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雁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无家可归儿童教育政策的变迁、行动样态及实践困境
- 2016年
- 随着美国后经济衰退时代的到来,无家可归儿童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问题,更关系社会的稳定和美利坚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如何对日益严峻的无家可归儿童问题作出积极的政策回应,如何在现行的政策网络基础上寻求更为有效的突破路径是当前美国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新的现实考验和时代诉求。通过对美国无家可归儿童教育政策的演进、行动样态及实践困境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呈现美国无家可归教育援助政策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及其改进空间。
- 曹雁飞柳海民王澍
- 关键词:教育政策种族
- 趋向“合理”的基础教育发展实践范式被引量:1
- 2017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迈向了新台阶,但一些传统实践范式的痼疾依然存在。基础教育合理发展的实践维度体现为理性、价值取向和现实经验等三个方面。从基础教育发展理念、方法及评价方式偏差等实际问题来看,基础教育合理发展具有可能性;可通过架构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现实桥梁得以实现。
- 曹雁飞侯洁
- 关键词:基础教育实践范式
- 实践反思与路径探优——学前教育政策空间研究
- 学前教育之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认知。而学前教育政策对于规划学前教育事业、指导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乃至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已有的学前教育政策文本、话语,政策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进...
- 曹雁飞
- 关键词:学前教育空间性多元文化主义
- 文献传递
- 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反思——以多元文化主义批判为基础被引量:6
- 2017年
- 随着全球化大潮将世界各国席卷入相互共生的全球化空间,教育场域也充斥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与拷问。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及其行为模式更多地止步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并未解决文化间平等对话的现实困难。就学前教育而言,对实践过程中文化迷惘现象的反思、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在地化理解和适宜性文化的本土生成,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合理发展的应有取向。
- 曹雁飞
-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元文化主义适宜性
- 学科规训与理论重构
- 教育学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身份标识,是教育学置身于学科丛林的立身要义。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青葱的学科史积淀尚未形成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教育学话语亟待通过自身的规范来建构完整的话语系统,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创生...
- 曹雁飞
- 关键词:教育学话语
- 文献传递
- 学科规训与理论重构——走向自我规训的中国教育学话语研究
- 教育学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身份标识,是教育学置身于学科丛林的立身要义。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青葱的学科史积淀尚未形成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教育学话语亟待通过自身的规范来建构完整的话语系统,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创生...
- 曹雁飞
- 关键词:教育学话语
- 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哲学审视被引量:5
- 2017年
-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忽视其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过分重视伦理规范的传递,损害学生自由反思的空间和品质;强调关于道德的知识,割裂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性。出现这些误区的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中抽象人与具体人之间的冲突、道德规范悬置于现代生活、道德知识脱离实践行动。因此,提出实践道德为导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明确德育目标,完善学校的社会性;提供真实情境,保护学生的道德朴素性;重视道德内化,培养学生自愿的道德行为。
- 侯洁王澍曹雁飞
-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实践哲学审视
-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空间演进与限度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空间"这一曾局限于地理学的概念,成为越来越多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地"。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乃至教育学领域都对于"空间"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空间维度反观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及其演进历程,其意义旨在为政策科学化提供一缕新的微光,为建构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体系探求新的方向,为政策实践指明新的可行之径。
- 曹雁飞柳海民
- 关键词:学前教育空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