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敏

作品数:32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手术
  • 11篇围手术
  • 11篇围手术期
  • 11篇麻醉
  • 8篇术后
  • 8篇外科
  • 7篇神经外科
  • 6篇肿瘤
  • 6篇颅内
  • 5篇神经外科手
  • 5篇神经外科手术
  • 5篇切除
  • 5篇外科手术
  • 4篇麻醉管理
  • 4篇脑肿瘤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术后谵妄
  • 3篇凝血
  • 3篇切除术

机构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曾敏
  • 24篇彭宇明
  • 19篇董佳
  • 8篇韩如泉
  • 5篇金旭
  • 4篇王娟
  • 4篇熊蔚
  • 3篇梅弘勋
  • 2篇包汉梅
  • 2篇刘天军
  • 2篇吕丰
  • 2篇赵岩
  • 1篇菅敏钰
  • 1篇吴胜田
  • 1篇王海
  • 1篇张利勇
  • 1篇邢燕
  • 1篇王硕
  • 1篇崔伟华
  • 1篇林楠

传媒

  • 22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与出血及血栓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异常发生情况,为胶质瘤患者术后出血及血栓风险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信息和凝血检查结果、术中快速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凝血功能结果和术后颅内出血、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按照是否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相关并发症分组和组间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1例胶质瘤手术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28例,未发生者113例。术后发生凝血功能并发症组与未发生凝血功能并发症组比较,发生凝血功能并发症组的年龄较高[(47±17)岁∶(35±19)岁,P=0.003],术中胶体液使用更多(100%∶93%,P=0.014)、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比例更高(71%∶30%,P=0.003)、住院时间更长(19 d∶15 d,P=0.008)、围手术期脱水治疗天数更长(12.0 d∶10.5 d,P=0.017)。Logistic回归中,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33,P=0.026]、高级别胶质瘤(OR=3.173,P=0.031)、术前凝血功能与术中TEG均异常(OR=4.332,P=0.028)、胶体液使用数量(OR=2.857,P=0.032)为发生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肿瘤切除阶段应用快速TEG监测凝血功能结合术前标准凝血功能(standard coagulation tests,SCTs)结果,有助于识别术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闫翔董佳曾敏彭宇明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和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管理和治疗转归等。结果妊娠期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共30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5例,包括脑梗死3例、静脉窦血栓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5例,病变类型包括烟雾病4例、子痫前期1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剖宫产前神经外科手术治疗5例,剖宫产同期紧急神经外科治疗4例,剖宫产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6例,剖宫产后未进行神经外科处理15例。产科麻醉30例,其中孕中期3例,孕晚期27例(椎管内麻醉16例,全身麻醉11例)。产妇死亡2例,胎儿死亡l例。结论妊娠合并脑血管病的处理,需产科、麻醉科和神经外科密切协作、共同管理。手术时机及麻醉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颅内病变类型(血肿大小、部位)、孕龄、胎儿成熟度以及妊娠意愿,权衡利弊,适时终止妊娠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处理,改善母胎结局。
曾敏闫婧董佳刘晓媛王联杰彭宇明韩如泉
关键词:妊娠脑血管病麻醉
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与其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十分常见,增加颅内出血、血肿形成和静脉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极大地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负担。文章分析总结脑肿瘤手术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简要介绍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进展。加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动态监测,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有望减少术后凝血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闫翔曾敏董佳彭宇明韩如泉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
氨甲环酸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可通过阻止血栓溶解减少出血,降低输血率。目前多用于心脏、骨科、产科以及创伤手术中,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较少。文章阐述了目前TXA主要的临床应用方式、剂量及效果。此外,对成年人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颅脑创伤手术及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出凝血特点和TXA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应用TXA存在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和癫痫发生的可能性,可能和剂量相关,目前的研究仍未确定TXA的最佳给药方案以平衡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马婷婷董佳曾敏彭宇明
关键词:氨甲环酸神经外科血液保护纤维蛋白溶解
0X26偶联载内吗啡肽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透血脑屏障机制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 制备新型包载内吗啡肽(EM)的偶联脑主动靶向抗体OX26的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HBPG-PLGA)纳米粒,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MEC)研究其透血脑屏障(BBB)机制.方法 利用新型材料HBPG-PLGA通过复合乳液法制备载EM的纳米粒,在其表面偶联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通过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不同配方纳米粒透过BBB的机制.结果 制备的载EM HBPG-PLGA纳米粒稳定,电镜下呈核壳结构,平均粒径(170±20) nm,Zeta电位约-27 mV,与OX26抗体的偶联效果较好,药物可以缓慢释放72 h以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载EMHBPG-PLGA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透BBB能力,其机制与细胞内吞作用有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纳米粒被内吞后,EM与纳米材料在细胞内分离,EM进入BBB,产生药理作用.结论 制备的偶联OX26载EM纳米粒稳定,能达到较好的透BBB作用,其机制与BMEC内吞作用有关,内吞后药物分离,进入脑内产生药理作用.
金旭熊蔚曾敏吕丰包汉梅刘天军
关键词:纳米粒主动靶向内吞
术中应用Dex对颅脑肿瘤切除患者POD及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一项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探索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索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tomidine,Dex)对颅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及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额颞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20例因为血液样本缺失剔除,故最终入组患者60例(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其他用药相同基础上,Dex组患者于插管后10 min给予静脉输注Dex 0.6μg/kg负荷剂量,然后以0.4μ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术中止血,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1~5 d,采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精神错乱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ensive Care Uni,CAM‑ICU)及3分钟精神错乱评估法(3‑Minut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CAM,3D‑CAM)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POD评估,记录两组患者POD发生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诱导后(T1)、试验药物停止输注时(T2)、术毕(T3)时外周血IL‑6、TNF‑α水平,并比较发生POD和未发生POD的患者T1、T2、T3时的外周血IL‑6、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人口学特征及基线资料及术中资料。根据患者基线资料信息、围手术期临床信息和既往文献报道的相关因素进行PO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变量筛选,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神经外科肿瘤患者POD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术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高于Dex组(P<0.05)。Dex组6例(20%)发生POD,低于对照组15例(50%)(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时IL‑6水平高于T2时(P<0.05),而TNF‑α水平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T3时IL‑6水平高于T1、T2时(P<0.05),T3时TNF‑α水平高于T1时(P<0.05)。发生POD的患者和未发生POD的患者各时点IL‑6和T
李沐寒李若雯崔倩宇曾敏李姝彭宇明
关键词:炎症因子术后谵妄颅内肿瘤手术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临床研究进展
2022年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trigeminocardiac reflex,TCR)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一种脑心反射,主要机制归因于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文章对TCR的特征进行简要更新和分析,并重点阐述TCR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与心血管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冠状动脉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张翠莉王娟曾敏彭宇明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心肌损伤
唤醒麻醉技术降低开颅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一项回顾性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唤醒麻醉技术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术中唤醒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唤醒组),根据年龄、性别、手术入路及手术时间按照1∶1比例匹配全身麻醉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对照组)。通过住院病历系统采集两组患者资料,电话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的疼痛(慢性疼痛)情况。主要指标为患者术后在PACU、住院期间急性疼痛情况以及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80例患者,其中唤醒组40例,对照组40例。唤醒组患者PACU期间及住院期间急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比75.0%,P=0.021;50.0%比72.5%,P=0.039),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组在PACU期间中重度疼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分≥4分]比例小于对照组(7.5%比27.5%,P=0.019),住院期间中重度急性疼痛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度以上慢性疼痛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唤醒麻醉技术中以充分头皮神经阻滞为主的多模式镇痛能够显著缓解开颅术后急性疼痛,但是对于慢性疼痛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彭昆李若雯曾敏董佳彭宇明韩如泉
关键词:麻醉唤醒麻醉神经外科手术疼痛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118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意识清醒,在术中接受全身麻醉及机械通气,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入PACU,记录术后早期意识及生命体征状态。根据患者年龄(±2岁)、性别及手术日期(±14 d),按1∶1的比例为苏醒延迟的病例匹配对照病例,分别纳入苏醒延迟组(107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11878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中,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为0.9%。苏醒延迟组患者BMI<25 kg/m^(2)、术前ASA分级Ⅲ-Ⅳ级、术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80分、肿瘤最大直径>4 cm、WHO病理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长>4 h的占比等高于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比值比(odds ratio,OR)=0.451,95%CI 0.238~0.854,P=0.015]、术前KPS评分<80分(OR=3.449,95%CI 1.282~9.279,P=0.014)、WHO病理分级Ⅲ-Ⅳ级(OR=3.499,95%CI 1.744~7.018,P<0.001)、手术时长>4 h(OR=4.623,95%CI 2.425~8.816,P<0.001)是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并不罕见,BMI<25 kg/m^(2)、术前KPS评分<80分、WHO病理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长>4 h是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
赵岩闫翔李若雯李嘉欣董佳王会文曾敏彭宇明
关键词: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苏醒延迟
生物医学工程学仿真在麻醉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2016年
目前医学院学生和住院医师培训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死记硬背地学习和师带徒式传承.虽然这些教学方法均能很好地传授知识,但在技能的培训、复杂病情的管理和团队的决策方面显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生物医学工程学仿真技术在模拟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部分弥补这一不足,在医学教学,包括麻醉学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已经成为教育的趋势,就此课题作一综述.
金旭曾敏熊蔚
关键词:模拟教学麻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