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部创面的分类与处理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手部创面的分类及处理原则。方法 6 0 0例手部创面患者据其创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一次手术修复成功 5 40例 ,二次手术或换药愈合 6 0例。结论 手部创面可依其原因、深度、性质、范围四方面进行分类。尽早手术覆盖创面 ,选择适宜的覆盖物 ,避免形成挛缩线 ,减少瘢痕形成 ,兼顾骨关节、肌腱、神经及血供的重建需要 ,进行一期重建或为二期重建创造条件 ,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并辅以理疗 ,均是处理手部创面的要点。
- 宋修军吴鸿昌曲永明张国庆周伦
- 关键词:创伤
- 吻合血管组织移植53例临床经验
- 1995年
- 总结1986年以来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53例,其中各种皮瓣14例,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28例34指,趾甲皮瓣修复拇、指末节6例,趾关节移植修复指间关节2例,空肠及结肠移植重建咽食道3例。结果:1例皮瓣坏死,余均成活,效果良好。有可供吻合之血管的游离组织均可通过吻合血管而移植成活。因此,临床可根据不同病情设计多种多样的移植组织,使修复与再造效果越趋完美。
- 宋修军吴鸿昌郭杰曲永明杨彬吴明艾登斌刘禄
- 关键词:血管
- 吻合血管组织移植在创伤与修复外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组织移植在创伤与修复外科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986年以来行吻合血管组织移植127例,其中各种皮瓣或肌皮瓣60例,骨皮瓣移植6例,骨或半关节移植15例,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35例41指,趾甲皮瓣修复拇、指末节6例,趾关节移植修复指间关节2例,空肠或结肠移植重建咽食道3例。结果 2例皮瓣坏死,余均成活,效果良好。结论 以皮支血管为蒂的皮瓣移植、肌腱穿皮瓣组合移植、血管的端-侧或端-残支吻合、指-趾或跖血管吻合的应用使组织移植更为精确。
- 宋修军曲永明周伦徐国士
- 关键词:自体移植吻合术外科皮瓣骨移植
- 侧腱束延长术治疗手内在肌挛缩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 1995年
- 通过6具尸手解剖研究,设计了侧腱束延长术治疗轻、中度手内在肌挛缩。手术方法:阶梯形切断侧腱束,保持掌指关节伸直位屈曲指间关节,同时切断被绷紧的腱帽斜纤维直至指间关节屈至正常,拉紧侧腱束重叠缝合。1991年以来,9例29指行本手术,随访1~4年,9例手内在肌阳性畸形均消失,23指屈伸完全正常,6指欠屈10°~30°。手内在肌肌腱可分为止于近节指骨基底侧方的短腱及包括侧腱束、腱帽斜纤维和横纤维的长腱。内在肌挛缩的功能障碍即指间关节屈曲受限及掌指关节伸直受限,是长腱过紧所致,与短腱无关。因此,延长长腱就能解除内在肌阳性症状,且不妨碍内在肌残存功能的发挥。该手术创伤小,对正常结构影响小,效果可靠,优于传统手术。
- 宋修军潘达德吴鸿昌曲永明孙立高于洪文
- 关键词:手内在肌挛缩
- 肘尺管综合征爪形指畸形一期神经松解并侧腱束短缩术治疗
- 宋修军曲永明张国宪
- 指蹼上移术治疗先天性短并指畸形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短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观察40例正常人的指蹼结构,并以此为标准,设计了指蹼上移术,即在指蹼掌、背侧分别作V字切口,将整个指蹼做成1个指蹼皮瓣,向上推移至标准位置的手术方法。对1例女性患者的双手第2~4指蹼共6个指蹼行指蹼皮瓣上移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双手第2~4指蹼位置较术前分别上移了8、13、4mm,达标准位置,并保留了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手指与手掌长度比例协调美观,活动自如。结论指蹼皮瓣上移术能在上移指蹼的同时保留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达到分指、延长手指从而治疗短并指畸形的目的。
- 宋修军曲永明王葵光
- 关键词:手畸形先天性
- 原发性淋巴管囊状扩张症1例
- 1994年
- 1992年收治1例左大腿弥漫肿胀病人,曾反复诊治6年未能确诊,淋巴管造影显示左大腿淋巴管呈囊状扩张,认为此与先天发育缺陷有关,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兹报告如下,供同道研讨。 患者女,18岁。左大腿弥漫肿胀6年。6岁行走时左髋有时痛,未作特殊处理,12岁左髋部红、肿、痛伴发烧,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髋关节炎”,经用抗菌素并作髋外侧切口行“病灶清除术”,三周好转。以后,每年发烧39℃左右3~5次,伴左大腿红、肿、热、痛,并渐由上向下增粗。
- 宋修军曲永明于洪文赵经郊杨利民蒋永康
- 关键词:囊状扩张淋巴管造影化脓性髋关节炎肌间隙
- 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9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以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尸体小腿,测量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有关数据。多普勒血管仪测定30侧成人活体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血管穿出点。临床行21例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手术。结果40侧小腿共观察到皮支140支,每侧1~7支不等,平均3.5支,其中一侧只有1支高位皮支。皮支的穿出点大多(76%)在腓骨头最凸点下方7~21 cm范围。每侧最粗的皮支动脉外径平均为(1.8±0.4)mm(1.4~2.9 mm),两条伴行静脉外径平均(3.0±0.5)mm和(2.4±0.4)mm。30侧活体小腿共测到小腿外侧皮支血管穿出点145个,平均每侧4.8个。临床切取皮瓣大小5.0 cm×3.5 cm^28 cm×11 cm,21块皮瓣均成活。结论小腿外侧皮瓣由不同数目的腓动脉皮支供养,其主皮支能满足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的要求。以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比以腓血管为蒂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运重建符合生理。
- 宋修军邵旭建曲永明周翔王涛徐国士
- 关键词:穿支皮瓣皮支皮瓣小腿外侧皮瓣
- 脊腰穿法髓造影与CTM诊断颈椎病(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3年
- 杨利民彭明于洪文曲永明安丰新麦强于丰良
-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造影穿刺术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与强直性脊椎炎关系的研究(附134例分析)
- 1996年
- 本文134例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即AS)HLA—B27全部为阳性。男性108例,女性26例,男:女为4.15:1。RF除1例为阳性外,其余全部为阴性。5例家系遗传图有利地证明了AS具有遗传倾向,其中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者117例,占87.31%。AS早期常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灸(RA)等,对5岁以后发病的男性关节炎,结合家族史,应当考虑AS的可能性。并应常规进行HLA—B27、骶髂关节X线片、血沉、抗“O”、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针对性进行家系研究,有利于AS的早期发现,并对早期病人提出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 秦学军孔庆兰毕春霞张德坤孙立高于洪文曲永明王钦习唐学东
- 关键词:脊椎炎家系遗传