿真
可控串补晶闸管阀触发控制的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算法被引量:25
2001年
根据TCSC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电容电压增量的特点和性质 ,提出了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的触发算法。该算法中控制量计算所用的参数均取自TCSC装置本身固定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实测值 ,与TCSC安装位置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无关。采用该算法的TCSC在实现阻抗控制的同时 ,可以对次同步分量快速调制 。
周孝信李亚健武守远曾昭华
关键词: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晶闸管阀触发控制电力系统
数模混合式实时仿真装置中含多质量块轴系的发电机模型及其在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0年
介绍了数模混合式实时仿真装置中多质量块轴系发电机模型的构成及其在伊冯可控串补工程中的应用。为了抑制或消除次同步谐振 (SSR) ,中国电科院 TCSC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调控制方法——电压增量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在SSR条件下保持电容电压增量水平接近稳态波形 ,使大部分SSR电流仅能通过晶闸管控制的电感支路。此时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TCSC)呈电感特性 ,因此抑制次同步谐振是该方法的固有特性。通过接入 TCSC物理模拟控制器所进行的试验研究 ,验证了该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应用此策略的TCSC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次同步谐振。
蒋卫平曾昭华班连庚李亚健武守远
关键词:轴系发电机模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被引量:8
2001年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主要是为研究三峡交/直流联合输电系统而建造的。实验室的核心是一套数/模混合式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装置,它可以与原有的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仪和直流模拟分别联合运行。实验室于1998年经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实验室的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建成后3年多时间内,已完成了“简化三峡电力系统试验”等大型试验研究。由于设备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一批用其它研究工具很难获得的重要研究结果。
曾昭华蒋卫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可控串补用于暂态稳定控制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介绍了“东北伊敏—冯屯 5 0 0 k V可控串补研究”项目的“控制规律及系统暂态稳定 TNA试验”。根据系统分析组提出的各种控制策略 ,利用实际控制器和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TCSC)物理模型 ,在暂态网络仿真系统上进行了暂态稳定控制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对各种控制算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武守远蒋卫平李亚健周孝信曾昭华梁军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性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操作暂态过电压现场实测与计算分析被引量:22
2006年
以实测结果为参考,基于电磁暂态分析理论并通过数字仿真分析验证了合750kV空载变压器过程中产生持续时间短、振荡频率和幅值很高操作过电压的机理。通过仿真计算再现了750kV线路单相分合操作过电压很高的现象,比较了750kV线路操作过电压实测和仿真预测结果,确认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断路器合闸电阻未能正常投入。据此,建议及时消除断路器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蒋卫平朱艺颖吴娅妮曾昭华班连庚解秀余
关键词:KV输变电示范工程操作过电压避雷器过电压及其防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